返回第41章 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面对领导这样子表态,崇侯虎还能说啥,乖乖领兵回家救火去吧。结果第二波救火队长崇侯虎在崇城门口遇到了第一波救火队长崇黑虎的列队迎接。崇黑虎和崇侯虎实在是好的没话说,一听说崇城被西岐军围了,做兄弟的立刻带兵来助阵,结果这位兄弟一见面就把哥哥和侄子给绑了。看来兄弟俩的关系确实是没话说——既然都已经没话可说了,哥俩就只能动手不动口了。

    其实早年老戏骨姬昌出手招降苏护,已经被不明真相的崇黑虎惊为天人,崇拜得不得了。我们可以回顾下他当时的反应。

    本来崇黑虎从曹州兴冲冲地赶到冀州,一再声明,此来目的“一则为长兄兵败,二则为苏护解围,以全吾友谊交情”——是来当和事老的。但问题是当和事老,那是要有条件的,第一是面子要够厚,第二是实力要够强,结果崇黑虎两条都不占。这位老兄一到了冀州就闹了个灰头土脸,第一仗遇见贤侄苏全忠,结果苏小将根本不认这个世叔,一个劲用方天画戟打招呼;第二仗遇见守将郑伦,没几个回合就被生擒活捉。看看,这和事老当得,别说面子了,连里子都输光了啊。

    这个时候,真正的和事老姬昌登场了,信自鸿雁来,片纸定冀州。当下镇住了崇黑虎。尤其是苏护对在场的崇黑虎言道:“贤弟,你来看一看,姬伯之书实是有理,果是真心为国为民,乃仁义君子也。敢不如命!”

    敢不如命!苏护雄霸一方,眼高于顶,连纣王的面子都不给,面对顶头上司崇侯虎索性就刀兵相见,打了个稀里哗啦。这样一个人物,居然对姬昌言听计从,轻轻巧巧地被人家一封书信就搞定了。由此及彼,这个姬昌实在是太厉害啦。

    崇黑虎一向颇有心计,他前来冀州,说是当和事老。但是作为一个和事老,他却始终有一个关键动作没有机会做,那就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劝说崇侯虎和苏护罢兵不是问题,但如何应对纣王才是关键。哪怕他被捉进冀州城单独面对苏护时,他也没有提出如何解决。这是为啥?

    因为崇黑虎根本不是来当和事老的,他是来夺冀州的!

    崇黑虎心中早已清清楚楚,苏护反商这一事件要最终得以解决,只能是苏护献女进京,他此来的目的只是要从中最大限度的获利。

    崇黑虎命苦啊,作为家族次子,一直被自己的兄长崇侯虎压在头上,崇城的继承人不是自己,北伯侯爵位的继承人也不是自己。崇黑虎自问身负道术,战场上打遍北方无敌手,曹州也治理得井井有条,绝非凶暴无能、滥行爱钱的兄长可比。但是在当时的环境下,长子继承天经地义,崇黑虎身为次子只能认命,甚至兄长不在了,位子也是侄儿崇应彪的,轮不到自己啊。偏偏这个兄长对自己还真的蛮不错,在书中我们看到崇侯虎每次看到崇黑虎都很亲热,颇有友爱和睦的模样。在道义上不具先天优势的崇黑虎想借机发飙都没机会,只能配合着演出一幕兄友弟恭的戏码。

    但是崇黑虎从来不甘心就此屈居,暗藏心机的他一直热心于经营培养属于自己的武装势力。第六十九回,孔宣兵阻金鸡岭,黄飞虎为子报仇,来找崇黑虎破高继能的蜈蜂袋,遇见盘踞飞凤山的文聘、崔英、蒋雄三将。这三位明明是啸聚山林的贼匪,却知道君侯下一步要进兵陈塘关往孟津会诸侯,引黄飞虎见崇黑虎就像回自己家一般,这只能说明其实他们仨都是崇黑虎的心腹之人,与崇黑虎交情莫逆。书中交代这个情节,目的是向我们揭示这位继任北伯侯的城府。

    崇黑虎啊,可谓千算万算,小心翼翼。姜子牙寄鸡毛信要他在崇城做内鬼,他口头答应却不写回信——多莫滴小心谨慎啊。而在帮助姬昌讨伐了自己兄长、自己继承崇城和北伯侯爵位之后,崇黑虎又悄悄地养这支心腹精兵在飞凤山,与自己本尊成犄角之势,守望相助,防的自然是哪一天有军兵来讨伐崇城,万一自己不敌,关键时刻就可以用这支奇兵来解围。除此之外别无解释。

    这么个狠心弑兄、心机重重的主儿,能真心实意地帮兄长和苏护来做和事老?

    书中第三回,崇黑虎带兵从曹州赶至冀州口口声声做和事老,真正的计划其实是这样的:崇侯虎要讨伐冀州,就先让苏护打垮崇侯虎,在崇侯虎一筹莫展的时候自己再登场,打败苏护,把苏护收为自己小弟,占据富庶的冀州,再送苏妲己入宫讨好纣王,这样地盘和功劳就都归自己,同时也向北方二百诸侯展示了自己的实力,建立起威望,并打击兄长崇侯虎的气势。

    这一计划可谓一石三鸟啊,等这些目的都达到了,就可以为将来可能有的下一步动作做好准备。

    什么动作?

    推翻崇侯虎,入主崇城!

    崇黑虎好如意算盘,只可惜他的整盘计划中漏算了一个郑伦。崇黑虎在阵上失手被擒的一刻起,他的计划就整个被打破了。都已经阶下囚了,不被杀头就是万幸,还凭什么去收服人家?所以这个和事老知道事情不谐,索性三缄其口,啥都不说了。

    就在整个事情陷入僵局的时候,姬昌的信出现了,苏护投降了,自己被放了。崇黑虎的心中一下子空落落,不但此行一无所得,还丢了面子。崇黑虎回到大营中,狠狠地对兄长发了一通脾气,这基本上是恼羞成怒,怒其不争了。或许在崇黑虎心中的某个角落,还是希望救出自己的是兄长,而不是其他谁谁谁吧。

    而姬昌在崇黑虎心中建立起高深莫测的形象,大概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第二十九回中,南宫适送密信至曹州,“黑虎听得是西岐差官,即降阶迎接,笑容满面,让至殿内行礼”。——多模滴客气啊,一点不敢得罪,直奉为上宾。

    随后面对西岐送来的崇城大礼,崇黑虎毫不犹豫,一口答应,与姜子牙联手,成功自导自演了擒拿长兄满门、大义灭亲的戏码。姜子牙责无旁贷,动刀杀了崇侯虎父子。而崇黑虎也确是心狠手辣,连兄长元配李氏并其女儿也绑了来,若不是姜子牙说情,只怕这二位也难逃一死。

    崇黑虎在北地苦心经营多年,一朝功成,果然顺利接手北伯侯的权位,整个北方竟无异声,“崇城已属黑虎,北边地方,俱不服朝歌”。四大诸侯位在本书中被多次继承,但绝大都是子承父业,和平交接;这是唯一的一次弑兄篡位,居然也能太太平平的过渡成功,崇黑虎的政治手腕不可谓不高明。

    老神棍姜子牙的人生第一战就此顺利成功。

    姜子牙搞定了三十六路人马的第一路晁田晁雷兄弟,紧接着迎来了第二路人马:张桂芳、风林。

    张桂芳擅长叫名破魂·吐语捉将之术,风林能口吐红珠打人,把前期缺乏道术支持的西岐打得落花流水,杀了皇子姬叔乾,捉了周纪南宫适,西岐不得已只能高挂免战牌。这时,太乙真人及时派遣哪吒下山助阵。哪吒以莲花化身之体天生对魂魄类法术免疫,又随手破去风林的法术,掣出乾坤圈痛打二将,这才挽回不利战局。

    哪吒克制住张桂芳风林二将的法术,把二将打成了伤残人士,此时正该乘胜追击,痛打落水狗,救出被俘的将领,瓦解朝歌的此次攻势。但是老神棍姜子牙却没有立刻这样做。书中代言,他出朝回相府,对哪吒曰:“你与武吉好生守城,不必与张桂芳厮杀。待我回来,再作区画。”哪吒领命。姜子牙吩咐已毕,随借土遁往昆仑山来。

    大战之际,姜子牙脱离战场,去昆仑山干啥亚?

    他是去找元始天尊的,一见了老师就跪而求告:“今有张桂芳以左道旁门之术,征伐西岐。弟子道理微末,不能治伏。望老爷大发慈悲,提拔弟子。”

    这就不对了,哪吒分明已经搞定了张桂芳,姜子牙偏偏说“不能治伏”,当面扯谎,这玩得什么?

    这招玩得是撂挑子。

    姜子牙这位老同志,前半生孜孜以求的就是修道成仙,在昆仑山苦苦修行了四十年后,下山执行任务,一开始还比较顺利,轻松搞定晁田晁雷,但是很快遇到了张桂芳,受制于吐语捉将之术;一筹莫展的时候,来了个师侄哪吒,轻松破了张桂芳的法术。姜子牙当时接获捷报,第一反应是长出一口气,第二反应恐怕就是惊怒交加了——搞什么啊,我这个师叔的法术还不如一个师侄,老师你偏心也太厉害了吧,当初我在山上苦修,你也没教我什么厉害法术,弄得我现在毫无亮点,水平不过普普通通的一般水准,现在连我师兄弟的徒弟都比我强这么多,这让我情何以堪啊。老师你究竟有木有替我着想过,有木有!有木有!

    姜子牙很愤怒,以至于一怒之下跑到昆仑山辞职去了——左道旁门的法术都比我厉害,我的本事太过微末,“不能治伏”,老师你就发发慈悲给个别的差事吧,弟子实在是不想干了。

    面对姜子牙的反抗,元始天尊毫不动容:“你为人间宰相,受享国禄,称为‘相父’,凡间之事,我贫道怎管得你的尽。西岐乃有德之人坐守,何怕左道傍门?事到危急之处,自有高人相辅。此事不必问我,你去罢。”——徒儿啊,现在的问题是你自毁前程啊,下山之后多次破戒,吃酒结婚,高官厚禄,连西岐的王都要叫你一声“相父”,那时候你可曾想到昆仑山,可曾想到为师我,现在有难了,你也别来找我,我可管不了你;危急是吧,没关系啊,我找人帮你,可这活儿你别想逃!也没什么可说的了,你去吧。

    元始天尊的严厉训斥,令老神棍姜子牙不敢多说,捧了封神榜悻悻离开,口中不言,心实不服。就在这时,申公豹出场了,面对姜子牙侃侃而谈,力下说词要姜子牙烧毁封神榜。

    作为老神棍姜子牙一生的夙敌,申公豹可谓兢兢业业,认认真真,把有限的生命统统投入到与姜子牙作对上去。但这都是后来的事情。眼下在昆仑山上,申公豹拦住姜子牙,并不是像后来那样要一门心思置他于死地,而只是单纯地对封神榜感兴趣而已。

    申公豹能被姜子牙叫一声师弟,说明上山修行时间还不满四十年。但就在这不满四十年的短短时间里,他愣是学到了比姜子牙更高深得多的道术,可谓天赋异秉,英才绝艳,且周游四海,广结道友,更难得的是才思敏捷,口才辨给,几句话就激得老神棍姜子牙不得不应声回头。三十六路人马伐西岐,一半是朝廷的调度和闻太师的面子;另一半就是申公豹的功劳。

    申公豹及时赶到,来截封神榜,与姜子牙打赌,要求如果打赌赢了,就烧了封神榜。

    这就涉及到两个问题了:申公豹为啥要来截封神榜?又为啥要求烧毁封神榜?

    我们已经在前文论证过,当时姜子牙捧的只是一张空白榜单,上面什么名字也没有,只是个请君入瓮的把戏。但此事的知情者只有元始天尊、老子、通天教主、轩辕、神农、伏羲这三教仙首,再加上南极仙翁、女娲等大领导的三五位贴身秘书,寥寥可数。申公豹也不明真相,也只道是张绝密榜单,但是他仗着人头熟,消息广,再加上一点小聪明,了解到执行封神计划的是熟人姜子牙。申公豹密切关注姜子牙的行踪恐怕已经很久了,他来找姜子牙打赌,目的并不是真正要烧封神榜——烧了又如何,领导们再拟一张不就得了,反而会打草惊蛇。

    他的真正目的其实是要看榜单。

    大家都知道,不管是小金人奥斯卡,还是格莱美艾美奖,获奖榜单在最后揭晓一刻之前都是绝密中的绝密,引得普天下的狗仔队各显神通,千方百计地打探线索,无非是因为奇货可居,各大媒体记者试图从中获利。

    申公豹也是一样,只不过他的手法更隐蔽些。

    ——喏,姜子牙同学,刚才打赌是我赢了,按约定把封神榜烧了吧。

    ——等等,反正是烧,不如我来代劳吧,毕竟此事因我而起,也免得姜子牙同学挨骂。来,先让我把榜单打开,好烧得快些。

    ——嗯嗯,封得真结实啊,好,终于打开了,哦,原来里面写的是这么一回事啊。姜子牙同学你也来看看吧,你执行计划你最有资格看,不要莫名其妙被蒙在鼓里。啧啧。好啦,这就烧了吧。

    ——等等,哎,姜子牙同学啊,没想到榜单内容是这样的啊,如此事关重大,还是不要烧了吧。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千万不要让老师知道啊,不然你我可能会有大祸临头啊。莫谓言之不预也。就此别过,后会有期啊。

    于是,申公豹在不为人所知的情况下掌握了将被封神的绝密名单,如果是无知老年姜子牙的话说不定还会感激他,而申公豹所掌握的榜单信息自可大加利用,获利无数。

    按说申公豹的举动并不高明,可偏偏老神棍姜子牙正在气头上,心中满是对元始天尊的不满和怨恨,只想和师傅对着干。双方一拍即合,于是姜子牙第二次有了叛逆师尊意旨的行为。可是元始天尊岂是好相与的,老早就安排了心腹南极仙翁来安排监控。南极仙翁不负所望,果断出手,把申公豹一举拿下,并小惩大诫,给申公豹留了个歪头做纪念。申公豹心中耿耿,开始联络各方势力,索性打算破坏封神计划。

    经此一事后,姜子牙方才回心转意,或者说是心灰意冷,开始一门心思地执行封神计划,不分敌我,唯才是杀,专心斩将,用力坑人。

    老神棍姜子牙携带好封神榜,告别了南极仙翁,又按照元始天尊的吩咐绕路去东海收了轩辕前任总兵官柏鉴,指派柏鉴在岐山当包工头监管五路神造封神台,随后回朝拜见武王。

    姜子牙作为神棍界的祖师爷,自然不会告诉武王自己回昆仑山是和元始天尊讨价还价,而是借口此事跟大战张桂芳的军情有关,糊弄过去。回转身,姜子牙就布置了劫营事宜。

    历史告诉我们,每一位才华横溢的军事家基本都有招牌式的成名绝技,比如曹操的劫粮,比如诸葛亮的火攻,比如司马懿的隐忍。而老神棍姜子牙的拳头产品就是夜袭劫营。

    劫营这种事情,一般而言,都有其具体的要求和条件做理论上的支撑。比如进攻方远道而来,舟车劳顿,于是防御方晚上乘敌人疲惫不堪前去劫营,这叫以逸待劳;又比如敌军骄横不可一世,气焰嚣张,疏于防范,于是乘骄兵防守松弛前去偷袭,这叫骄兵必败;再比如敌国国君病故,或者统兵元帅阵亡,导致兵无战心,人人思归,那么乘势前去劫营,这叫乘你病要你命。

    不管怎样,劫营都有一个最最基本的要求,那就是出其不意,攻其无备。

    但是一到了姜子牙手里,劫营这个活儿马上就的没有了技术含量,不再审时度势了,也不再区分敌我优劣,更不讲究敌人是否探查到我方企图。劫营在他的手下施展开来,已经变成了一项每战必做的功课,或者说,变成了一项“有枣没枣先打三竿子”的日常性战术。

    我们来看看老神棍姜子牙在本书中都是怎样劫营的。

    第三十七回,张桂芳和风林先后受伤,失去了战斗能力,在营中专心养伤。于是姜子牙安排夜劫敌营,利用敌人指挥不力的情况,大败张桂芳,救出了被俘的南宫适和周纪。这次劫营出其不意,达到了基本目的,算是成功的。

    第四十二回,闻太师大军征西,姜子牙先后两次会战,双方一胜一负,姜子牙乘着白天占了上风,夜间劫营。可是闻太师用金钱卜卦,早知会有劫营一事,于是做好了安排,等待夜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