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里风圈”回来, 路上又花了不少的时间,等回到营地都到了下午六点十五分,而他们是早上五点出发的,这还是去的人都是老手, 如果带着新手的话, 在路上会出现很多失误, 花费的时间还要长。

    回收回来的火腿只剩下六分之一,至于酱鸭就更加凄惨,毕竟即使在北极圈零下四十度的温度冻过,拿起来威力说不定比板砖还要凶残, 但是和火腿比起来还是有些差别,在尸骨无回地被毁了三只之后, 虽然大家都是训练有素的军人,但仍旧看着这幅浪费的景象觉得心疼。

    肉,都是肉!

    不过地球倒是坐在里风圈特制的按摩沙发上面,吃得挺开心的。

    幸运的是, 最后一幅成功了,拿到了半幅骨头架子。

    不过就算只能拿到这么点东西,都比预期的情况要好很多,原本最低的预期就是全员无伤,并没有一次就能成功的想法, 就算空手回来也没有关系,就当累积经验,下次再战了。

    这种轻松的心情, 在出发的时候王泽还抱着火腿和酱鸭,开玩笑要不要给他们带给火锅中看出来了。

    谁大火腿配火锅啊!

    等回科研站的时候,东西由早已经望首以盼的科研人员拿去进行检测是否含有“Y能量”,粗略的报告要等半个小时才能出来。

    将队伍原地解散之后,许彦就利用这个时间简单地吃了饭,补充点能量,旁边有部队出身的心理医生正进行简单的心理问询,这是为了防止在极端的环境下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因为之前出现过大面具的情绪低落的问题,现在也是每个在外面执行任务回来的军人的必备的项目了。

    等吃完饭,又简单地休息了一下,报告出来之后,许彦就被总负责人叫到会议室,进行这次任务的汇报。

    硬性规定的汇报要求从出发到进入到“里风圈”所有的事情都要将可能得还原,不过行走路线其实和之前几次相比也并没有什么可以说了,除了带着火腿和酱鸭以外,基本上没有什么差别,而他也不可能把背着火腿和酱鸭时候遇到他国人员的心情汇报出来,就怕别人把“华国干啥吃饭最重要”的错误的固有印象加深了。

    整趟出行,唯一的例外就是那只北极熊幼崽,由于许彦作为北极熊风.骚跳马姿势的踏板,并没有看到北极熊正面照,许彦抬起头来的时候,只有一只渐行渐远的肥硕的北极熊的白团团屁股,也就只能从队友们那边了解情况。

    然而许彦的队友在上面极其不靠谱,在被仔细询问之后,提起的那只北极熊幼崽也就只剩下了丑萌的评价。

    “动作比《动物世界》上面播得要迅速很多。”放假时陪孩子看电视的随行军人A。

    “感觉表情有点丰富,队长,和我们家养的二哈一样一样的。”拿着照明用具且正好找到北极熊幼崽脸上的随行军人B。

    “嗯,挺肥硕的。”家里面养过猪的自己也抱过猪仔的随行军人C,没有什么说得又重复了一遍,“挺肥的。”

    许彦难得地在汇报上面诡异地停顿了一下,惹得总负责人望了他一眼,最后还是如实地道:“一只北极熊幼崽试图袭击我们,有着迅速、肥硕的特点,不过失败之后自己跑了,因为距离‘里风圈’太近,且我们已经绑好了固定道具,并没有进行寻找。”

    总负责人并没有注意到许彦的字眼,“北极熊?”

    在得到许彦的确定的情况下,总负责人问道:“发现北极熊幼崽的具体位置?”

    “落下的距离‘里风圈’很近,根据周围情况判断,应该没有落入‘里风圈’的范围内,”许彦立马明白了总负责人的想法,估计是想打着救助北极熊的人道主义援助的旗号顺便研究一下,“随着它站起来又迅速跑掉的动作上看,并没有受伤的痕迹。”

    这附近的风实在是太大了,嗅觉在寒冷的气候之中已经失去了作用,也许雪橇犬能做到,但是人类的话就根本闻不到血腥味,而落下的血迹在还没有落到地上就会被“里风圈”产生的风迅猛地刮走,只能依据北极熊幼崽灵活的动作,和富有生气的“吼吼”地叫唤中,得到一些参考,判断对方是否受伤。

    在基于这个判断之下,许彦的结论就是“北极熊幼崽没有进入到‘里风圈’。”

    随便找了个空椅子坐下来的地球,自然知道许彦的判断是错误的,北极熊幼崽确确实实地踩到了“里风圈”里面,而并不是许彦判断地恰好和“里风圈”失之交臂。

    不过相比较地球在地球上面发生的一切她都可以知道,许彦这边就不行了,在极夜的夜色里面,“里风圈”的范围变得模糊不清,负责界定界限的路标即使经常被人清理,但还是会出现被雪掩埋的现象,经常会消失几个,制作路标的材料都是环保材料倒不必担心会对北极圈的环境造成影响。

    去替换破损的机器人或者安置新的机器的时候,随行人员一般在判断到了八十米左右的时候,出于安全考虑,都会停下,由机器人自行前进。

    八十米的时候,在没有人造卫星的辅助下,以当前的北极圈极夜的情况,其实就很难辨别“里风圈”里外部的区别,不过如果用仪器的话,在边线的时候,就能清晰地看见数据会陡然上升。

    不过那个时候就有些迟了,这等于已经踏进了“里风圈”的范围,会被风拆得七零八落,目前为止的研究发现,“里风圈”的风圈范围之内根本不可能有北极圈的本土生物的存在,星条国猜测“里风圈”里面存在着湖泊的可能性并没有作为公开的情报,所以华国这边并不知道这一点。

    风力连金属都能极为快速地损坏,如果北极熊幼崽进入“里风圈”却并没有任何受伤的痕迹,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当然除非他成精了,或者干脆是一个机器北极熊。

    许彦在心底里面默默地想道,完全不知道他已经猜测到了重点。

    总负责人点了点头,并没有对许彦的结论做出任何的评价,接着说道:“我觉得这很有价值,我们在这调查了两个月,在‘里风圈’周围五百米之内没有发现动物的痕迹。”

    “当然这一点上不能完全排除没有北极圈极夜的干扰,”总负责人说道,“很多动物在极夜的时候都会不那么活跃。”

    “突然在离‘里风圈’这么近的地方,发现了北极熊的踪影,我觉得是一件可以值得关注的事情。”总负责继续道,“许彦,之后在放置仪器的时候请留意一下途中的动物。”

    许彦应了,“我会让人注意一下的。”

    这次会议的主角并不是北极熊幼崽,总负责人在提过之后,就转移到了今天的主要目的上面了。

    “我们对样品肉进行了检测,得到的报告显示,在里面的确发现了Y能量的残留,含量为0.89‰。”

    这个残留要比机器碎片上面得低大概百分之六的样子,不过能检测到就已经是个好消息了,可以省下很多的人力物力,在座的科研人员都松了一口气。

    “机器上面的碎片残留的Y能量完全消失需要十五天,但是这不能直接匹配到样品肉上面。”总负责人继续说,“关于Y能量的保存问题,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非常地滞后,到现在都没有发现可以保存的途径。”

    在座的人经手过实验数据地都知道,在经历过高温和冷冻以及一些模拟的极端情况之后,机器碎片上面的“Y能量”的流逝在十到十五天之内,初步怀疑有差别,是机器碎片的金属载体上面引起的。

    但是尚不清楚在除了金属以外的其他载体上面会有没有什么不同,只得先尽快地把试验品和国内的实验室对比,减少可能出现的损失。

    “这部分样品,我在这留下了一部分,剩下的全部加急送回国内进行一些实验室的试验。”总负责人最后说道。

    “实际上,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王泽突然开口道,自从他上次提议用生肉来代替生物被采纳之后,他在会议上面也显得活跃许多,“我们目前主流是将‘里风圈’和辐射进行类比,那么以核辐射为例,像是‘里风圈’这么大的核反应堆的话,它的波及范围可以囊括整个北极不止。”

    “之前白蓝红国家的飞行员出现体质加强,恢复力加快的现象,是因为他近距离地直接碰触了‘Y’能量而造成的变化,假设将他作为急性变异的个体。”王泽继续道,“如果说‘里风圈’也和辐射一样有个辐射区,在这个辐射区都会受到一些缓慢的不易察觉的影响,这个为慢性影响。”

    “那么,我们是否有可能已经被‘Y’能量感染,只是因为身体反应极为微弱,并没有这么容易被察觉到。”王泽下着结论,他的话音刚落,大家都安静下来陷入了沉思之中。

    “我们也考虑过这一点,”会议负责人说道,“每次回去替换的工作人员都会进行隔离检查,目前为止并没有在人员身体内部发现有‘Y能量’的残留。”

    “但是,在得到白蓝红国家的消息之后,我们将在南极科考站呆过的军人,且目前正在部队里面的,进行了一些全面的体质上面的测试,”会议负责人说,“这也是我之后要讲的事情。”

    许彦这段时间都呆在科考站这边,自然没有他的数据对比,不过对于这件事他还是知道的。

    会议负责人并不打算卖关子,继续道:“我们发现,即使没有进入到‘里风圈’内部,仅仅在距离“里风圈”八十米的外部活动,这些人的身体素质都地提升了百分之一左右。”

    这话说出来,立马引起了阵阵讨论声。

    百分之一听上去并不是很多,但是这些军人都是身经百战的特种兵出生,在可以说身体素质已经被锻炼到了极致的情况下,提升每一点点都是极其艰难的事情,就好像普通人跑八百米从五分钟通过训练跑进四分半是简单的事情,但是从四分半跑进四分出头就极其困难了。

    “但是综合考虑一下,尤其基于呆在科考站这边的科研人员的身体素质没有提高的情况下,又参考了北极圈这边的气候、运动、氧气程度,对身体的影响,”会议负责人像是大喘气一般继续道,“尚不能确定一定是因为‘Y’能量的波及。”

    不过地球只想说他们想得太多,灵气可比辐射要懒得不知道多少倍,现在北极圈能产生这么明显现象的原因是因为“里风圈”这个外因的存在,如果灵气真得能像辐射一样勤快的话,大家可以尝试一下懒癌式修真了,那地球可真得要感谢一下天道的厚爱了。

    因为更加具体的试验数据等等一些报告得等国内将样品肉进行试验之后才能得到,会议就到这里结束了,还算是有了不错的开端。

    忙碌了一天的许彦回到自己的宿舍,在北极圈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大家休息得比较早。

    许彦整理了一下衣物,从口袋里面摸出了那张老爷子包的红包纸。

    他眼神一凝,上面的毛笔的痕迹更加淡了,只剩下浅浅的几不可闻的印记。

    发现这件事,其实是三天前,北极圈这边做特殊任务的时候每天换衣物是不可能的,隔个一个或者大半月换一次都是正常的,许彦就是在这个时候发现这个现象。

    老爷子不缺钱,用的墨一向是最好的,不会是粗制滥造墨,而墨迹的保存一向是挺厉害的,像是古代的书画放到现在都不会出现红包纸上面的毛笔印子这样的情况。

    在老爷子的教导下,虽然半途转道去当兵的许彦对这些还是了解一二的,不过北极圈的气候条件,湿度比较大,也不太容易保存,但是也不会出现像现在这种墨迹都快消失的状态,就好像是直接挥发掉了一样,一般而将也该是出现晕开的痕迹。

    许彦并没有将这个和“里风圈”联系起来,不过上级规定无论发生什么不同于寻常的事情都必须向上报告,许彦还是站起来想去说一声的。

    路上恰好碰到了王泽,一般从“里风圈”回来的军人在汇报完之后都会直接进行休息,王泽见到许彦有些吃惊,就询问了一二,在得知事情的经过之后,就顺口道:“给我,我帮你做一套简单的试验检查一下。”

    见许彦神态踌躇,便又补充道:“放心,我会和总负责人说一声的。”顿了顿又道,“现在其他人的关注点都在样品肉上面,也没有其他人可以处理这件事。”

    华国的科考站里面常驻有十位科学家,平时都各自有负责的项目,但像是现在这种出现了样品极少的情况,就会论资排辈,王泽的资历最浅,也就只能打打下手,等到第二批第三批样品到的时候才会轮到他。

    许彦是知道这个情况的,就跟他如果出紧急任务都会带上老手一样,这是正常的。

    想了想,许彦就把红包纸递给了王泽,“那麻烦你了。”

    等过了两天,国内实验室传来了初步的报告。

    样品肉到达实验室之后,即使经过了非常精密的保管,样品肉里面的Y能量还是由0.89‰降到了0.71‰,这在可以接受的损失范围之内,将样品肉分组进行不同的试验,得到了一些数据,除此之外,和机器碎片上面需要十五天“Y”能量完全消失不同,样品肉四天之内就检测不到“Y”能量的残留。

    但幸运的是,在完全消失之前还是能够做了一些实验的。

    首先,高温之后,机器碎片的Y能量残留的损失率在5‰左右,而样品肉在高温加热之后,再次检测里面的“Y”能量仅剩下0.12‰的样子,基本上可以算是忽略不计,尚不太明确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地球也不知道,但是她可以找外援。

    “因为一个是炼器,一个是煮灵食。”岳真想都没有想就回答道。

    见地球这边传来的电磁波都像是闪烁着巨大的问号,想着对方还是个刚出生的宝宝世界,岳真就简单地提了两句。

    炼器即炼制灵器,简单来讲,修者们一般会选择各种灵石和其他的一些东西作为原料,厉害点的还能取到妖兽内丹之类的辅助品,以灵火作为原料进行淬炼,将杂质提取出来,得到的液体进行扩展,在上面根据需要画些法阵,为了不影响坚韧程度,一般不超过三个法阵。

    当然成品的品质除了原材料之外,和锻造者的能力也很有关系。

    地球将最早以前炼制铁器的手法往上套,虽然有些困难还是懂了,将灵气比作工具,修者就是拿着工具的人,他们拿着灵气在锻炼的原材料上面敲敲打打,然后制成的各式各样的器具,在地球内现在叫做手工艺品,在修真里面运用了灵气就叫做灵器。

    虽然感觉有哪里不对,不过地球觉得大致上就是这么个意思。

    之所以说机器人碎片是炼器,机器人被“里风圈”敲敲打打,然后得到了一块机器人碎片,套着上面的公式,不是差不多嘛。

    不过实际上能留下的东西都是精华,并不是人们想得刚好因为风的角度等等原因没有卷进去,但因为回收的碎片位于哪个部位在不同的机器人上面都有着不同的位置,大家也都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同时在科研人员将目光全部投向机器碎片上面残留的“Y”能量上面的时候,更加忽略机器碎片的密度的变化,不过因为地球的灵气含量很低,本身能做到的事情就不是很多,这种变化也是极为微弱的,极可能就忽略不计了。

    至于煮灵食就更好理解了,字面意义上面就跟烧菜差不多,将灵物进行烹调,但这边有个问题,和灵石这些矿物质不同,死去之后的动物体内的灵气会流逝地极为迅速,一般而言在五至七天之内就完全没有用了,而且根据肉类的不同,速度也有差别,为了应对这种情况,这边的修者会添加各种灵草或者其他的调味品,将灵气锁在食物体内,在补充灵力的同时,短时间内也会有类似于灵药的作用。

    不过和嗑灵药相比,药效弱,持续时间短,功能单一,而且修真过了筑基之后都可以辟谷,口腹之欲会减弱,因此走食道的修者要少很多。

    虽然动植物的灵气流逝速度极快,实际上也并不是不能做成灵器,像是兽骨、兽眼之类的材料,更有些能力强的,还能将植物炼化。

    不过现在的问题不是这个,火腿和酱鸭本身是没有灵气的,这就相当于“里风圈”用炼器的手法来炼制了他们,这让他们短时间内有了灵气,而这灵气在没有后续工序跟上之后,又比矿物质难锁在体内,在没有灵力的火的加持之下,就更加加快地挥发回空气之中。

    不过也基本上不会有人拿食物去炼器的啦,就好像你见过哪个风度飘飘的仙人,斗法的时候是拿着大火腿,或者把酱鸭调转个头,拿着鸭脖子当飞镖扔的?

    这画面想想都觉得可以上UC震惊部。

    “惊!一群人手持大火腿,酱鸭脖子,竟是为了修仙?”

    人家“爱谁谁,爱哪哪,别挡着我飞升”的修真者也是要面子的好不。

    “像是你说得这种地方,如果是在我这边,一般都是作为一个绝佳的炼体的场所。”

    岳真简直快要为地球操碎了心,他自己不太确定新诞生的世界是不是都像是地球那样什么都不懂,还会拿着大火腿去炼器,他的年纪太长了,都三十四亿年了,早已经忘记他出生时候的记忆,而最近出生的世界,都是属于小境界分离主世界之后的世界二代,也很少有不懂的。

    这边所说的炼体,以修者的角度来讲,就是不通过自身的灵气纯粹用肉体来抵御外界的伤害,来增加身体的强度和本身的治愈能力,一般这种伤害却都是外界灵气带来的肉体伤害,低层次也会先不用灵气纯物理练一波,不管那哪种都是直接作用于人身上的。

    较为强劲的炼体能做到类似于文学作品之中的少林的铜皮铁骨(修仙版),更高级一点的,还能做到扩展和增强筋脉强度的作用,是很多修者一开始的基本功,但是能走到顶层体修的地步的却很少,大多数都是动物一类的精怪。

    虽然以不通过自身灵气的方式,但是大多数的炼体地点却都是类似于地球“里风圈”这样的地方,有着丰富的灵气,又能产生伤害,同时达到淬炼自身的效果。

    就好像飞行员爱莱,和进行替换的人员的身体素质加强了,这都是炼体的产生的效果,但是前者因为太过莽撞可以被称之为粗犷派,后者就是大多数的选择,循序渐进稳健派。

    不过因为缺少相应而又成熟的炼体功法,实际上的效果也很微弱,就算是目前看上去提升最多的爱莱,没有相应的炼体功法进行巩固,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之内,效果会逐渐减弱。

    当然这就跟人身体很久不运动,身体素质就会跟不上一样,非常符合规律了。

    按照这样想,地球非常冷漠地觉得自己的孩砸们想要修仙估计是做不到了,让一群整天喊着减肥的家伙们,在成功修仙之前必须先和手机和棉被做斗争,还得成功,这简直无疑于熬夜真得能修仙。

    迈开腿,管住心,坚持坚持。

    可以说到哪儿都适用,是目前为止是最不分科学唯物观主义世界和唯心修仙主义世界的。

    真是扎心了,麻麻。

    但相应的修仙功法,地球想着从岳真那边套了一份新手级别的修真功法,现在的网络这么发达,完全不需要地球自己出面,相信就连那些心灵鸡汤都有着自己的市场,一些乱七八糟的养生方法,一些人还坚信不疑,那些没有特效的“气功大师”,尴尬地满屏幕都要溢出来了,都有人推崇。

    地球的东西,可是正儿八经地从修仙世界搞来的,炒一波营销,在社交软件上面深有操作经验的地球,即使没做过也对这些手段知道得一清二楚,等她把盘子口超热了,就算只是有人尝试一下,世界这么多人,只要有人能够凭借天赋练成,这件事就成了。

    先不求其他的,有着全国中小学生第八套广播体操的推广度就足够了。

    但是无论地球怎么用电磁波哭唧唧地诉说着她贫瘠的灵气含量卖惨,还是用电磁波给岳真隔空比个小心心,都完全没有用。

    “这是约定俗成的规定,除非神降,要不然我不能透露这些。”岳真坚守住自己的节操,冷酷无情地说。

    这是在天道默认之下的长久以来自然形成的规则。

    自第一个世界诞生,自行摸索成仙之道,接下来的世界或多或少从这个世界得到了一些的修炼途径,但是道有千千万万,无处不可成道,出于这个考虑,在之后天道便对于这种伸手党世界的行为进行了干预。

    在新诞生的世界初期进行新手保护,即不允许过多地干预对方的自然生长,最起码得在本土世界之内有人成功筑基之后才可以进行神降。

    地球将其归纳为,保护物(世)种(界)多样性。

    不过一开始,地球也没有多大的希望能从岳真这里得到消息,只是尝试一下,能得到最好,不能得到她也没必要做伸手党。

    地球对她的崽子们的智商还是非常有信心的,即使他们现在还在磕磕绊绊地在这一方面上前进,。

    但是不能做巨人身上的人,那就自己成为巨人,说不定能鼓捣出一个科学的修真方法来,顺便还发明一个科学修真唯物史观。

    这边将话题再次转向实验室这边,除了上述的发现之外,因为火腿和酱鸭都属于高盐分的食物,做过一些处理之后,再确认了上面残留的灵气含量并没有多大变化,才能喂食给小白鼠,目前为止并没有发现它们身上数据上面有明显的变化,基因并没有突变,但是部分小白鼠出现了精神亢奋的情况,需要持续观察才能做出更加准确的分析。

    在这一点上面,地球也咨询了一下修真前辈岳真。

    “灵食因为锁灵力要比灵药难许多,本身的效果就没有灵药要好,更何况你这还是用炼器的手法制的灵食,还能产生效果本身应该就是食用的动物的天赋比较好了,对灵气比较敏感。”

    简而言之,目前的实验成果就是因为小白鼠的个体差异中的修仙天赋的问题了。

    实验室这边还对已经没有“Y”能量残留的样品肉进行了一些数据上面的分析,和普通的火腿和酱鸭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同样做过处理之后喂食给小白鼠。

    和之前的数据一样,身体无变化,基因无突变,但是没有精神亢奋的情况。

    但是实验室这边顺道还做了一个腐坏程度的对比,因为虽然已经是春天了,但是气温还是不高,再加上为了节省时间,这里做的不是常温下,而是在实验室里面特殊的模拟夏日温度的背景之下,受过“Y”能量侵蚀的火腿和酱鸭相比没受过“Y”能量辐射的保存的时间要长,但是在腐化之后长霉菌的时候,前者明显数量要比后者多许多,霉菌活力也要高上许多。

    因此实验室这边的猜测是,“Y”能量说不定会对微生物和细菌甚至于病毒产生影响。

    这个说法要严重很多,细菌病毒无处不在,对人类的影响要比普通人说不定一辈子都去不了的北极圈要重要得多了,像是超级细菌,超级病毒什么的,依旧是非常难以攻克的点。

    而且如果真得造成细菌或者病毒变异的话,还有一个传染的问题,前几批从北极圈替换回来的科研人员和军人,在经过隔离检查确认没问题之后,都是不限制他们的行动的,每个人的去向,在华国这么大的人口密度之下,如果真得有问题的话,那绝对是灾难级别的。

    不过幸运的是,目前所得知的消息里面看来“Y”能量并没有破坏性,相反反而能够增加机体能量的效果。

    但因为样本数量太少,还必须得后续的确认才行,很有现在被定义为有害的东西,在最开始被发现的时候,都是作为有利的进行大面积推广的。

    在经历过数次惨痛教训之后,华国这边对“Y”能量还是处于一种保守观望的状态。

    华国实验室得出这个消息之后,朝北极科考站那边发出指令,必须进行更加精密的测试,这样就必须要北极科考站方面加急送来新的样品肉。

    但样品肉毕竟获取难度较大,就算因为酱鸭不好保存,全部换成了火腿,实际上的回收率也是很低的,再加上没有好的保存方法,一般等三五天就没有了效果了,需要量就变得格外大,一时间华国部队往返的次数就变得极为显眼了。

    而等忙忙碌碌的半个月过去之后,华国接到了世界北极研究调查团的,召开第二次会议的通知。

    这是距离第一次世界北极调查团时隔两个半的第二次大会,当然私底下的小会大大小小地也开了不少,不过有料的国家都基本上走了私底下情报交换的路子,然后扔一点旧的情报在上面,可以说完全没有发挥作用。

    总负责人接到通知的时候,还一头雾水,完全不知道发生什么事。

    直到星条国的新来的外交负责人上台,这位负责人来自于星条国外交部,据说原星条国负责人埃尔默特意浪费了他宝贵的十分钟要求对方送来一个善于言辞的家伙应付这种场面,他特地用红字大写标注了,不要浪费研究人员的时间!

    星条国的外交人员一向外交态度比较强硬,这位新来的外交人员保持着他们一贯的态度,一上来就道:“世界北极调查团是为了让所有国家共享情报更好地了解‘里风圈’的事情而建立的……”

    听到前半句话,在座的大国的负责人心中都咯噔了一下,在座的谁不知道谁啊,在国际场合不知道打了多少个回合,果然等星条国的外交负责人洋洋洒洒讲了一堆之后,他倒也没有攻击情报不共享这件事,这都是明面下的小默契,真得爆出来,那就互相伤害。

    “其实,一些小情报我们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突破性的进展,却怎么也说不过去。”

    他在这一问题上面没有群攻,只是把矛头指向了白蓝红一个国家。

    大屏幕里面放了一个视频,“这是一周前,我们的机器人的红外线探测仪记录的消息。”

    屏幕里出现了四个壮汉,身上的衣服都戴着明显的国家的标志,这一点连否认都做不到。

    在红外线探测记录仪上面是能够很清楚地看见“里风圈”的范围的,只见这四个男人看上去非常艰难地走到“里风圈”附近,这是换机器时候常有的景象,其实算不上什么。

    只是白蓝红国家的负责人表情有些不太对,抿着唇,半点笑意都没有。

    于是,大家就见证了战斗种族国家的军人被一头北极熊幼崽追着跑的姿态,甚至因为不太好闪避,直接在一个人拉着一个人的情况下,跌进了“里风圈”里面。

    星条国的外交负责人之所以被外交部赶到了北极圈,并不是他的口才不够棒,态度不够好,主要是他有时候思想会发散到不知道哪里去,嘴比脑袋更快,说出的话也特别溜,经常会弄得大家很尴尬。

    “还特地找了几位戏精大学毕业的军人来掩盖你们有对‘里风圈’有重大发现,”星条国外交负责人再次妙语连珠,“请注意白蓝红国,全世界都知道你们的日常是和熊对打,难道还怕一只北极熊?”

    顿了顿,他讥笑地补充,“哦不,是BABY,小BABY。”

    对于星条国派遣了一名外交官和一群科学家打嘴仗这件事,在座的负责人无论心中怎么问候的,好气哦,面上还带着微笑。

    白蓝红国的负责人没有回应,这件事有点尴尬,他们在“里风圈”有重大发现是真的,但是他们被北极熊幼崽追着跑也是真的,而不是像对方猜测那样找了军人在执行任务之前先去表演大学进修一下。

    但是看着星条国那盛气凌人的态度,就这样说了,我们国家不要面子的啊。

    “我们这边的确有突破性进展,”过了片刻,白蓝红国率先承认了星条国的指控,一点儿都没有否认的意思,不过他们在这上面也一向很硬气,“不过肯定不止我们这边有发现,要不大家都干脆一点,要不就和之前一样?”

    星条国的外交专家还想继续说点什么来讽刺对方,明明特地为了开会找来外交部的,埃尔默居然仍旧参加了这次会议,他抬起头,环顾了一下四周人的表情,直接道:“好。”

    一锤定音。

    作者有话要说: 入V第一天,感谢所有继续追文的小仙女们=3=,我会努力加油的!

    ----

    迟来的2018年祝福,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年年高!

    ---

    一觉起来发现多了好多营养液,谢谢大家的营养液(づ ̄ 3 ̄)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