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0章 大兴(五)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载淳看来, 什么打雷,那可能只是天空中电子正负级对撞而已, 什么坤宁宫着火,那就去扑灭了好了,扑不灭就重造,难道还能为了这种莫名其妙的原因就改变对一个人的评判, 那也太对富察氏不公平了。

    阿鲁特氏原本在因着坤宁宫着火的事情而觉得自己可能出现了转机, 却没想到载淳依旧把玉如意给了富察氏,见此,眼神不由一暗。富察氏在从载淳手里接过接过玉如意的时候, 眼泪甚至都差点流了下来,如果不依靠多年的自制力, 怕真的是场面有点尴尬。

    慈禧看着富察氏接过玉如意, 心下也是无比的高兴,甚至得意洋洋的撇了一眼慈安,大抵是再说:“瞧, 就是你花样百出, 到底是我的新生儿子, 在这种事情方面还是偏向我的。”

    好, 虽然实际情况是载淳觉得对富察氏了解更多才选择了她, 但诡异的是, 此时慈安的脑回路也竟然和慈禧是一致的了。。。“果然不是亲生的就是不一样。。。”

    且不提两宫太后眼底下的暗潮汹涌,载淳再给了富察氏玉如意之后,又给了阿鲁特氏一个荷包, 册封了阿鲁特氏为贤贵妃。其余的秀女倒是一个不慎全部打发回家了。按理说,能走到这一步的秀女,都已经被内定为后宫的嫔妃了,只是最后需要一个殿选敲定位份,但谁也没相告的事,这次载淳在立了后之后,只送出了一个荷包给阿鲁特氏,便草草的结束了殿选。

    其实,要娶两个女人在载淳这种早想废除一夫多妻制的想法下已经很困难了,若是不阿鲁特氏本人也想入宫,双方的背后势力也需要如此,载淳也不会硬着头皮给给她荷包。

    但不管怎么说,一朝入宫便得封贵妃还给了封号,在外人看来,也是荣宠非常了。。。哦呵呵,想说的事,整个后宫日后就一妻一妾,贵妃和贵人并没有什么区别。

    “钦奉慈安皇太后、慈禧皇太后懿旨:皇帝冲龄践祚,于今十有四年,允宜择贤作配,正位中宫,以辅君德,而襄内治。兹选得工部侍郎之女富察氏,淑慎端庄,著立为皇后。特谕。

    皇帝大婚典礼,著钦天监诹吉,于本年九月举行。所有纳采、大征及一切事宜,著派恭亲王奕,户部尚书桂良,会同各衙门详核典章,敬谨办理。”

    册后的圣旨当天就下达到了朝中,朝中众人对于这个结果心里有数,一满一蒙,并没有什么意外。当下便纷纷上书,祝贺帝后大婚,一时间,整个朝堂喜气洋洋的。

    这年八月,距离九月十五日的大婚吉期还有一个多月,北京城内已是熙熙攘攘,一片沸腾。一时间,入京拜贺的地方官员,采办贡品的大内差官,借机前来做生意的商贾,游玩看热闹的闲杂人等,纷纷拥入京城,几天之内,京城及城郊的大小客栈、会馆、庙宇等一切可以住人的地方都为之爆满。

    九月十四日凌晨四点,载淳早早的起身,穿上石青色绸绣八团龙凤双喜绵褂礼服,来到太和殿,亲自阅视一遍那篇拗牙难读的“皇太册”和“皇后之宝”。

    而另一边,当宠大的册封队伍来到皇后家时,富察府邸早已灯火辉煌,亮如白昼。皇后的全副仪仗,一直排到胡同口外面。鼓乐喧天的乐队过后,供奉玉册金宝的龙驾缓缓停在富察家门前,正副使一个捧册,一个捧宝,步入大门。富察全家早已在门口跪接,在大厅正中安放好玉册,金宝,这才请皇后出堂,在厅堂之中面北跪下,听御前太监宣读册立皇后诏书,在接受了玉册和金宝以后,册立大典也算圆满完成。

    夜零点的钟声一响,大婚典礼的高潮也来到了。皇后的凤舆开始起驾进宫,一时鼓乐齐鸣,仪仗、 车辆一字儿排开,后面是无数的宫灯和喜灯,闪出夺目的光彩。在长蛇阵一般的送亲队伍中,簇拥着皇后乘坐的黄缎盘金鸾凤肩舆,由16名精神抖擞的校尉抬着,在通往乾清门的御道上缓缓行进。街道两旁挤满了观看的人们,摩肩接踵,真是人山人海。御道两旁排列着一队队太监,当皇后的凤舆行进而来时,宫监们立即拍手欢迎,正是描绘此情此景的:“昭阳仪仗午门开,夹路宫灯对马催。队队宫监齐拍手,后边知是凤舆来。”

    当然,最热闹的还是午门以内。为了表示普天同庆,两宫太后在大婚这天下谕:特许大开夜禁,凡是身着花衣的人都可以进入午门观看皇后仪仗。紫禁城门,平时查禁非常严格,普通百姓想进去根本没门儿,这次破例开禁,真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既可观看大婚盛况,又可以一饱皇宫眼福。因此,人闪纷纷购买戏装,不到一天,全城戏装被人们抢购一空。大前门旁一家雨衣店,平时卖花瓴和高丽货,眼下一见花衣供不应求,便用高丽纸画成彩衣出售,买者络绎不绝,这家店主大发横财。总之,人们通过各种办法穿上花衣,进入午门观看大婚盛典。皇后凤舆一入午门,便有无数人头攒动,争相观看。

    当午门楼上钟鼓齐鸣时,载淳就知道,富察氏已由大清门入宫了,于是,他从乾清宫起驾,前往坤宁宫,准备在那儿与皇后同拜天地。 过了大约一盏茶功夫,皇后凤舆入乾清门,皇后下轿,一手拿着一个苹果。随侍宫女把苹果接住,福晋、命妇立即捧上宝瓶,内藏特铸的“大兴通宝”(已经改国号为大兴),金银线,小金银锭、金玉小如意、红宝石以及五谷杂粮,一瓶虽小,却盛着人间富贵,是名符其实的“宝瓶”。皇后手拿宝瓶,缓缓进入交泰殿。在进入殿门时,门槛上专门设置了一双朱漆马鞍,鞍下放两颗苹果,富察氏跨过去后,就可以“平平安安”。这时,载淳也驾到交泰殿,在一片鼓乐声中,皇帝与皇后一起下拜,成为结发夫妻。

    然后是拜寿星、拜灶君、行合卺礼,……繁文缛节,数不胜数,这样,从半夜一直折腾到天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