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着节目的热播,每次来看舞台的除了现场battle的粉丝们,其实也有非常多的自媒体朋友。

    当然,为了保密,每个来的人手机都是要上交的,而且一旦有镜头泄露出去绝对会被追究法律责任,谁也不想挑战节目组的耐心,因此还从没发生过播放片段泄露的事情。

    但没有视频,却可以口头讲述。

    所以合作舞台一结束,网上全就是成片成片的观后感、小作文、评论等等节目相关的刷屏,让节目出尽了风头。

    没在现场的网友们看着剧透纷纷表示了羡慕,但也见怪不怪。

    毕竟以往爆红过的节目都会有这么一遭,他们已经很熟悉这个套路。

    然而他们点开那些小作文,却惊奇地发现,跟以往不同的是,似乎大家夸奖的点都不一样?

    有的人夸彩虹贝、程尔发挥稳,创作能力强的;有的夸林佳雯实力强劲,不亏是歌后的;有的人夸封辉感染力强,看得她直落泪的;还有人夸项梨是顶级的舞蹈天才;就连花瓶周贝贝,也被夸“发挥超常”,给人惊喜……

    夸嘉宾跟导师也就罢了,为什么还有一小撮人对着几个选手一直喊“甜死我了甜死我了”?

    当然,前者那些真心实意的小作文还是吸引了很多人对合作舞台的好奇,对节目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但后者,不出所料地还是引发了一场大战。

    唯粉和CP粉的矛盾,连爱豆本人都没办法解决,路人还是看看就好。

    不过,关于舞台上似乎少了一个热门选手的事情,也有人提。

    只三两下就被节目组给含糊过去了,毕竟比赛还没播,倒也没有多少人讨论。

    外界的舆论是外界的事情,是节目组的事情。

    对于参加比赛的选手们来说,他们只需要关注比赛本身就好,昨天的表演,就归到昨天,今天他们还有剩下的比赛要继续,还有要完成的梦想要继续。

    而骆辛,还有未完结的小说要继续。

    闻者落泪。

    “放松”的合作舞台结束,日常的比赛又要回来,按理说又该是紧凑的日常。

    但节目组仗着播放和拍摄的时差,任性地安排着拍摄的日程。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快到决赛的原因,怕人数跟素材不够,在这一天还安排了诸多的小游戏,包括但不限于狼人杀、抢椅子、报数、角色扮演游戏……

    那些要体力的游戏,骆辛这个脑力派敬敏不谢,懒洋洋地往地上一趟,直接弃权,装都不带装的。

    要脑子的游戏,他又不想把自己的智慧用在这些地方,每天的更新已经榨干了他的脑子,所以第一轮不是自爆就是自杀,非常消极怠工。

    但这么潇洒的态度也只能限制在个人赛上,节目组可能是猜到了他这种孤狼型的选手不好把控,所以还特意安排了邵向晨跟温同柏分别代领两队进行老鹰捉小鸡、你画我猜等团体游戏。

    邵向晨跟温同柏在赛初就一直你追我赶,排位在前两名都没动过,堪称比赛的两王,因此这么安排,节目组的险恶用心可见一斑。

    骆辛本想跟爱豆一起战斗,但他不幸地抢先被对家温同柏收入麾下,印贼做父,惨兮兮。

    不知道是不是他二五仔的气息特别严重的原因,总之明明队友们的数量很多,但温同柏二话没说,就只盯着骆辛。老鹰捉小鸡的时候,更是把他夹在胳肢窝底下保护起来,一直坚持到了最后。

    比赛结束,骆辛不知道为什么有一种晕车的感觉。

    如果能说感言,想必他一定会说:再也不想玩老鹰捉小鸡了!

    然而,团体游戏最好的地方在于赢的时候,给人带来的成就感是个人赛几十倍的。

    尤其当你画我猜的时候,骆辛几乎三秒一个答案,把他们组落后的分数全都挣回来,弯道超车拿下最后的胜利时,其他队友把他围起来欢呼的感觉,居然让骆辛觉得这也不赖。

    嗯,如果温同柏能把手从他头发上拿开就好了。

    他,冷酷无情辛辛子。

    人设绝对不崩!

    一整天的放松加团建,让选手们差点忘了还在比赛中,节目组的工作人员也没有刻意提醒,甚至中午还应选手们的要求,点了麻辣烫、串串、炸鸡等高热量食品任他们挑选。

    毕竟一个绝对愉快的氛围,拍出来的素材肯定比战战兢兢的效果更好,导演默默地跟着吃了一口炸鸡,盘算着接下来的赛程。

    这也算是残忍之前,最后的快乐。

    第二天,选手们再次被聚集到了一起,没有宣布晋级名单,而是马不停蹄地进入到下场比赛的准备当中去,也就是原创曲目的演绎。

    比赛嘛,无非也就是学新歌、表演新歌,不会有什么特别的。

    选手们都站在原地,听着林佳雯宣布完那些备选的曲目后,纷纷自然地跟旁边的人交谈着关于选曲的问题。

    导师没有说表演人数远远小于剩余选手数的问题。

    节目组也没有说,多出来的选手要怎么办。

    选手们也对赛制心知肚明,肯定会有人多出来的。

    多出来的选手?

    肯定是练到一半就淘汰掉。

    这也是老把戏了。

    都是原创曲目,四首歌总会有不同的风格,也会有个高下之分。

    好的歌人人想去,难的歌人人都想避开。

    最后好歌那边高人气选手扎堆,排不开了,再进行队内投票,把“多余”的选手票到别的组里。

    谁会是“多余”的选手?只能看你人缘怎么样了,被选中只能是自己倒霉

    而且一旦进入新的歌曲组里,肯定要再从头开始学新的歌曲,表演的效果肯定不如原先的那一组,更何况对心情的影响也不是说排除就能排除的。

    总之,就节目组来说,这是一个非常有看头的重点环节。

    对于选手们来说,这是非常残酷的一场淘汰赛。

    也许练到一半直接就要回家,连舞台都没有;

    也许勉强留下来却要换歌从头开始,练习时间却要减半;

    总之,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会面临怎样的结果,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

    这个环节歌曲的选择,一开始的选秀综艺里是由粉丝投票选出来的。

    但因为发生过粉丝为这个撕逼到举报节目,导致节目下架整改的可怕例子,所以后来用什么方法的都有,就是不给粉丝投票了。

    《好偶像》节目组也没敢弄得太复杂,当然也不敢直接按排名来选。

    只是把选择权给了业内的一百名专业人士,由他们来分配每个选手适合的歌曲,最后按照每个选手得到的歌曲票数来分配最后的队伍。

    备选歌曲一共有4首,分别是歌颂梦想的《扬帆》、展示年轻人不服输力量的《主宰》、荷尔蒙十足的《sweat》和唯一的一首vocal《礼物》。

    总有些不那么擅长跳舞的选手,所以唯一的一首抒情曲就是为他们准备的。

    选歌环节骆辛并不担心,因为他自认为自己应该算是一个纯vocal,自然会进《礼物》组了。

    而且虽然没有真的宣布排名,但节目组每周还是定时会发布短暂的名次,也算是委婉地催票,不光给粉丝们看,选手们也是知道的。

    骆辛自己的排名一直在往上涨,当然他已经从惊讶变成佛系心态了。

    再涨难不成他还能出道?

    光想想骆辛就觉得不可能,但当时他还是被这个笑话给乐到了。

    总之,骆辛自己排名不低,又是个vocal,在这个环节是稳坐钓鱼台的。

    果不其然,最后他被分到了《礼物》组。

    根据播放的demo来说,其余的三首歌里,最帅的是《sweat》,其次是《主宰》,而不那么受欢迎的大概是那首比较正能量的《扬帆》了。

    依据这个顺序,选手们的“后台”有没有做过努力直接就能看出来。

    虽然不是明显,因为乍看邵向晨在《sweat》,温同柏在《主宰》里,而且队友也都不是无名之辈,大家实力好像差不多,可是前十的选手有六个在《sweat》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温同柏的公司估计力气下错地方,或者说下得不够。

    当然,他们比起《扬帆》组的选手都还算不错了。

    《扬帆》组,最拿得出手的……居然是花凉。

    是的,就是当初跟骆辛跳《齐天大盛》的那个花凉。

    只是比起当初,现在的花凉人气要高多了。

    无他,因为运气。

    最近几年,圈内搞各种人设的人越来越多,也五花八门。

    但花凉这个人设就很奇特了,一开始他抢先搞些节目效果被喷用力过度,很尴尬,但好歹也有了一些姓名,可惜那些卑微的人气并不能支撑他走到最后。

    结果不知道是哪位天才想出来的,【转发这个花凉,你也能擦线及格/考入梦想的大学/上岸……】,结果一炮而红,网上疯转几十万,堪称新一代迷信代言人。

    第一场擦线晋级,第二场还擦线……

    就这样,花凉因为自己吊车尾却每每踩在最后一名晋级的好运气吸引了很多视线,再借着节目里说是尴尬,但很努力的表现,成功逆风翻盘,从而火箭般上升到前十名,稳拿决赛门票。

    就连骆辛一直在上升的名次,都被花凉抢去了风头。

    总之,也许是因为上升的太快,导致这一场被狙了。

    明明人气在前排,但是就是被分到最不被人看好,平平无奇的《扬帆》组。心里惊讶,但花凉还是接受了这个效果。

    当然,他还是张大嘴巴表示惊讶,外加捶地呐喊拥抱队友三连。

    这浮夸的表现能力,依旧是他。

    作者有话要说:

    骆辛

    一个唯粉

    不光靠着努力跟偶像站在了一个起跑线

    还靠着写自己爱豆跟对家的CP文走红

    最关键他还勤勤恳恳日更

    我自愧不如

    落泪

    不说了

    我也去转发花凉了

    _(:з」∠)_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沉默的喵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A-YZ-CJ-187、橘柚梧桐5瓶;

    感谢!!!!没想到入V了还能看到这么多大小天使姥爷们,太感动啦

    看正版的大家都是好样的!

    这是因为放假所以出现的日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