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3章 113、宫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梁桢和大皇子联手设了一个局。    官家因西北之役一病不起, 即使后来打了胜仗也没见好转。    大皇子和二皇子争相侍疾, 一直没什么存在感的三皇子见两个哥哥表现积极, 也不好意思太落后。    同时皇子,官家明显表现得更喜欢大皇子, 连日来召见的官员也多为支持大皇子的旧臣。    朝中渐渐传出流言, 说是官家已经秘密写下了诏书, 欲立大皇子为太子。    贤妃和二皇子终于坐不住了。    一日, 贤妃在龙榻前亲侍汤药, 趁人不注意在药里加了助眠的药沫子,待官家熟睡过去, 她便悄悄地将龙枕中的诏书扯了出来。    ——官家榻上的龙枕是中空的,里面常会放一些机密之物,知道这件事的人不多, 贤妃恰好是其中之一。    果不其然,她在枕中找到了用黄绸包裹的诏书, 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立穆王赵昶为太子。    贤妃涂着丹蔻的手指狠狠一颤,看着昏睡的帝王,把他掐死的心都有了。    她二十多年小意逢迎, 他也不止一次暗示过会立二皇子为储,到头来都是一场空!    “靠不住!全都靠不住!”贤妃恨声道。    二皇子在外间听着, 慌忙进来,“母妃,可是……”    “回去再说。”贤妃闭了闭眼,照原样将诏书放回去, 起身敛了敛衣襟,冷冷道:“不必等了。”    二皇子一惊,“母妃,您……看到了?”    贤妃缓缓点头。    二皇子咬咬牙,眼中闪过狠戾之色,“这就怪不着咱们了!”    腊月初八,贤妃以思念亡妹为由将梁桢和秦莞叫至宫中。    梁桢知道是陷阱,原本不想让秦莞去,秦莞却坚持要和他一起。    上一世,梁桢一个人,一把剑,浑身浴血,生生杀出一条血路。这辈子,她不会再让他一个人。    “我会骑马,会用剑,实在不行还能挟持了贤妃当人质,我不会成为你的累赘。”秦莞抬了抬下巴,一脸傲气,“还是说,我的夫君觉得自己护不住我?”    梁桢抚了抚她乌黑的发髻,无奈道:“你呀,就会戳我心窝子。”    于是,两个人一道入了宫。    贤妃叫宫人熬了一大锅浓稠香甜的腊八粥,秦莞和梁桢一口都没喝,贤妃也不恼,有一搭没一搭地拉着他们说话。    说着说着就说到了丹华。    贤妃话音一转,突然道:“姐夫,这些年你难道没有怀疑过姐姐是怎么死的吗?”    由这声“姐姐”开头,贤妃一句没瞒,一五一十地把自己如何日日让丹华进宫陪自己,如何给她的浴水里下毒,如果让她日渐虚弱,无声无息地“病”死。    “梁大将军”也就是梁桢,不出意外地发了怒,不知从哪里找了把刀就要杀死贤妃。    就在这时,侧殿突然冲出两队禁军,将贤妃牢牢护住。    贤妃大喊:“梁晦带刀入殿,意图谋反,来人——去请大皇子、二皇子进宫护驾!”    不用去请,大皇子和二皇子已经到了,此时正在大庆殿外对峙。    大皇子说是收到了官家的口谕,让他带着巡防营的兵士进宫护驾。二皇子也称收到官家密旨,说大皇子伪造虎符,意图谋反。    两个人一人带着巡防营的兵,一人指挥着禁军,谁都不肯让一步。    三皇子夹在中间,左右为难。他早就放弃了皇位争夺,就等着老大老二尽快争出个结果,然后抱大腿,当个闲散王爷,谁能想到居然会闹到宫变这一步?    安国长公主从殿中出来,端着一张肃容,斥道:“我大昭国自元帝立朝就没出过兄弟阋墙之事,你们还真是给祖宗长脸!”    大皇子抿了抿嘴,露出几分愧色。    二皇子嗤笑一声,道:“说得好听,谁不知道你早就跟老大勾结到一起,有什么脸在这提祖宗?”    “你——”安国长公主气得脸色发青。    苏泽上前一步,冷声道:“辱我祖母,我必不会叫你好过!”    “那你得有命活着!”二皇子讥讽一笑,大声喝道,“儿郎们,穆王赵昶勾结大将军梁晦与安国长公主,谋逆犯上,人人得而诛之!”    “取下他们的人头,加官进爵,就在今日!”    禁军们一拥而上。    巡防营咬咬牙迎了上去。    一时间,两方人马混战到一起。    后宫也不平静。    秦莞不知从哪个兵士手里夺了把长刀,和梁桢一起且战且退,渐渐地和大皇子的人聚到了一起。    贤妃也被禁军拥着到了大庆殿前。    秦莞突然发现,这一幕和上一世何其相似!    上一世,贤妃是不是用同样的计策勾起梁桢的怒意,继而污蔑他谋逆?    那时候,梁桢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听闻母亲的死因,该是何等心伤?    还有兄长……    这件事一直是秦莞心里的一个结,上一世秦耀明明休沐,却莫名其妙地卷入了这场宫变,不仅他丢了性命,梁大将军还失了一条手臂,定远侯府从此一蹶不振。    这一世,兄长还会不会入宫?    正想着,便见秦耀骑着一匹高壮的黑马,一手握着缰绳,一手甩着缨枪,像一尊威武的战神冲杀过来。    秦莞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    兄长还是来了!    这一世会不会有所不同?    梁桢夸张地叹了口气:“唉,居然被大舅哥比下去了。”    秦莞的泪已经涌到眼眶了,听到这句,不由地破涕为笑。    冷不丁一把刀砍过来,秦耀挥枪为她挡开,“莞莞,别分心!”    “哥,你怎么来了?”秦莞踹开侧面的禁军,跑到他身边。    “我瞧见禁军和巡防营前后脚冲进宫门,又听说你在宫里,怕你出事,就来看看——幸亏遇到这个小家伙,不然就被二皇子的人堵在宣德门外了。”    秦耀翻身下马,拍拍马屁股叫它自己逃命去。    秦莞早已愣住。    原来,兄长进宫是来找她……    是她……连累了兄长。    秦莞鼻子一酸,下意识揪住秦耀的衣袖,似是有许多话说,却一个字也开不了口。    “别怕,有哥哥在。”秦耀右手打架,左手还抽空揉了揉她的头。    梁桢瞬间打翻了醋坛子,一把将秦莞捞到怀里,“用不着你哥,有你夫君就够了。”    秦莞扑哧一声笑了。    丹明宇不知道从哪里蹿出来,笑嘻嘻喊了句:“宫变呢,能不能严肃点?”    梁桢挑了挑眉,秦耀抿了抿嘴。    秦耀从怀里掏出一支信号弹,朝空中放了一响,“行了,都收了!”    此话一出,刚才还打得激烈的禁军和巡防营的兵士们戏剧化地纷纷停下,笑嘻嘻地聊起天来。    “欸呀,可算停了,手都酸了。”    “你这戏演得不错呀,方才差点扎到我。”    “对不住,太投入了哈哈!”    “说不着、说不着。”    “……”    大伙勾肩搭背地找了个地儿,坐着看起了热闹。    二皇子和贤妃都蒙了,像俩大傻子似的看着这神奇的一幕。    “怎么回事?徐将军怎么跟你们说的?”贤妃冲着禁军尖叫。    一个小队长笑呵呵地回道:“咱们早就不归徐老头管了,现在是秦小将军说了算!”    “秦耀!”二皇子赤红着双眼,恨不得吃了他。    秦耀背着手,毫无惧色,“官家早就看出你与徐德结党,是以命我解了他的兵权。”    贤妃和二皇子双双愣住。    秦莞很快回过味来,诧异地看向梁桢,“你们早就商量好了?”    “没,你大哥哥这么耿直的人,怎么可能受大皇子拉拢?”梁桢朝她笑笑,说,“不过,我一早就猜到了。如今驻京的武将中官家能信任的唯有秦家。”    所以官家才会把定远侯调入枢密院主持大局,表面说是沾了小世子的光,实际官家早有谋划。    定远侯确实是个能干的,上任不过一个月就将禁军中的臭虫一个个揪了出来。只是他没声张,是以贤妃和二皇子根本没觉察出不对劲,大皇子同样没有。    贤妃一下子慌了神儿,慌慌张张地往宫里跑。    谁都没拦她。    只是,她还没跑几步就看到官家被宫人搀着出来了。    贤妃连忙给二皇子使了个眼色。    二皇子扑通一声跪下去,膝行着爬到官家面前,哭道:“父皇明鉴,儿臣是来救驾的呀!是穆王、穆王偷了虎符闯宫谋逆!父皇——”    “你呀!”官家咬着牙,恨铁不成钢地拍了他一巴掌。    “安国长姐说要同我打赌,我还不信,没承想你真是这么个不争气的!就不能再等等吗?我是缺了你吃了还是短了你喝了?你哪一样不比穆王强?!”    官家久病体虚,这一下打得并不疼,二皇子却觉得整个后背都燃烧起来。    他呆了呆,突然激动起来,“父皇,父皇您这话什么意思?难道你原本、原本……”    “没有原本了,就这样了!”官家喘着粗气,转身欲走。    “不,父皇,儿臣错了,请您再给儿臣一次机会父皇!”二皇子扯着他的袍脚哭求。    贤妃心思活泛起来,刚要说话,却被官家狠狠瞪了一眼。    “都是你,教坏了我的皇儿!”    贤妃的脸唰的一下白了,“陛下,您……”    “我都知道了,你根本不是华儿!”官家厌恶地扭开头,不想再多看她一眼,“你个……你个赝品!”    短短一句,可谓诛心。    贤妃登时呕出一口鲜血。    好好的一副牌,她硬生生给打烂了。    原来,官家本是想立二皇子为太子的,安国长公主冒死进言,说二皇子狼子野心不堪为储。    官家不信,安国长公主便激着他打了这个赌。    官家故意把诏书放在玉枕中让贤妃看到,想看看她的反应,没想到她竟真的狗急跳墙。官家派心腹宫人到贤妃宫中偷听,意外地知道了丹华之事,于是就连这最后的一点情谊都断了。    而这一切都是梁桢在背后促成的。    若非贤妃为了一己之私谋害亲姐,梁桢也不会恨她至此。    说到底,是贤妃咎由自取。    作者有话要说: 看到标题了吗?是的,半夜三更还会有二更,就是完结章啦!    会非常非常非常晚,宝宝们明天再看!    啊~~感觉有好多话说,一时间又不知道怎么开口……    总之,感谢等待,感谢陪伴!作者菌明年会坚持写更好看的古言!爱你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