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二章 抄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一场风波之后, 叶舟的生活逐渐回归平静,两人除了人气比之前高,知名度比之前高了许多之外, 好像其他都没什么变化。

    最直观的变化就是, 耿舟和叶知荫接收到的通告和邀约更多了,许多综艺访谈工作人员对他们的态度更客气了, 出席通告出入机场时迷妹的数量更是翻了一倍。

    用通俗一点的语言来说,就是更红了。

    这种更红在耿舟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现在的他只要发一条私人微博, 而不是转发广告, 一天的点赞量能达到一百多万,人气基本和叶知荫持平。

    林泉之前就说过,综艺节目特别是真人秀, 非常能吸粉,这话果然没有骗人。

    风平浪静了几天后,耿舟顺利写完新歌,也依言把他新写的歌给林泉看了, 林泉明白耿舟的才气,知道他写的东西不会差,但在看过草稿之后还是忍不住连连赞叹, 说好几年没看到过那么有灵气的古风歌曲了,对这首新歌大加赞赏。

    这年头听众的喜好挺文艺小清新的,大众在阔别摇滚和网络歌曲多年后,口味在主流情歌中打转了几年, 这两年又喜欢上了民谣这种小清新的曲风和曲种。耿舟在选秀节目上所演奏的歌曲,大多数也都是民谣。

    他踩在高椅凳上,低头轻轻拨动着吉他,轻松愉快的曲调就随着指尖的拨动,缓缓流淌出来。

    耿舟擅长民谣,可他正式出道以来,却没写过任何一首民谣歌曲。林泉一直在等待耿舟写一首脍炙人口的民谣歌曲,可等来的三首歌,全是截然不同的三个风格。

    一首是甜蜜蜜的小情歌,第二首是前几年流行过的经典摇滚曲风,第三首歌总该是他拿手、观众又喜欢了的民谣歌曲了?而耿舟却又令林泉出乎意料的,写了一首古风歌曲。

    像耿舟创作的这种古风歌曲,华语乐坛上有这种类型,听众似乎也能买账,但这几年都没怎么涌现出特别有灵气的,大多听起来就千篇一律,哼起调子来感觉都差不多,有时候听众还会把几首歌曲给混淆。

    与华语乐坛不同的是,网络上能人辈出,写的古风歌都挺有味道,观众们也买账。

    说明市场是有的,就是主流乐坛上还没有好的作品腾空出现。

    耿舟这首歌叫做《项脊轩》,歌词灵感来自于归有光的《项脊轩志》里的一句: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如今已亭亭如盖矣。

    林泉听了耿舟随便用吉他弹奏的录音,他这首新歌,曲风细腻清新,但又若有似无的带着点淡淡的忧伤,听到尾声时,感性的人会忍不住潸然泪下,稍微理智点的人,会觉得心尖持久萦绕着愁绪,难以忘怀。

    连林泉听完后,都忍不住哽咽了一下。

    “……”耿舟没想到林泉竟然是这么感性的人,他笑着说,“林哥,你这还没娶嫂子,想到谁了?”

    林泉用纸巾用力地捏了捏鼻尖,假装什么事都没有发生的样子,扭头淡淡道:“我还不能有个初恋啥的吗?”

    耿舟又忍不住笑了一声,但这笑全无嘲笑的意味,也没让林泉感觉到不舒服。

    林泉生硬地转移话题道:“你写这首歌的时候,在想谁?也是初恋吗?”

    说是初恋也对,耿舟微微点了下头。

    “谁?”林泉看着耿舟的表情,皱了下眉头,吃惊道,“该不是叶知荫?”

    耿舟又点了点头。

    林泉骂了一声脏话,说道:“这年头好白菜都被猪拱了吗?”

    耿舟不太喜欢林泉那么说叶知荫,虽然他知道林泉是无疑的,但还是忍不住提醒说:“你下次别那么说他了。”

    “……”林泉无奈道,“行行行,我从来不当面这么挤兑他。”他竟然在耿舟面前吐槽叶知荫,真是没眼力见。

    耿舟补充说:“背后也不行。”

    林泉彻底没撤,说了声好。

    他稍微顿了一下,回到了正题上,道:“不过我和你说清楚,这种悲伤风的古风歌,你要做好扑街的准备。这年头,大众口味就偏甜,你来个□□,估计吃力不讨好。”

    耿舟很明白现在的听众口味,所以很明白这一点。

    林泉又说:“而且就出这一首单曲的话,有点太单薄了。让我想想有什么方式能够发行。这歌估计要压一段时间了,有机会才能出。”

    林泉说压一段时间。这一段时间还是客气的说法。今天上半年已经出了一张专辑和一张单曲,下半年的发展应该主要往影视和综艺上走,在荧幕前刷脸涨人气,是公司下半年对他们的计划。

    下一张专辑应该在明年年初,这是耿舟早就知道的大体计划。所以按照常理推断,这歌估计也得收录在明年的专辑里,一起发行了。

    这结果在他预料之内,所以耿舟也不怎么失落,他对林泉表示了理解,林泉就让他先回去了。

    耿舟以为新歌的事情,就此会告一段落了,没想到林泉隔天突然给他发了消息,说新歌的发布有着落了。

    林泉说,本来这种偏忧伤的古风歌曲,就不适合收录在团队的专辑里,画风会比较难以融入,但他又不想让这么好的一首歌就此埋没,因此找了几个认识的音乐人和制作人。

    音乐圈的前辈一个个都摇头说没什么渠道。

    林泉本来都已经认命了,可突然一个有名的制作人给他来电,说能不能听听看耿舟这首新歌。

    这制作人是林泉的发小,人很靠谱,但林泉还是只发了一小节给发小,怕发完了整一首,被有心人提前曝光整个曲子。

    发小听完整首歌之后表示非常惊喜,说要见见耿舟。

    耿舟和林泉面对面地坐着,听林泉讲这两天的奇遇。

    林泉一口气讲太多话,歇了好几秒,喝了一大杯冰水,又兴奋地说道:“你猜怎么着?他去年下半年制作的一部电视剧,就缺一首你这种调调的主题曲。”

    这种曲风的歌,本身就不适合专辑直接发行,更适合于作为一个古装剧或者古装电影的主题曲或者插曲,为人所熟知,林泉这是阴差阳错地找到了好门道。

    可去年杀青的电视剧,就是为了赶在今年的暑假档播放,一般到了这个月份,别说主题曲了,应该连后期也都妥当了,怎么可能临时来找人写主题曲?

    这不科学。

    耿舟就这个疑惑问了林泉,林泉也觉得这不合乎逻辑,但又挺相信自己的发小,不愿意把人往坏处里想。

    他说道:“这么讲,制作人说这两天就想见你一面,到时候我们问清楚,不吃亏就行了。”

    耿舟觉得也是这个理,逐渐放下了心来。

    林泉帮耿舟看了下行程,这几天都没有空,但他又不好晾着人家,想让耿舟给剧组留个好印象,就把耿舟和叶知荫的行程改了一下,把事情都往后推了推。

    两天后,耿舟见到了那位制作人。

    让耿舟出乎意料的是,他以为只会见一个制作人,也就是林泉口中的发小,但他到了约定的场合一看,才发现迎接他一个孤家寡人的不是单单一个制作人。

    对方整整来了三个人,分别是制作人、导演、副导演,怕是把整个剧组的核心人物都给搬来了,足以看出剧组对这件事情的看重。

    看到了导演,耿舟才恍惚明白,这是个什么电视剧。

    这是个女导演,姓安,是个挺不常见的人,所以耿舟记得挺清楚。这位女导演在业界挺有名气的,以拍良心古装剧为名,不炒作,不营销,不请不适合角色本身的流量小生或者花旦撑收视率,算是演艺圈难得一见的清流导演。

    但她这样的形式有利益也有弊端。

    这位导演拍的剧口碑都很好,豆瓣评分大多都在七点五以上,去年拍的一部民国剧还得了八点五的高分。

    豆瓣主体比较清新文艺,评论视频来也犀利深刻,很多雷剧就能被打到两分以下的超低分,而能在毒舌挑剔的豆瓣群众的手下,拿到七分到八分,着实算是口碑很好了。

    弊端也很明显,容易扑。

    现在这社会,粉丝占了很大一部分的收视率,没有流量明星来撑台子,观众连这段时间有这部剧都不清楚,又何谈来的有收视率?

    但这个安导演却仍然一直坚持着自己的风格,这让耿舟非常佩服。

    率先说话的确实是安导演,她先简单地陈述客套了几句,后焦急地说道:“耿舟,我有听你那首歌的一小节片段,很想听完全部,可以吗?”

    耿舟闻言微微一愣,看了林泉一眼,知道他对人存着戒心,所以才给了一小段。

    他觉得林泉思考得周到,但又觉得这位安导演应该是个值得相信的人。

    耿舟想了想,转移了话题,问道:“安导,您能告诉我,为什么剧组又要临时找主题曲吗?”

    安导听到这话闭了下眼睛,无奈道:“那是因为我们突然发现原来写主题曲的那位歌手,抄袭了国外一个著名交响乐的前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