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挑选的艺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屈指算来,到一个新的工作环境上班已有近半年的时间了。告别了过往的伤痛,迎接全新的挑战,窗外的阳光依旧是那么灿烂着,虽然心里的灰尘依旧有些飞扬着。

    现在的生活,每rì的朝九晚五,偶尔因为赶稿而加一趟夜车,痛并快乐着,是我所满足的状态。渐渐融入全新的角sè,发现自己正站在新的地平线上。

    我的同事小马是个摄影高手(谁让人家是吃这口饭的呢?),什么样的照片、影像在他手里都能成为艺术jīng品(至少在我这样的外行人眼中看来是的)。于是,他也成了我平rì里最佩服的人之一。抱着不单纯的目的,从进公司没多久,我就与他有挑选的艺术意无意的搭讪,渐渐的几个月下来,我们也成了好拍档、好哥儿们。于是,我终于开始施展我的偷师绝计,有事没事总让他给我lou一手,并从中学到了一些摄影的技巧。

    这不?几个星期下来,原本是“摄影白痴”的我已经可以有模有样的摆弄一台高级的傻瓜相机(之所以买傻瓜的是为了保险起见,谁让我至今还搞不清单反机的功能呢!)了。

    好容易拿到小马面前显摆一通,经他的指点了解了相机的一些大体的功能、xìng能,就开始了我的第一份“作业”。

    正赶上台里有黄圣依的节目专场,于是我带着新买的相机来到现场一阵的猛录(你问为什么不是猛拍?那是因为现场不能开闪光灯,同时我手里拿的还不是很稳,所以怕影响拍的效果,自然只能用录的),因为可以kao舞台比较近的位置,游走间,几乎将全程的影像一一记录在档,回家整理了下,虽然不如现场看到的理想,却也算是风光无限好,无论是声音画面,全都清晰无比,虽然难免有些小杂音,却无伤大雅。挑选的艺术

    次rì在公司见到小马,忙喜不自胜的将相机里的内容给小马一一展示,算是交了“毕业论文”,结果行家一看,立马浇了我一头的凉水:“你这什么乱七八糟的?拍照不像拍照,摄影不像摄影。该拍的不该拍的,全拍了。你这浪费了多少空间啊?拍出的几组是真正能用的。”然后还不忘打一巴掌给我一甜枣吃:“不过嘛!你是新手外加门外汉,能有这水平还算及格,可以理解,勉强给你个六十分。”

    我真是气不打一处来:“什么?这么好的效果才六十分?小马,你不给我说清楚我和你没完。”

    “你呀!说你是新手还不服。你看看你这视频,角度不对,焦距不佳,就算是视频也要讲个清晰度啊!虽然你从相机里看着清晰,但放大后就不行了,远近焦应该……再比如声音……角度……”之后就说了一大堆的术语,我也听的是一知半解,只感叹真是“陪行如隔山”啊!专业的大师就是大师。不过最后那一段却说的我听懂了:“拍照和摄影都要懂得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要懂得挑选最佳时机、最佳角度,需要敏锐的捕捉能力,而不是不加思索的有什么拍什么。许多门外汉平时也都跟你现在似的,好像感觉拍照、摄影拿个相机就挺容易的,怎么着只要能按快门能拍照就一定能拍好。其实那差远啦!要想拍好,那对光线、角度、时机的掌握是相当严格的。全都要不等于全都好,要懂得取舍,才能够拍好。”

    是啊!听了小马这段话,真的有种顿悟之感。就像我平时写东西时采编、收集素材什么的,也是要不断的挑选有用的内容,然后组织一下,还要jīng选细选语句,从角度到理念,充分考虑作者和读者的因素,根据不同人的口味和需求来尽可能做到尽善尽美。而我在拍摄的时候怎么就做不到甚至根本没想到这些呢?

    其实在生活中,有许多的道理是共通的。真正的摄影师不但在拍照的时候严格挑选场景、角度、焦距、光感,在后期的编辑、剪接的时候也相当的严格,他们的作品在于jīng而不在于多,而不是像普通会拍照的人一样只是按几下快门,取个景就完工大吉了。除了真实、有效外,作品中更透着一种难以言说的美感,而这一点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同时,小马还说:“真正从艺术的角度上去拍摄。假如去一个景区旅游,普通游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拍100张照片,懂得摄影的人可能只拍十张不到,因为他们在选择,在挑选适合自己的场景,而不是什么都可以捕捉进镜头。同样,如果不是为了工作,而只是爱好,那么在拍摄回来的照片里,可能有一半左右的东西都是作废的,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能够成为‘jīng品’中的‘jīng品’,那必须是jīng益求jīng的东西,绝对是讲天时、地利、人和的,而且需要的是灵感。要有所舍,才有所得,像你这样什么都想要,又什么都抓不好角度的拍法,离专业还差的远。”

    是啊!这回我是真的服气了。其实现实生活中我们就常常做一些不经大脑思考随意而为的事,就像普通的拍照人一样,看到美景只凭自己高兴随意而拍、随意而为,其实有90以上的东西都是垃圾,只有10不到的jīng品值得保留,还是因为景sè够美,但在外人看来可能真的是百不存一了。而如果反过来,我们jīng心的准备,找到真正是能够感动自己的,能够为大众所接受的景致,用心去拍,分清主次,那么哪怕只有一两张的照片,都可以算是jīng品中的jīng品。得失之间,如何算计呢?

    平rì里,我们在给别人发言意见时也是如此。如果在不了解别人的情况下盲目的建议和意见,其实百分之九十全是废话,而且好像还要带着“专业批评家”的口气以指正他人缺点为由,显得自己很高傲的样子。但事实上,真正的行家却必然了解对方的苦衷,甚至感同身受,只会用谦虚谨慎的态度给予“赞赏的建议”。在态度上,他们绝对不会说:“你哪里做的不好”,而会说:“我觉得你可以做的更好。”而这样的鼓励恰恰体现了他的专业与大度。鼓励与赞美才是人生的主题,而意见和建议只是点缀,若是反转了它们的位置,每天只会想着如何去“批判”别人,那么这样的人,就应该先学会批判自己。这也是“”。

    生活的方向需要挑选,而成功的路径更需要挑选,每个人都有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边上的看客们,请尊重他人的选择,不要总在不了解的情况下对着他人指手划脚,这也是一种艺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