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0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唐恒斜眼盯着谭振兴看了很久,明显感觉谭振兴在吓自己,鼻孔哼了声,扭过头不看谭振兴了。    直到晚上乞儿在外边敲门,说谭盛礼要他去书房,他这才感觉到害怕,支支吾吾地问,“什么事啊。”    “你去了就知道了。”天还落着雨,乞儿传了话就撑着伞走了,而床上的唐恒磨磨蹭蹭不肯去,但夜太安静了,静得他害怕,连看四四方方的窗棂都像一张着血盆大口的嘴要撕咬他似的,麻溜的穿好衣服,忍着屁股的疼痛疾步朝外跑,等到书房,屁股的伤绽开,疼得他直吸冷气,甚至能闻到淡淡的腥味。    都说文人柔弱,谭盛礼挥棍子的力气可不容小觑,他顺了顺胸口,平复好呼吸,故作从容地走了进去,声音谄媚道,“表舅……”    “来了?”谭盛礼面色平静,声音听不出喜怒,“坐。”    唐恒扭了扭屁股,慢慢上前,见谭振业站在桌边,他也过去站好,“表舅,我站着。”瞥到桌上摆着笔墨纸砚,他脸色又白了几分,欠的钱是谭盛礼帮忙还的,定是要让他写欠条了,他咬了咬唇,怯怯地低下头去。    “平时没认真过问恒儿字识得怎么样了,振兴说你《论语》读得差不多了?”    唐恒眼皮跳了跳,他字都认不全,怎么可能读懂那么复杂的书,那是他随口胡诌糊弄谭振兴的,撒谎容易圆谎难,他硬着头皮点头,“是。”    “你喜欢读书吗?”谭盛礼声音很轻,眼里没什么情绪,却让唐恒心跳如雷,他怔了瞬,继续点头,“喜欢,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尽管出身卑贱,但求博览群书,修养品性。”    这句诗是黔州夫子常挂在嘴边的,他十岁时,郑鹭娘希望他能进私塾读书,抱着玉石俱焚的态度去找他祖父,祖父不情不愿给了些银两,郑鹭娘大喜过望,隔天就拉着他去私塾找夫子,那会贪玩,根本不想拘在私塾读书,哭闹着要回家,看他太过闹腾,夫子就念了这句诗,意思直白,连郑鹭娘都听懂了,她愣在许久,然后不发一言的带着他走了。    郑鹭娘明白的,他不是个能吃苦的人。    多年过去,他竟仍还记得,唐恒心里不痛快,又不敢当面发作……怕谭盛礼真……再打他。    “既是喜欢,往后就多读,表舅会像教你表哥他们那样教你的。”谭盛礼道,“我让你们来,是想问问你们眼中何为孝?”    唐恒不解,只听谭振兴说,“类似的文章不是写过很多了吗?”    “同样的题目,遭遇不同心境不同,文章呈现的观点也不同,就当我布置的功课了。”谭盛礼没有说为什么出这道题,将纸张递给他们,和乞儿帮着研墨,考虑到有些字唐恒不会写,谭盛礼说,“不会的字就留白。”    唐恒顶多就和冉诚……谭振业写写信,哪儿会写什么文章啊,紧张得不停擦手,“表舅……我……”商量的话没说完,但看谭盛礼目光灼灼望了过来,唐恒毫不怀疑他胆敢说不的话,迎接他的就是棍子,他烫嘴地说,“好……好。”    谭振兴他们历经多场科举考试,这类题目于他们而言算得上简单了,四人稍作思考就奋笔疾书,唐恒站在那像个傻子,哪怕偷看谭振业怎么写他也不会,稍微了解谭家的人就知道谭盛礼性子,宽厚随和不假,严厉也是真严厉,眼看谭振业快写完一张纸了,他呼出口气,拿起笔写下第一个字。    然后唐恒整个人都不好了,原因无他,他竟写的是冉字,烦躁的抓起纸揉成团就要扔掉,注意到几道看似打量实则不善的视线,又认怂地将纸展开,划掉冉字重新写。    唐恒不懂谭盛礼的目的,他信誓旦旦的说要给郑鹭娘养老,他觉得让郑鹭娘过上好日子就算孝顺。    除去鹭不会写,其他都会,很快就写完了,收笔后见谭振兴他们埋着头正起劲,他惴惴不安地抬头,“表舅写完了。”    谭盛礼看了眼,问他,“何谓好?”    唐恒张嘴就要回答,谭盛礼提醒他,“写清楚。”    唐恒又在后边补充了几个字,好就是有饭吃有钱穿,最好能有几个仆人伺候……伺候两个字他不会写,特意先和谭盛礼说明,以免谭盛礼问的时候自己给忘了。    写完这这句他就没写的了,谭盛礼又问他,“你认为你四姨眼中的孝顺是什么?”    唐恒沉默了,以前郑鹭娘盼他出人头地,将唐家其他人踩在脚底,后来希望他能踏踏实实做人,找个善解人意的妻子,再后来,估计只希望他不要出去惹事……他没问过郑鹭娘,说不清楚,谭盛礼神色柔和下来,“不着急,慢慢想。”    在谭盛礼的追问中,唐恒的文章写得竟算长的,谭振兴凑过来围观时,他不由自主地挺了挺胸膛,谁知谭振兴嫌弃又惊讶地喊出声,“我的天哪,恒表弟,你这也算文章的话让天下读书人情何以堪哪。”    唐恒:“……”    “也是大表哥教得好。”唐恒不爽地讥讽回去。    谭振兴:“……”    “做文章意在表露心中想法,恒儿没有经验,能完整表述心中所想已属不易。”谭盛礼拿过唐恒面前字迹惨不忍睹的文,“这字还得多加练习。”    唐恒得意地从谭振兴挑眉,“表舅说的是。”    谭盛礼又去看谭振兴的文章,情真意切,字字珠玑,谭盛礼称赞了几句,又去看其他人的文章,众人眼中的孝大致相同,又不全相同,谭盛礼让他们互相看彼此的文章,着重标明见解不同的地方让他们看,完了问他们,“可有异议?”    几人的文章在唐恒看来和《论语》差不多,都是他不懂的词句,有心表现也有心无力,故而闭着嘴看看谭振兴又看看谭振学。    谭振兴眼里的孝是孝顺父母长辈,其中隐有愚孝的征兆,而谭振学的孝是治国之德,格局更大,谭振业和谭生隐的文章更有自己的见解,谭振兴说,“求同存异,父亲说大道相同小义存异也能相安无事地共事,儿子觉得这几篇文章就是如此。”    文章如人,连唐恒这样居心叵测的人都能想着孝顺长辈,可见不到十恶不赦的地步,顶多算误入歧途罢了,但用不着担心,有谭盛礼教他,想必不日唐恒就会领悟人活着的真谛,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谭盛礼看向其他人,都表示谭振兴的话对。    “这就是我让你们再以孝写篇文章的目的,人一生下来就是父母的孩子,孝顺是我们最先学到的礼德,待我们成为父母又将其传给我们的孩子,代代相传,哪怕世事变迁,孝却是更古不变的礼德,试想,在这个问题上兄弟都会有小小的分歧,又何况是其他呢?你们还年轻,会接触到不同性情的人,只要心中存善不违背礼义廉耻都是能结交相处的,世道要变好,单靠某个人的努力是不够的,要靠很多人的努力才行。”只是地位越高,影响就越大,谭盛礼道,“我以为,最大的孝是不让父母失望,不让这世道失望。”    “父亲说的是。”    “辰清叔说的是。”    唐恒慢了半拍,“表舅说的是。”    这是谭盛礼教他们的最后一课,等他出京这天,望着来送行的学生们,他说了同样的话,朝堂尔虞我诈,不乏有玩弄权术者结党营私党同伐异,谭盛礼不希望学生们将来卷入那些纷争里将自己变成那样的人,人心复杂,其实并不复杂,是环境让人心变得复杂了而已。    他穿着身簇新的长衫,眉眼清俊,拱手与众人道别,“望诸位学问精进,学有所得。”    此来送行的除了国子监的学生,还有很多读书人,无不红着眼,面露不舍,闻言,齐齐还礼,“望不辜负谭老爷所期。”    春雨绵了两日,天空不见晴朗,牵着闺女的谭振兴站在人群最后,只模糊看清谭盛礼的轮廓,以及不甚挺拔的身形,骥不称其力而称其德,哪怕父亲老了,仍如山高如海深,他紧了紧大丫头的小手,哽咽道,“世晴啊,祖父真的走了。”    小妹劝他别难过,父亲忧国忧民,困在京城是辱没了他,就该到更广阔的天地中去帮助更多人,可当那辆马车在视野里慢慢远去时,他仍悲伤得不能自已。    大丫头姐妹两肿着眼,听着众人齐声恭送祖父的声音,眼泪蓄满了眼眶,“父亲,我们回去。”    雨幕中,送行的人们不肯离去,眺目望着烟雾中飘渺的官道,仿佛谭盛礼站在那,目不转睛地看着。    很久,很久。    此去黔州共有两辆马车,车夫是朱政和袁安,两人留在国子监是受廖逊恩惠,多年不离去是想抄书留给后人,认识谭盛礼后甘心为其鞍前马后,这些年他们抄的书够多了,谭盛礼说他们不嫌弃的话可以抽空给他们讲学,这趟去黔州,他们赚大了。    车内宽敞,唐恒大咧咧的倒着睡觉,刚闭眼就感觉眼前有什么晃了晃,皱着眉睁开眼,只见乞儿握着根木棍在他眼前轻晃着,“恒哥,该读书了。”    唐恒:“……”    旁边谭盛礼已经翻开了书,神色不明,唐恒心惊肉跳地坐起,“表舅。”    “《论语》读到哪儿了?”    唐恒:“……”读是没怎么读的,顶多卢状读的时候他听了几句,记得的却不多,见谭盛礼动了真格,唐恒打了个冷战,“表舅,我天资愚钝,不是读书的料,能识得几个字已是老天赏口饭吃了,哪儿好奢求再多,不若……”    谭盛礼抬眸,“你知道为什么我以前不教你读书吗?”    话题转得快,唐恒老实的摇头,“不知。”    不仅仅是忙的原因,唐谭两家几十年没有往来,忽然蹿出一个外甥,性情如何半点不知,他想着先观察一阵子再说,慢慢的,发现唐恒并非他所看到的礼貌乖巧,比以前的谭振兴还不如,教他比教谭振兴难得多,而且没有合适的契机,容易适得其反,因此他绝口不提教他读书的事。    听他说完,唐恒整个人都傻掉了,表舅的意思是不着急教他是想单独找机会狠狠收拾他的意思?他就说善良正直的人怎么会养出谭振业阴险狡诈的性子,原来是上梁不正下梁歪,他裹紧衣衫,急急往边上靠,嘴上却不认输,“表舅就不怕我跑了?”    “你在京里举目无亲,能跑去哪儿啊。”谭盛礼直接道。    唐恒:“……”意思是他以后没好日子过了?他又往边上挪了两寸,切齿道,“表舅真是好计谋。”    先稳住他,让他放松戒备,再找机会骗他回家,祭拜祖母是假,趁机杀他灭口是真,毕竟谭家考科举的钱来路不正,说出去丢脸……可恨他被父子两人骗得团团转,想到清晨自己死皮赖脸的去质问谭振业,谭振业厚颜无耻的说是为自己好,还让自己以后遇到麻烦给他写信,世间怎会有如此不要脸的人,不想受制于人,他撩起帘子就要跳车逃跑,谭盛礼问他,“你走了你四姨怎么办,谭家家产还想不想要了?”    是了,当着谭振兴他们的面,谭盛礼答应分给他谭家家产,其他人也同意了的,他在谭家忍辱负重这么久,此时离开岂不功亏一篑?    他重新坐好,挤着牙缝道,“表舅想要我做什么?”    “先读。”谭盛礼指着翻开的书页,“大声读。”    唐恒:“……”    乞儿在旁边监督,读错的及时给唐恒纠正,起初唐恒还能耐着性子读,慢慢的就不耐烦了,又不敢发作,因为乞儿将木棍给了谭盛礼,他怕挨打,故而硬是烦躁地读了近两个时辰,等到驿站,他迫不及待的跳下马车走人,退避三舍的模样看得乞儿有些生气,“谭老爷怎么不和他说实话。”    不亲自教他是怕中途有事耽搁让他以为谭家没把他放在心上徒增嫌隙,谭盛礼思虑周全,不希望唐恒觉得自己被冷落了而已,再者,不观察清楚唐恒品行又怎么教他呢?    可怜谭盛礼这番苦心竟被曲解成不折不扣的小人了。    “他常年混迹于街头,不相信人乃情理之中,怎么想就由着他去。”    雨已经停了,空气弥漫着淡淡的青草香,自上回打了唐恒后,郑鹭娘就闷闷不乐的,见唐恒气冲冲进了驿站,她眉头紧蹙,“谭老爷,恒儿性情顽劣,以往是我太过纵容了,给你添麻烦了。”    “哪儿的话。”谭盛礼问她是否有不适,郑鹭娘脸色不好,谭盛礼担心她晕车。    郑鹭娘摇摇头,“我没事。”    两人隔着两步的距离,郑鹭娘态度冷淡多了,看得出来,这才是真实的她,之前特意献殷勤怕是另有隐情,谭盛礼侧身,“进去坐着休息片刻,吃过午饭再启程。”    “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