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作品相关 (14)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觉,他幸福得几乎要晕厥了。

    “师父!”小琰丰突然转过身来,伏在他的肩膀上,难得一见的有些孩子气,脸贴着脸地保证,“琰丰一辈子跟师父在一起,跟师父一起把丢的找回来,以后琰丰赚钱,养师父,雕一车的木头人,送给师父。”

    “好,”润之亲了亲他柔嫩的脸蛋儿,亲昵地说,“琰丰和师父,一起找,一起赚钱。”

    “师父师父师父!”

    “怎么了?”

    “你看枕头下面那个是不是你的小木头人儿?”

    润之定睛一瞧,果真见枕头下露出两双木头小脚,掀开来一看,两个木头小人儿手牵着手,并排躺在一处,不由对自己不分青红皂白的行为感到脸红,把头埋进孩子馨香的小脖颈里不肯抬头了。

    琰丰眼中闪过一线晦暗,他注意到其中一个木头人脸上刻着一道伤疤,像极了昨夜月色下那人,好像一瞬间明白了什么。琰丰虽年幼,却因历尽沧桑而分外早熟,不知为何,他突然不想将昨夜之事告诉润之了。

    ☆、完结章 再相逢

    那年春天,润之与琰丰脱离难民营队,沿官道一路南下,同年秋初,到达乌苏。

    此处民风淳朴,百姓们安居乐业,许是新皇故里,人人面上皆洋溢着朴实的喜庆与自豪,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当数江南地带顶富庶的乡镇。

    润之一路寻找父亲的踪迹,他知道若是真如戚威所说,和珅甫一安顿下来便会四处打听自己的下落,说不得还会派人暗中探访,但毕竟身份敏感,不能大张旗鼓地张贴告示。

    他与琰丰在乌苏逗留数月,待到冬至雪霁,仍然一无所获,二人收拾包裹,辗转过了扬州,苏州,至洛阳时已是第二年初夏。

    冯霁雯的故乡便在此处,早些年,润之在脑海中勾勒过无数次洛阳的景象,真正身临其境,却又觉得与想象之中倶有不同。

    盎然的春日将过,正是最繁盛的季节,勾栏小调,桥边红药,那些红尘之中的风流儿女,那些鲜衣怒马与满楼红袖,曾都是他,如今都不是他,时过境迁,他容颜未曾稍改,心中所思所念却再不复当年。

    成长之后,终有所进益。

    润之遥望许久,牵住小琰丰的手,轻声道,“走罢。”

    洛阳牡丹常开,街面上更是热闹非凡,琰丰踮着脚尖东看看西瞧瞧,琳琅满目的小玩意儿让他觉得新鲜,尤其是一种红色的果子穿成的串,亮晶晶的糖衣令人垂涎欲滴。

    “想要么?”润之问。

    小琰丰咽了一口口水,猛地摇摇头,“不想,不想要。”

    润之摸了摸口袋,那几只山羊换来的盘缠已经所剩无几,便咬咬牙要将身上的衣服典当了,一面说,“过几日就要热起来了,穿这么多实在闷的慌。”

    琰丰固执地不肯,“不能当衣服!衣服当了冬天怎么办!”

    “冬天之前我去私塾找个教书的活计,总能攒钱买件新的,”润之摸摸他的头,“乖,松手,糖葫芦很好吃的。”

    “不!不要当衣服!”琰丰突然红了眼圈,“我不吃什么糖葫芦,你不许当衣服!”

    “诶,”卖糖葫芦的老头儿出言说和,“一串糖葫芦也没几个钱,瞧你们爷俩儿生得这般俊,算老汉我请二位一根罢。”

    “这,这怎么好白拿您东西呢。”

    老叟慈眉善目递来糖葫芦,琰丰便举起来给润之吃,老叟笑道,“这娃娃可真懂事,能生这么个娃,那可真是上辈子修来的福分。”

    润之也附和笑笑,并不辩解,老叟继续道,“听你们口音,不是本地人,是来探亲?”

    “投奔亲戚,”润之说,“敢问这洛阳城中可有三年前新落成的府邸,老爷姓和?”

    “姓何啊……”老叟兀自念叨两遍,旋摇头道,“三年前新皇登基,从京城移居至此处的倒是不少,却从未听说过何府,想必是不在此处,年轻人呐,你不妨到旁的镇上再打听打听。”

    润之眼中的光彩渐渐黯淡,抱拳道了声谢。

    一旁卖鱼的老妪突然插嘴道,“你找那姓和的人家?”

    “您知道?!”

    “这洛阳地面上的事就没我老婆子不知道的事~”

    糖葫芦老叟嗤之以鼻,瞧不起地“哼”了一声,“您又知道了。”

    “嘿我就知道了,死老头子你又跟我对着干是不是!”

    润之心急如焚,又不好催促,只得站在一旁干瞪眼瞧着二人斗气,小琰丰上前一步,软软地叫了声,“爷爷,奶奶,不要吵了嘛……”

    两位老人登时心软如泥,老叟喝道,“还不快给人孩子解决问题!”

    老妪默默冲他扬了扬拳头,回过头和风细雨地说,“确实是没有和府这么个地方,但我知道南塘门边上三年前来了户财主,京城来的,姓艾,艾府。”

    老叟拍了她厚实的后背一巴掌,“你老糊涂了不是,这也不是姓和啊。”

    “老娘还没说完!”横了他一眼,老妪继续说,“那艾老爷左做派低调,我有个老妹妹在他府里头做涣洗长工,出来跟我说啊,人家那府邸里头,啧啧啧……那叫一个财大气粗。艾老爷有个异姓弟弟,姓和,生得极俊,二人同进同出,关系十分要好,下头还有个女儿,长得也就一般,还是个目上横尸的煞星面相,也不知将来聘不聘得出去喽……”

    “人家爹那么有钱,怎么还不……诶不是,小伙子……”老叟一抬眼就见面前的年轻人眼圈泛红,“这是怎的了,不是也没事儿,大爷再帮你问旁人……”

    “对了,”老妪一拍大腿,“我那妹子早先还跟我说,那位艾老爷一直派小厮在外寻什么人,断断续续寻了三年也没啥消息,说的就是你罢?”左右打量一番,“还真别说,你与那和老爷还真有几分相似……这眉眼,这鼻梁,都是聪俊儿聪俊儿的。”

    润之浑身颤抖,几乎说不出话来,琰丰一手扶着他的腰,勉力支撑着他,朝老叟老妪露出一抹天真灿烂的笑容,“谢谢爷爷奶奶~”

    老妪给哄得一愣一愣,顿时笑开了花,“呦呦,跟奶奶客气什么,诶呦这小脸儿长得这个俊,奶奶要是有你这么个小金孙,那可是要烧高香拜佛祖的呀,来来,奶奶给装几条鱼带上,哈哈哈~”

    琰丰连忙推辞,告别了老妪老叟,牵着润之朝那艾府的方向去,不想正当此时,一衙役纵马奔来,一时菜蛋飞溅,转眼已及面前——马蹄高扬,琰丰躲闪不及,慌乱之中只来得及紧紧护住头脸,说时迟那时快,润之一把将他护在怀中,单薄的脊背暴露在马蹄之下,眼看便要伤筋断骨……

    忽而破风声嗖嗖贯耳,官驹痛嘶一声,周遭齐齐一阵惊呼——

    马蹄铁擦着衣袂而过,官驹一个趔趄,将衙役掀翻在地,平白扣了一头臭鸡蛋烂菜叶,衙役狼狈地爬起身来,百姓哄笑一片,衙役愈发怒不可遏,平日里上传下达,闹市纵马本是寻常,谁见了他不抖三抖,今日是要造反不成!

    “何人敢拦官府的万事驹?!”

    润之拂落琰丰衣服上一片菜叶,转身欲走,衙役见他根本不把自己放在眼里,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伸手便要抓他后心,润之眉心微动,稍稍侧身,一手横劈搭住肩膀,一脚微屈断在他两腿之间,猛一发力,直将那衙役摔出一丈远。

    百姓叫好声一片,衙役何时受过此等对待,气得直磨牙,忽然之间,他瞧见菜叶子底下埋了一把宰猪刀——

    衙役一跃而起,口中怒叱一声,手握杀猪刀朝润之冲来,刀刃寒光粼粼,百姓们倒吸一口凉气,只听叮地一声脆响,杀猪刀应声落地,衙役一跟斗再度扑倒在地,抱着手腕凄厉地叫喊起来。

    这场面十分混乱,却令润之觉得分外熟悉,他抬起头,远远地望去——

    天边的火烧云将视线映得昏黄,不知是不是下起了太阳雨,天地间沙沙作响,他却感到分为宁静,出奇舒畅,仿佛眼前的沉珂与迷雾尽数散去,生命在一瞬间焕发,周遭纷乱皆离他而去,寂静之中,只剩下遥遥对视的人。

    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极长,永琰掀了黑袍帽兜,露出俊朗逼人的面孔,他朝他伸出手,一如润之梦中的场景。

    怒放的牡丹摇曳生资,润之的袖摆被风吹得飘扬,他低头牵起琰丰,终于笑了起来。

    “走罢。”

    “去哪儿?浪迹天涯么?”

    “不了,回家。”

    ——————全文完——————

    作者有话要说: 本文到此就全文完结啦,撒花~~后面还有几个小番外

    感谢各位小宝贝们,小天使们,老爷们的鼓励,第二本正在存稿中,存到二十万就开坑~希望大家多多捧场~~~依旧是古代甜文~~爱你们~~~

    ☆、番外一 岁月长

    番外一

    大清顶顶高兴事,失踪多日的圣上,带着失踪更多日的准皇后,凯旋归来了,柳凤雏掐指一算,表示一切皆在掌控之中——当然,若是他们再不回来,柳国师为皇帝量身定制的留声木头雕像就要被满朝文武戳穿了。

    “放屁!怎么可能戳穿呢!我这木头人可是真人等身,纯手工定制,黄花梨中空防腐,上到头发丝下到脚巴丫儿,连一鸡两蛋都是高度仿真,三步开外毫无破绽的。”

    “什么仿真木头人?也给我瞧瞧。”眼看着皇帝的脸色越来越黑,润之适时打断,“师父,许久不见,别来无恙。”

    柳凤雏上下端详打量,一副不认得他的模样,“啧啧,自己闯荡这些年,果然与从前不同了,到洛阳见过你爹了?”

    “见过了,”润之露出松弛的笑容,“爹爹在洛阳很好,那个……”不知如何称呼乾隆,想了一会儿说,“先皇也很好。”

    “好就好,他们都是会享受生活的人呐,可怜你师父我一把年纪了,想功成身退都不成,还得给你们罩着这皇位,”柳凤雏这才发现了躲在润之身后的琰丰,“这谁的孩子?你爹给你生弟弟了?”

    小狼崽子在老狐狸面前有点露怯,润之摸摸他的头略做安抚,把他推到身前来,显摆说,“我在路上收的小徒弟,俊不俊?”

    “哎呦~小徒弟儿,那我是你的师公了,叫声师公来听听。”

    说着伸手去摸他脸蛋,琰丰灵活地躲闪开了,抬头去看润之。

    尹壮图刚点完将,与牛不平一前一后大步从殿外进来,许是宫中伙食好又管饱,牛不平如今越发高壮,活似一座黑山一般,见了润之,颇高兴地将他搂住揉搓,又在皇帝刀锋一般的目光里改为拍肩膀。

    尹壮图颇亲昵地揉揉润之的头,“高了,”又捏捏他的胳膊,“也壮了。”

    面对尹壮图,润之心中确有些内疚,当初不告而别时抱着此生不复见的打算,如今再会不知如何旧事重提,好在尹壮图实在是个豪爽的,全不提当年之事,话了话旧转头便跟琰丰混了个八分熟。

    “你师父教了你什么了?”

    “教了字,还有诗辞,”小琰丰将腰板儿挺得溜直,骄傲地说,“两千零五十四个字,又一百四十六首诗。”

    润之心中五味陈杂,教琰丰确是无心插柳,不想这孩子竟一字一句记得如此清楚,回头与永琰对视,永琰默默靠过来,牢牢握住他的手。

    “这么厉害呢,”尹壮图半蹲下来,平视着琰丰,“那师父有没有教你功夫?”

    “琰丰会功夫的,能保护师父。”

    “真的?”

    “当然!”

    “那出来,跟尹叔叔去校场练练。”

    琰丰抬头看看润之,润之朝他点了点头。

    琰丰小大人似的冲尹壮图说,“练练就练练。”

    尹壮图把小琰丰举过头顶,让他骑在自己脖颈上,琰丰紧张地抓住他的两只耳朵,被扯着两条腿晃晃悠悠地出去,柳凤雏凑过来,好事地问,“你打算如何安置这孩子?”

    永琰看着润之说,“听润之的罢。”

    二人默契地相视一笑,那笑容穿越数个年头,翻过山岭,略过长河,穿过他们所有去过的地方,如同岁月从未将他们分离,润之道,“师父说呢?”

    “诶……”柳凤雏哀鸣一声,“我就知道,你拐带个孩子回来就是想明目张胆的退位,你这皇位也不打算要了?江山社稷,黎民百姓,万顷国土,大好河山,你说不喜欢就不喜欢了?”

    “喜欢,”他望着他,满目深情,“但那些加在一起,也不及润之万中之一。”

    “行行,别膈应我了,说说打算。”

    “师父,”润之正色道,“我与琰哥商量了一下,打算开春立琰丰为储君,然后……”

    “然后你俩就逍遥自在,纵横天地之间了,”柳凤雏打断道,“让我老人家孤苦伶仃带着个小崽子?”

    “不是还有尹大哥和方先生呢么……”

    “闭上嘴!他俩顶个屁用,他俩又不会教育孩子,又不懂治国之法,到头来还不是老子给你擦屁股,你师父都一把年纪了,懂不懂得尊老爱幼啊!”

    “师父辛苦了~”润之冲上来捏肩捶腿,片刻又被永琰搂回身边,只得远程殷勤道,“这回回来,徒儿给您带了好多江南的土产,还有凤尾竹苗哦,很难得的哦~”

    柳凤雏脸色好转,“那……那你就打算让小崽子还叫琰丰?犯了先皇名讳是找抽不成?”

    “对,对,我倒没想到这事,还是师父心细,名字我当年也是随便起的,那便让内务府再挑个好多?”

    “不必了,”柳凤雏老神在在地掏出玉蝶,“看看为师给起的名字。”

    润之凑上前一看,玉蝶莹润剔透,上头早刻好了名字——爱新觉罗.咸丰。

    “百废咸举,这咸字好,”润之赞道,“师父原来早就算到了,还是师父想得周到~”

    柳凤雏被这一句取悦得熨帖,扬扬手道,“说到头,为师到底做错了一件事,我云游多年,不曾想必显竟变得如此,我察觉得太晚,害的你二人分离多年,如今他已去了,为师能帮他补救便补救些罢。”

    润之微微伏下身,给了他一个真诚的拥抱,“过去的已经过去,师父永远是我师父。”

    “臭小子,”柳凤雏脸上通红,不自然地挣了挣,低声嘟囔道,“那是,我不是你师父谁是你师父,算你还有点良心……”

    “以后记得要回来看为师,还有……”别过头,似乎有些难以启齿,“皇宫的大门,永远给你敞着,常回来,听见没有。”

    “是。”润之眼眶发热,委身跪地,朝柳凤雏叩了三个响头。

    “徒儿还有一事相求,那个……那个琰哥等身的木头人能不能让我带走~~~我就想瞧瞧□□雕的像不像嘛~~给我罢,给我罢,你们留着也没啥用不是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