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6章 死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几天后, 潘敬等到的是公司高管一起签署的建议书。

    建议书很明确,如果潘敬执意要实施她的新方案,那他们就集体离职。

    冯邑的名字也在里面。

    潘敬心里没什么波澜,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不管以后怎么样, 冯邑都是她很好的朋友。

    走就走,毕竟一起工作了这么些年, 如果需要的话,潘敬会给他们找好下一家公司,赔偿金也不会亏待。

    但是在公司发出通告之前,她还需要和股东说一声,也就是向之乾。

    向之乾正在家里开网络视频会议, 忽然手机响了,他打算拒接,看了一眼来点人, 他对视频会议里的人说:“抱歉, 我这边有点事情, 暂停一下。”

    没等回答, 他就匆匆跑出去接电话了。

    视频会议的其他人看到他的匆匆忙忙, 有人轻声说:“应该是很重要的事, 向总挺急的。”

    向之乾到了走廊里,接了电话。

    他这段时间都想和潘敬打电话,但是实在没有什么由头,难道和她说胳膊还疼吗?

    他又不是个孩子了, 说这个挺丢人的。

    他努力保持镇定, 矜持地:“喂?”

    潘敬先问了下他的身体,然后和他说了自己对于公司的规划。

    向之乾不做声,认真听着。越听越惊讶, 也越听越觉得这就是她。

    潘敬说完自己的规划之后,道了歉:“以后公司发展太难测了,我也不确定会变成什么样子。最糟的情况是以后被业内排挤,根本没有盈利。向之乾你看要不要你的股拿走?”

    向之乾有些想劝她,劝她不要这么做。她不必做第一人,有些沉疴痼疾大家都知道,别人都不做。既然有难度,她没必要去医。

    但是向之乾想到了之前的事情。

    如果劝她的话,她也不会听的。

    他也知道她是对的啊。

    如果不和她一起,她又要一个人去做这些明明正确、却凶险的事情了?

    向之乾咽回了想劝阻的话,换了说辞:“能过一段时间吗?现在做是不是太早了?你的公司还不够大,很可能被业内抵制。”

    向之乾这是好心好意的建议,潘敬也就和他认真解释:“如果过几年的话,那些坏风气已经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在公司里扎根了,到时候我甚至都没有立场去做这些事,纠葛太多,也做不了。现在还好,顶多就是从头开始。”

    虽然向之乾也不知道,她这么做到底是对还是错,毕竟没有过前例。但是既然她决定了,向之乾就陪着,起码不再让她一个人。

    “没问题的,我是投资,投资总有风险。你做,我不撤资,以后有问题就联系我,我帮你解决。”

    这是第一个愿意支持她的人。

    潘敬有些意外:“谢谢你。”

    她也说不出别的,两人挂断电话,她又要去忙了。

    高管都不支持她,所以潘敬花钱找了其他人帮她起草了正式的方案。

    然后发送给了每个员工的邮箱。

    当天下午,公司里所有人都无心工作。

    普通员工兴奋地聊着天,聊着这封邮件。

    员工们隐隐意识到,他们可能见到了一场史无前例大变革的火苗。

    会议室里,潘敬把卫家望、宛凝、小房、辛厝,还有几个音乐人叫过来。

    这几个人是公司薪酬最高的艺人,也就是说是直接受影响的。

    按照新的方案,他们的工资最少会缩水五倍。

    一个音乐人不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

    他是真心觉得自己的音乐值得一年八位数的薪酬,他还想明年冲击下一年九位数字,毕竟他的天赋和才华配得上这样的数字。

    潘敬最近在和不同的人解释:“我在尝试另一条路。”从根子上解决一些事情。

    “以后公司和艺人签署新的合同,公司会提供三室一厅的宿舍,演出服装、活动经费、保镖、经纪人、车辆等,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费用,都从公司出。”

    “新合同说的薪酬,是给你们生活用的,肯定够用了。”潘敬解释。

    但是,那个音乐人睁大了眼睛:“我现在一年三千万,开开游艇趴,换个女朋友买个礼物,就得十几万。以后一年给我几百万,怎么可能够用?”

    他似乎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气哼哼地抱着胳膊。

    但是做音乐,必须要用几千万来做吗?并且,公司给他提供了关于音乐的一切,他的几千万,和音乐到底什么关系?

    并且,潘敬听冯邑说过,这个音乐人之前在酒卖唱,和公司签约后才有了这样的机会。

    但他到现在了,最出名的,还只是当时在地下室写的那几首歌。

    他的几千万,并没有让他释放出更好的音乐天赋。

    那没有别的了。

    潘敬很干脆:“新的合约是自愿的。”

    卫家望和宛凝他们几个沉默着,想着事情。

    确实,这几年,他们挣了很多钱。

    卫家望买了别墅,车库很大,里面放了很多车,都是他喜欢的。

    宛凝也买了很多首饰和衣服,还给爸爸妈妈在京市买了大房子。

    小房他们也是。

    他们花着钱,丝毫没有顾虑,因为下一秒,还会有很多钱。

    钱对于他们来说,成了一个和数字无关的东西。

    花钱,真的很快乐。

    但是,他们也慢慢理解到了大学时,表演课老师那句话。

    他们的生活,和底层无关。

    所以第一个学期,老师才让他们学习如何扮演普通人。

    现在想来,他们现在还知道普通人是什么样子吗?

    现在他们演的,很多都是古装剧、偶像剧和年代剧,如果去演有深度的普通人,他们还能演的了吗?

    已经完全割裂开了啊。

    卫家望想着自己家里的那些车,他开过几次?

    他又想了想自己是怎么出名的,如果当时不是自己,敬姐也能把另一个人捧出来?

    他的天赋、演技和努力,真的值得一年几千万吗?

    他被捧得太高了。

    其他人思索着,或者生气着,潘敬说起来具体的安排:“片酬是片方给的,目前不能少要,不然很容易树敌。片酬打款之后,一部分和之前一样,给公司分成,毕竟还有那么多普通员工。”

    “然后给你们的钱,按照新合同,会少很多。中间那些钱,会捐出去,我会用你们的名字成立基金会,参与很多公益项目。”

    宛凝接过潘敬递过来的纸,认真看了看,上面写了很多公益项目,比如贫困地区的孩子读书,贫困女孩的生理期用品,残疾孩子的特殊治疗等。

    还有一部分资金,会拿来筹资拍电影,保证公司的影响力。

    他们几个人少拿一些钱,便可以帮助到那么多人。

    “以后最好的情况是能带动这个圈,以后大家片酬都降低,没有那么多利益交换。最坏的情况是,我们被排挤。”

    凡事都有个起点,潘敬不可能大声喊,我们都好好拍戏行吗,不要再勾心斗角,不要再做很多和工作无关的事情了。

    她没这个能力,也不知道怎么做才能一定赢,所以只能试试。

    这是她尝试的一个起点,做得好以后怎么都好,做不好,满盘皆输。

    她不会逼其他人和她一起做不知道结果的事情。

    “我给你们做了其他的方案,如果不接受现在的方案,你们可以去其他公司,我帮你们找人。或者成立个人工作室,这个事情会多一些,但自由度也高。”

    那个一直不满的音乐人立刻拿了解约合同签字了。他已经受了足够的圈内熏陶,和粉丝的吹捧,打心眼觉得几百万就是在侮辱自己的才华。

    虽然几百万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很难的事情,但他可不是普通人。

    他签了字,潇洒离去。

    剩下的人沉默着,又有人来签了字离开了。

    最后,音乐组只剩下乘四自己。

    他在台下有些腼腆,解释:“我用不了太多,给我个地方做音乐就行。”

    潘敬眼一热,她想要的,就是这样纯粹做事的人啊。

    卫家望他们一个都没走。

    该享受的都享受过了,他们也想有艺术追求。毕竟之前选择表演系也不是完全为了挣钱。

    并且,敬敬所尝试的这条路,他们也想试试啊。

    他们的艺术啊,为什么非要和天价薪酬拉钩呢。

    新合同针对不同艺人有不同的条款。

    对于卫家望这样的头部艺人,合同是两年一签,如果那天他们想出去挣钱了,也不算耽误。

    朴信那边潘敬还没想好怎么办,他在外地拍电影,得过一段时间再回来。

    对于下面的一些艺人,签的合同是五年份。

    毕竟,他们不能在名气不够时享受公司的照顾,等到名气大了,就干脆脱离了,去其他公司挣钱。

    有些小艺人和普通员工看过了新方案之后,经过仔细的斟酌,也提出了离职,潘敬全都允许。如果有请求,需要帮忙推荐到其他公司去的,她也全部满足了他们的要求。

    高管们已经没来工作了,潘敬挨个把解约书给他们邮到了家里,并且致以了诚挚的谢意,感谢他们这些年的辛勤劳动,并且写了推荐书。如果他们去找其他的工作,这个推荐书应该会有帮助。

    冯邑的解约书,她也邮过去了。

    忙活了一周,全都处理好,周五时,公司人数已经少了很多。

    但是剩下的这些人,满脸都是兴奋。

    潘敬站在楼上,看他们。

    剩下的他们,是不是被认为是傻子,才会跟着她这样的疯子老板?

    宛凝站在她身边,叹了口:“敬敬,你把所有的理想主义者都筛选出来了。”

    潘敬有些想笑。小房和辛厝站在她两侧,眼神坚定。

    他们身后的楼梯响起了脚步声。

    潘敬回头,看到了冯邑。

    冯邑满脸的疲惫:“我来了。”

    他把手里的解约书撕了,扔进垃圾桶里。

    卫家望乐呵呵跑过去抱住他:“邑哥,你也理想主义啦!”

    冯邑恨恨地骂他们:“我又不是傻子!我是来看你们怎么失败的!”

    话虽这么说,但他们都知道,他终究还是来帮他们了。

    一群理想主义里,混进来一个现实主义。

    挺好的。

    潘敬忍不住地笑,笑着笑着,眼睛又开始发酸了。

    真好啊,这一次,她的身侧站在那么多人。

    他们挽着手,跨越荆棘,奔向一个未知的未来。

    潘敬公司的消息传了出去,业内哗然。

    不停有人找她,说想聊聊。

    能拒的她都拒了,实在拒不了的,她也就去了。

    大多数人都在暗示她,年轻人,有些事不该做。

    大家都这样,心照不宣地赚大钱。并且好不容易养成了“演员很累,颜值天赋最值得”这样的舆论氛围,也把粉丝□□成现在的样子。

    你横插一杠子,谁能接受?

    当惯了人上人,没有谁想下去。

    大众把他们当神,他们自己也把自己当神,可是潘敬竟然想把神拽下去,告诉所有人,神也是普通人,这谁受得了?

    圈里人受不了,如果以后这个消息泄露到圈外去,甚至那些粉丝可能也受不了。

    这事说出去,甚至她的公司可能会被粉丝直接排挤。毕竟,圈里日常表面堂皇,拿着自己手头剩出的一点钱做做公益,少漏一点税,就已经让大众感恩戴德。她这是多此一举,普通人根本就没有觉得有降低艺人薪酬的意识。

    甚至因为她这次做了这件事,把之前她在星旦中的功劳抹消了。有些人开始觉得,她只是冲动罢了。

    对这些人,潘敬言笑晏晏,说话滴水不漏。既然他们不认可,那就让他们觉得自己只是冲动。

    让他们轻视一些也好。

    但也有个别人把潘敬请过去,很诚恳地和她聊了聊这个圈的现状,和以后的发展。

    这些人大多年纪大了,经历过一个还算纯净的年代,所以心里缅怀。

    他们没这个心力和勇气,但是有个小辈愿意做一些尝试也是好的。

    虽然他们也不知道潘敬的尝试能不能成功。

    但觉醒,总是孤独的。

    他们不能做觉醒的那一个,但总能对第一个觉醒的,提供一些帮助。

    起码不能让觉醒者,在他们面前死去。

    潘敬接受了他们的好意,带回了一些片约。

    都是前辈了,给出的片约资源不差。都是主流的片子。

    卫家望和辛厝试了镜,先进组了。

    另外还有几个角色,能给公司其他艺人。

    一时之间,也没有来找麻烦的,一是因为向之乾提前打了招呼。

    二是因为,大部分旁观者都很有信心,潘敬的这个傻子公司迟早要完。

    不是完在同行手里,就是完在粉丝和市场手里。

    所以,那些人不着急,他们想看看热闹,看她到底是怎么没的。

    以后这事还能拿来对以后想做变革的傻蛋们讲一讲,当个教训。

    看,现在的就是合理的。

    谁想变,谁就得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