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时间与财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发现,现在人越来越看重时间概念了。在繁华的都市生活中,时间与金钱几乎可以划上一个完全的等号。

    在接受访问的十个人当中,有九个人觉得时间根本不够用。

    其中五个人的一周七天是这样过的:一周七天,没有一天的时间是属于自己的。周一到周五不停地重复着同样的工作,周六加班,周天还要处理一周六天堆积如山的家务。

    而剩下的四个人则更为忙碌,连晚上的时间都用来找partwork(第二职业)。

    而第十个人是一位出租车司机,他对我说:“现在的马路宽了,车子我了,但出租车的生意越来越好了。为什么呢?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习惯了出门打的。不为别的,就为了省下更多的时间来赚钱。而时间对于他们出租车司机来说也代表着金钱。如果延途能够少几个红灯,就可以减少不少的油耗,如果可以将空载的时间尽量压缩,又可以为他带来更多的金钱效应。”

    所以,几乎每个人都希望把空闲的时间尽量的压缩,就像压缩饼干一样。

    甚至最近在网上很流行一个发散xìng思维的题目:如果有一种吃了之后能够让你减少睡眠时间的药,那么你觉得它能够带给你什么?

    看来已经有人将脑筋动到了吃饭睡觉的时间上了。

    但事实上,任何一种概念都是没有绝对的。显然,从表面上来看工作的时间越多的确可以带来数不清的金钱效应。但金钱却始终还是为人服务的。

    据一项调查表明,中国人与美国人最大的不同就在于,美国人喜欢提前消费,他们的假期很长,经常驾车远足,而中国人喜欢在假rì里工作、找partwork,并且喜欢存钱。因此,美国人富在生前,而中国人往往富在遗产上。

    这是一个具有一定讽刺意味的调查报告,但从中也反应了一个问题。时间并不能完全等于金钱。

    还有许多的事情需要时间来完成,而时间应该代表着更多的意义,比如亲情、友情、爱情,比如快乐、健康、家庭责任……这些都需要时间,如果真的把时间都给了金钱,那么以上种种工作又如何完成呢?

    真的希望韩晓的那首《我想去桂林》中的那句:“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不要在越来越多的城市新鲜人身上上演。更加的希望在越来越多的人的意识当中时间与金钱之间可以划上一个包含符号,而不是等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