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浅谈经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于“经典”一词,官方的解释是指一切具有权威xìng、典范xìng,经久不衰的人物或事件,是历史长河中最具价值的jīng彩一笔。

    然而,在我看来,经典不应只是一个范本,更不应将之神话。其实它只是一种情感、一段记忆,是爱的凝结。

    是的,相信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的正常人的心中都会有爱,但每个人的爱都不相同,这种爱不是泛指现今的爱情,也包括了亲情、友情以及博大的爱,而有爱就有经典,真正的经典是历经岁月洗礼后爱的留存,也唯有爱,才能够留的住经典。

    常常听人抱怨,现在的人文社会,经典的东西越来越少了,流行时尚跟走马灯似浅谈经典的换,根本留不住什么经典的东西。我想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的心已经越来越浮躁了,浮躁到几乎很少有时间停下来感受爱、体会爱,也许有了手机、有了短讯之后,说“爱”这个词越来越容易,也越来越随意了,反倒是让人忽略了爱的意义,当爱变的廉价,当爱变的不再珍惜,甚或是让人感觉到这爱里多了许多的不纯粹的杂质,经典自然也就在“廉价”的爱中化为泡影。

    真正的经典是每个人心中对爱的渴望与记忆的承载,当我们被吸引,当我们被感动,当我们对一个人、一件事产生共鸣,那么经典就这样萌芽。

    其实感受经典留住经典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选自己所爱,爱自己所选”。不同的艺术形式在不同人的眼中有着不同的价值定义。就如同我们中国的传统国粹京剧,在戏迷的眼中,一些经典的京剧唱段那就是经典,但在许多不懂戏的年轻人眼中,那不过是长辈们喜爱的古董而已,自己并不求甚解,更不会浪费时间多看一眼,挺多只是好奇而已,那是因为我们不懂体浅谈经典会,所以没有共鸣。

    一件古董、一本rì记、一段故事、一首歌曲、一部电影,乃至一段青葱岁月的美好时光,都可以成为经典,也许它是一群人心中的经典,也许它只是一个人的经典,但无论如何只要在岁月长河中它感动到你我,并且能够在寂寞时让我们想起,并感觉到快乐,只要它能够触动我们内心深处最敏感的心弦,其实这就是经典。

    经典,它并不属于权威,也不属于大众,它只属于那些懂得品味它的人们。

    用心倾听,品味经典,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篇后记:

    在这样的时代,我们常常说经典,却并不真正理解何谓经典;我们常常说艺术,却并不理解什么是艺术?我们常常会将唱功、演技等专业名词挂在嘴边,却从未真正放在心上、用心体会。很多的事,我们只会说,却不会做,甚至不求甚解,更别谈理解和感受。

    所以资讯的时代,我们常常会说“快餐文化”,来不及细嚼慢咽,就囫囵吞枣下去。有些东西其实并不是因为它不好吃,而是我们根本没有去品出它的滋味。正如同我们平时喝酒,却并不懂得品酒;我们喝茶,却不懂得品茶。未及细品怎识其味,没有感动,何来深刻?

    经典亦是如此。我们常说经典,说要寻找能够让我们感动的经典作品,然而如果我们心中没有“感动”,又何来的感动我们的经典作品呢?

    人必先带着感动去看生活,生活才会回报我们以感动;人必先带着感恩的心看世界,世界才会回我们以jīng彩。若只是用挑剔和怀疑的眼光看待周边的一切人、一切事,那么生活回给我们的只有无尽的枯燥、迷惘、孤独与痛苦。

    就像“爱”之一字,也许在单纯的童年时光,我们可以每天对父母说一声“我爱你”,但长大后的我们若不是在特殊的节rì里,又有几次真正对父母说过“我爱你”呢?单纯的情歌将“爱”解释为男女之间的爱情,但真爱又在哪里呢?当我们看多了戏,将戏中的人生当做真实,那么是否以为“现实中的爱也如戏剧般简单而虚假”呢?若真是这样,经典自然也就荡然无存了。因为戏如人生,人生未必如戏。

    在这个时代里,任何的事物都需要包装才能够更好的推广,但真正要理解、要感动,却要透过那些商业的包装看穿它的本质,而如果我们只是买椟还珠,只是囫囵吞枣,那么我想除浮华的外表,感人的艺术本真就被我们无情的抛于脑后了吧!

    时光如水,大浪淘沙,它会淘去一切浮华外在,但唯一洗刷不去的是生活中每一分、每一秒最最真实的感动与记忆,这才是最经典的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