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章 、抓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更合一】+【营养液500加更】◎

    农历十一月初下了场雨,天越发的冷,凉风不要命地吹。苏晓燕天天一大早跑供销社,还好有新做的外套挡风,就是那脚踝一阵冰凉。

    一路上想着得再弄点毛线织袜子来穿算了,到了供销社里,她走到一个负责卖毛线的柜台后守着。

    要不说怎么巧呢几天前负责毛线针线和杂七杂八零件柜台的售货员快要生孩子了,就把这工作租给亲戚来做。

    租工作给别人这事在这个年代也很常见。像钢铁厂纺织厂各种厂、国营饭店、供销社的正式员工就类似于现代国企的人,除非自愿离开,一般都是干一辈子的,那福利什么的也都是一辈子。

    这会城里的工作吃香也是因为这份活不仅能自己干,退休了还能传给孩子接着干,或者卖给别人。

    像这个售货员这种要生孩子休息的,还有家里突然有急事短期内没法来工作的,也可以把自己这份活暂时租给别人,每个月多少能拿到点钱,那些福利说不定也能拿到点。不过一般都是喊人来顶替自己原本的活。

    苏晓燕那天听到供销社经理说的话也是惊了。

    那会新来的售货员刚到,张着嘴就哔哔叭叭说了自己和李淑华的关系,得意洋洋地等着经理分配工作,想着说经理会让她继续去负责原先的柜台。

    经理却是突然指了指苏晓燕的方向说:“你去负责这边的柜台好了,苏晓燕你去负责李淑华之前的柜台。”

    新来的售货员李玉萍是李淑华的侄女,好不容易说服她姨把这工作租给她,怎么也没想到一来经理就说这话。她顺着经理指的方向望过去,那里就一些田里锄头耙子,一包包的种子,一看就没人来买的。

    那供销社售货员的威风还能在吗?她还能像她姨那样提前买下那些稀罕的东西呢。

    小姑娘初生牛犊不怕虎,直接就那么问了:“经理凭什么?我是顶替我姨的工作,就该是负责我姨之前的那个柜台啊,这不公平!”

    这会时间点还早,供销社还没正式上班,不过售货员全到位了,在收拾自己柜台前的东西摆出来。

    苏晓燕也是这样,她老早就把那些农具和种子饲料拿出来摆好,接着坐下,突然就听到经理说这话,她也没开口掺和,想着先看看情况先。

    李淑华这话一出,整个供销社自她和经理为中心向外扩散迅速安静下来,一片沉寂。

    经理的脸色也彻底黑下去,他直接就是硬气说:“哪有什么凭什么?这就是安排。你要是不愿意,那就回去,让李淑华重新换了人来。哪怕是你姨现在在这,也是得听安排的。”

    这还是向来和善的经理头次说话这么狠,所有人都不敢开口,连李玉萍都被吓到了。

    苏晓燕倒还好,原本负责农具这边的柜台她也没有说不满意,清闲得很相当于带薪摸鱼。

    虽然说少了售货员最为心动的福利,就是可以掌握稀罕的物资享受着顾客过来各种喊问,再就是可以拥有内购资格提前买到难抢的东西,便宜买到那些瑕疵品。

    每个售货员的隐形福利都是不一样的,和负责的柜台有关。像原主之前被分到来负责这卖农具种子饲料的柜台,也是因为她是新来的,还是从农村来的。

    这些苏晓燕也不在意,她是有了仓库空间万事足,柜台这边清闲一点也好。

    这会儿经理突然说要换柜台,明面肯定是苏晓燕获得的好处多的。经理和李玉萍那些对话她也没有去插嘴,眼神一侧就见吴芳一脸雀跃,高兴地示意她快应下来。

    吴芳都快急死了,这换柜台的好事可不是那么容易碰上的。要么就是售货员负责卖的柜台真的很不错,经理为了供销社长期发展好把人提拔去更好的柜台;要么就是有人退休或者不干这份活了,才会微调其他售货员负责的柜台。

    她拼命地眨着眼示意让苏晓燕赶紧上啊。

    那头经理就已经发话了:“要是没问题的话,现在就换过来。”

    这之前李淑华就是不靠谱,仗着老资格脾气暴,经常和顾客吵起来,他一直没找到机会整治。想着让新来顶替的售货员要是还行,那也就算了。

    李玉萍一开始说的话就让他不爽了,指着让她和苏晓燕换也不过是临时起意。要是真做的好,以后再看看怎么调整下。刚李玉萍那番话,就彻底抹杀掉经理做这个决定时为数不多的愧疚了。

    李玉萍委屈地掉着泪珠子,见实在是没有回转的可能了,才不情不愿地走过来苏晓燕这边的柜台,还横了她一眼。

    都怪这女的,回去一定要说给大姨听,让大姨来找她算账!

    好家伙!

    原本苏晓燕还觉得不好意思,虽然不知道经理为什么会这么安排,但目前来看也是自己占了便宜。结果这李玉萍横了自己这一眼,幽怨欲泣还带着恨,她突然就不想让了。

    人都是喜欢往上走的,越往上走越能见到不一样的风景。原先的咸鱼是一种生活姿态,这会儿有机遇顺势抓住也是一种积极选择。

    苏晓燕不再犹豫,她站起身就笑着谢过经理,自觉地把自己带来的那点东西搬到李淑华之前的柜台去。

    那天吴芳找着机会也提醒过苏晓燕:“晓燕你可得小心点,李淑华可不是个心善的,那叫一个泼辣,李玉萍是她侄女,说不定还真会挺着个大肚子来闹。”

    苏晓燕听说过这位之前的事,也亲眼瞧见过她和顾客吵起来。她现在既然接受了这调整,也就得面临这调整带来的后续各种风波。

    “吴大姐多谢你提醒,我会小心的。这事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呸呸呸,肯定是天大的福气,晓燕你干得好,回头经理说不定让你去负责更好的柜台呢。”吴芳笑着说道。

    在那之后,苏晓燕就负责这边的柜台,每天来的顾客虽然比不上那些卖布料卖香烟卖锅碗瓢盆等的,但来的人也比之前守着农具种子饲料的柜台多。她把自己该做的都做的,慢慢地也熟练起来。

    她说话态度正常,就算是动作慢点,来的人也不催。两三天下来,苏晓燕手脚麻利,哪怕一下子柜台前有很多人过来,七嘴八舌地说着要啥,她也能井然有序不错漏地拿东西给东西收钱拿票了。

    出乎意料的是,虽然每次见到李玉萍她都会瞪一眼泄恨,至于李淑华,不知道是腾不出时间还是觉得自己理亏,却是没有找上门来的。

    因为就自己柜台负责卖毛线针线还有其他杂七杂八的,苏晓燕想要买点毛线来织袜子还是容易的。她直接按照内购价格把钱放进柜子里,挑了等量耐脏颜色的毛线回家,利用晚上的时间织袜子。

    两双袜子工程量不大,三个晚上就完成了。因为做得宽松,毛线又松软,苏晓燕甚至想着说等真正冷了可以直接穿着睡觉。

    苏晓叶这丫头还是头次见到这玩意,小手摸着一只袜子惊奇喊着:“姐姐这真的好软,穿在脚上会不会太浪费了?我觉得再大点都可以当衣服了。”小孩子对于觉得保暖的也就上衣和裤子那两样,这么软穿脚上太亏了。

    “脚上穿暖点其实也很重要的,脚暖了全身都会暖一点。”苏晓燕耐心解释。小丫头晚上是已经洗过澡的,这会儿俩人在床上聊天,她干脆就把那袜子套到小丫头的脚上,稍显宽大。

    她问:“叶子你感觉暖不?”

    “暖啊,热乎乎的。”叶子好奇地摸着脚上软绵绵的袜子,还是忍不住说,“这要是穿在身上得多暖!”

    苏晓燕哭笑不得,她心念一动说:“等我有空再帮你们做身毛衣。”家里的棉被已经打好了,叶子的棉袄也已经做好,她和苏乐松的棉袄还没开始做,到时候再多做三件毛衣也不算大事。

    这针织毛衣确实是保暖,冬天早上去供销社上班正好可以穿上。

    日子有条不紊地进行,十一月底吴芳也带来了好消息。某天早上她提早过来,走到苏晓燕这边压低声音说:“我在纺织厂那边的朋友有消息了,明天中午我带你过去看看有没有想要的布,要是有的话就能顺便买下来,晓燕你可以先备点钱。”

    “好的吴大姐,那我明天中午下班后去拐道那等你。”苏晓燕心领神会应道

    吴芳见苏晓燕这么上道也是高兴,她点点头回自己柜台前掏东西出来摆着,很快供销社就要开门了。

    第二天中午,一到时间点苏晓燕就把柜台上摆放着的各种东西收回柜子里上锁,见吴芳还在收拾东西,她就先走出供销社到拐道那边等着。

    很快吴芳出来,她领着苏晓燕往右走。镇上不大,弯弯绕绕的路还挺多的,走着走着,苏晓燕发现到了一片自己之前乔装过来换过东西的家属片区。

    “这边一大片都是纺织厂的家属楼房,我那个朋友正好在纺织厂里负责处置这些瑕疵布。她们负责这个的都可以优先以低价买下这些布料,自家用也好换给别人也好没人会管的。”吴芳边走边解释着,还怕苏晓燕想不通。

    听吴芳之前说的话,这朋友应该不是头次卖瑕疵布了。也是,这年头如果每个月都能分到瑕疵布,在纺织厂也应该不止是个小厂员,谁家都不会月月做新衣,能出手稍微换多点钱也是好的。

    苏晓燕点头表示自己知道。

    到了一栋楼房前,吴芳大声往里喊着:“王姐,我是吴芳,带着妹子过来看您咧。”

    “哎是吴芳啊,我这就来开门。”门内很快传来稍微祥和的声音,王姐开门而出。她打量了苏晓燕几眼,这才点头说,“吴芳和妹子快进屋来坐,我可好久没见你们了。”

    苏晓燕跟着喊了声“王姐”,抬腿进屋,王姐家就在一楼,客厅不大,摆着一张长椅桌子就差不多了。她们坐下,双脚都无处安放。

    王姐进房间去拿布料,吴芳交代苏晓燕说:“你待会看看有没有合适想要的,要是没有就直说,不用客气的。”

    “这些是我们厂里这个月的瑕疵布,我这回拿了三匹过来,有桃红色、蓝色和灰色。这桃红色抢手,我也是好不容易才拿到一点的。”王姐捧着三匹布料出来放在长桌上,边解释着。

    显然那桃红色布料更少一点,应该是已经有人来买了点回去了,那蓝色和灰色的布料还齐整着。

    “哎要不怎么说王姐你有本事呢?这寻常人怎么可能拿得到这么漂亮的布料?晓燕你看看这颜色和你不,小姑娘备一身靓点的衣服,以后总有穿得上的时候。”吴芳捧了王姐一句,又很自然地让苏晓燕自己看下布料。

    “真是多谢王姐了,要不然我都还见不到这么漂亮的布料。”苏晓燕同样是和王姐谦虚着,在她点头同意后上手摸下桃红色布料的材质。

    柔软性肯定是比不上仓库空间里那些纯棉的布料,她仔细看了下,偏右侧的布料有点上色不匀。不过这也没关系,不匀的那一侧用来做内里就行了。

    王姐看苏晓燕这眼神就知道是看色了,她还挺喜欢小姑娘说话的客气劲的,笑着说:“这桃红色布料买回去肯定不亏,做一身衣服回头穿着嫁人都行,这回也是凑巧了,平时可没有这么靓的颜色。”

    吴芳在看另外两匹布料,她家男人好歹是个小干事,一年还是得换一两身衣服的,孩子长大了总穿那一件也不行啊,这蓝色布料看着问题不大,买回去做新衣也行。

    问过价钱后觉得还能接受,苏晓燕替顾大婶和自家分别扯了六尺桃红色布料,吴芳也跟着扯了六尺桃红色布料和八尺的蓝色布料。

    这一下子那桃红色布料就剩一点了,蓝色布料也卖出八尺,王姐高兴地应着:“你们等着,我去拿尺子出来裁布。”

    虽然哪怕是瑕疵布,还是桃红色这种靓色的布料肯定是不愁卖不出去的,但像这样来一趟直接就全部卖完的,王姐也很高兴,省得她费功夫。

    临走时,王姐还热情地送到家门口,招呼道:“吴芳和晓燕妹子,你们有空就常来我这边坐哈,姐我只要在家,就肯定是欢迎的。”

    意思就是,下次如果拿到瑕疵布,记得过来看看。

    吴芳又是说了几句好话谢过,这才和苏晓燕离开。等稍微走远一点,她和苏晓燕感叹说:“晓燕你得记得,这些有门路的人啊好声好话地哄着,以后咱想换点什么东西才方便,得罪不得的。”

    苏晓燕颔首点头表示赞同,她恰到好处地表现出自己买到这桃红色布料的激动,眼神里闪着亮光。她说:“多谢吴大姐你提醒,我真的学到挺多的。今天要不是吴大姐你帮着我,愿意领我过来这边,我还真买不上这布料。”

    王姐刚才话里的意思就是说,有需要的就来找她,相当于说以后苏晓燕想要买瑕疵布,也可以自己来找王姐买。吴芳在领她过来不可能不知道这些,知道了还领她过来,这份心就足够苏晓燕感谢的了。

    她抬头就见远处有两人男人走过来,老远的就觉得人很高,腰背笔直。等稍微走近一些,左边的男人吸引住苏晓燕的全部目光。

    她一眼就认出来眼前人是那天在黑市小巷出来时碰上的刚毅男人,那个疑似警局的人。

    苏晓燕心一跳,目光如常,像是不经意间瞥过去,又随意地目光回转侧身和吴大姐说话。吴大姐拉着她正说到兴头,也没注意看来人,俩人就这么和那两个男人擦肩而过。

    “嗐没事,咱都在供销社里头干活,就当是互相帮忙好了。”吴芳笑着应道,她也是有点小心思,奔着以后让苏晓燕帮忙买其他东西去的。刚在王姐那费了不少时间,吴芳赶紧说:“现在时间也不早了,家里孩子肯定都闹腾着,那我就先回家了。”

    “好,吴大姐咱下午见。”苏晓燕刻意没去管身后的情况,只是笑着和吴芳挥手告别。她劲直离开这条巷子,确定身后没有人跟着,这才自己挎着包裹回供销社附近拐道吃午饭,再回供销社里休息。

    因为平时她中午都有挎着个包裹出去,其他售货员看到她这会儿回来也没有多大的反应。

    经过排查,很有可能这间谍就在南隆镇中,陆沉带着下属过来调查,两人一队在各处找可疑人。陆沉和黄忠则过来纺织厂这边家属片区,据镇上公安局档案登记,这边是人源最杂乱的,间谍可能与十几年前的隐没在这的人接头。

    刚一个年轻姑娘和中年妇女走过时,陆沉下意识地回头望过去,就见那姑娘背影绰约,一头乌发由小红绳随意绑着垂在纤薄的肩膀上,最开始引起他注意的还是那沉稳的步伐。

    他出任务时肯定是时刻保持警惕的,风吹草动都必须关注到,不错过一丝一毫的轨迹。

    “陆局怎么了?”黄忠见陆沉回头望着那两个女人,他也跟着盯了几眼,那两人说说笑笑的很快分开一左一右往两个不同的方向走,没有什么异常啊。

    “没事。”陆沉排查掉可能性,步伐沉稳这个特征不一定是练身手的人才有,如果是从小就在地里干活挑水,步伐也会稳的。而且自始至终,那姑娘的步子一直很稳,他这样盯着也没有任何错乱。

    两人转身继续往家属片区走,三天内必须把这个案子给结了。

    傍晚回到家里做饭,吃过饭后苏晓叶那丫头去洗碗,苏乐松跟着在一旁帮忙。苏晓燕开了门去隔壁喊顾大婶过来。

    顾大婶家也是刚吃过饭,媳妇去洗碗了,大闺女也在那帮忙。她一听到苏家丫头喊自己,就知道应该是那靓色布料有消息了。

    “哎燕丫头,婶子这就过来。”顾大婶立马扯着嗓子应下,湿了水的双手胡乱在衣摆那抹了抹,就跑过去。

    顾月季反应过来,应该是自己的结婚穿的新衣布料有着落了,这嘴角也跟着牵起笑容。顾家儿媳妇手不停地在盆里洗着碗,撇撇嘴不说话。

    这婆婆让隔壁帮忙给小姑子买新衣布料,她这个做儿媳的啥都说不上话,反正不能表现出不满,还得高高兴兴地笑着。

    她嫁进来之前,发现顾家对儿媳妇很好,对闺女也好。平时吃饭吃一样的,这大闺女要结婚,突然又托人买肥皂买布料的。

    那头苏晓燕领着顾大婶到客厅,把六尺桃红色布料递给顾大婶,她说:“顾大婶你看这总共六尺布料,右侧那里上色不太匀,其他地方没有什么问题,要是不能接受的话我自己留着用也行。”

    “中啊!”顾大婶摸着这娇艳的布料,手在上面轻轻抚摸着,生怕掌心的老茧缠到布料上的棉线。

    她高兴说:“燕子这布料婶子简直不能再满意了,真是太感谢你帮忙了,要不然我家月月结婚肯定穿不上新衣。”

    苏晓燕点头笑着:“那行,顾大婶你觉得没问题就好。”她报了价钱,顾大婶也早有预期,甚至是比她想的还要便宜一点,高高兴兴给完钱,又是再三感谢苏晓燕,这才拿着布料回家。

    进入农历十二月,苏晓燕早上起床也艰难不少,喝上两碗热乎乎的粥后顶着寒风出门。从三里屯到镇上的路,四周没有房屋遮挡,两侧都是树荫晃呀晃个不停,风吹过愈发冷。

    到了供销社时,她还算是数一数二到的。别的售货员来得是越来越晚,大多是住在镇上的,压着点到供销社再慢悠悠地把柜台里的东西拿出来。有时候顾客性子好的就站在柜台前等会,性子不好的容易暴脾气就骂起来。

    经理为此没少发脾气,他是抓到一个骂一个。大家知道了,也都会提前一点,压点到起码不迟到。

    这会经理到了在这等着,满意地看着各个柜台前售货员把东西准备好。他一回头就瞥见角落那个柜台还空着,脸色一沉,正想发怒。

    这时李玉萍急匆匆地赶紧来一屁股坐在柜台后的凳子上,还慢悠悠地拢了下棉袄,不紧不慢地从柜台里掏出种子饲料那些来。

    “李玉萍,我前天开会说的都是废话吗?今天整个供销社就你一个现在才到,顾客来了难道要让他们站在那干等吗?”经理走过去就是一顿训,他是看这个李玉萍越来越不顺眼。

    好好的一小姑娘怎么就手脚这么不勤快,做什么事情都拖拖拉拉做不好,说一句顶三句的。

    李玉萍也委屈啊,她今天是真的想早点到的,结果路上踩水坑摔了,赶回家换了身衣服回来就到现在了。她明明是想解释的,可是话到嘴边一开口就是忍不住说:“我这柜台又没有人,哪里来的顾客干等着?”

    她之前回去找姨告状,姨却是说让她先干着,反正也清闲,那苏晓燕是个有门路的不好得罪。

    这话一出,经理气得直喘气,他手指了指柜台说:“不想干可以别干,回去让李淑华重新换人来,明天你也不用过来了。”说完直接转身回办公室。

    李玉萍彻底傻眼,连忙追上去找经理求情:“经理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

    这场闹剧中午彻底在供销社售货员间传开,有看不上李玉萍这作态的,也有人想到自己前几天老是这样磨蹭着来脸色发白的。经理这一通脾气,可算是让供销社里的人更加勤快地干活。

    到了下班时间点,苏晓燕把柜台上剩下的东西全部放回柜子里,然后上锁。见吴芳还没走,她就走过去搭话。

    隔壁的李玉萍收拾好东西准备离开,人都已经迈出右脚了,见苏晓燕走过来,还特意顿住在那瞪了苏晓燕一眼再走。

    “你别理她,整个没长大的娇小姐,要是在前几年可是要拉去批斗的,也不知道李淑华妹妹家怎就养了这么个闺女。”吴芳瞧见这李玉萍这小动作,好笑地摇摇头劝苏晓燕,就怕苏晓燕也因为这事不高兴,这可就不值得了。

    苏晓燕摇摇头说没事,她好奇问:“对了吴大姐,我中午听陈巧她们说过阵子咱供销社就可以轮着来上班了是吗?”

    天冷路寒,过阵子可能还会下雪,大家都想窝在家里不出来,别说售货员犯懒不想来,就是顾客也跟着少的。

    她也是中午听陈巧她们在那八卦闲聊时说的,很快供销社就会调整柜台上班时间,早上延后开下午提前关,柜台分成两批隔天开这样子。

    来了供销社这么久她还是头次听说这事情,原主的记忆里也没有相关的内容,刚看到吴芳还在收拾东西就打算过来问下。

    吴芳一听恍然过来,她说:“哎对,这事是真的,你是初夏来的所以不知道也正常。咱这福利很好的,等开始下雪后就可以按照守着的柜台隔天来供销社干活了,工资和票证那些都是不会少的。”

    “这样子,那可真是太好了!”苏晓燕听了忍不住笑着,难得开怀。从三里屯到镇上的泥土路本来就不太好走,要是等雪天积雪了就更难走了。

    这种事情放谁身上都高兴,供销社这份待遇在整个镇上都是头一个的。吴芳同样也高兴,不过她还是忍不住提醒苏晓燕:“晓燕你得先备着些东西,过年的肉菜和穿的衣服那些都得先准备好,等再迟点下雪出来不方便不说,有些东西也已经被抢空了。”

    “你可别看最近供销社人多,全都是奔着攒年货来的。”

    这个年头年货其实很简单,就一定肉蛋米面,有条件的做新衣,杂七杂八的买回家备着,就这么盼着过年了。

    这日子再苦,年还是得过。

    “哎好多谢吴大姐你提醒,要不然我还真想不到这一层呢。”苏晓燕也是被这么一提醒才想起来还有很多事情要弄。她之前在末世早就没有过年的仪式感,原主这两年家里日子难过,年不年的也没啥区别。

    今年她来了,家里条件也跟着好了,该准备的东西还是得准备起来。

    接下来的日子里,苏晓燕为这事没少忙活。像猪肉、鸡肉这些不好保存的肉类,她打算等晚点休息日时再借口拿回家放着。

    精米细面鸡蛋那些,还有红豆绿豆各种零散的杂粮,苏晓燕就陆陆续续地带回家,过年窝在家里时还可以蒸糕点吃。

    苏乐松对此已经麻木了,过年了大姐准备这些好像也正常,就是比寻常人家的要丰盛一些。

    苏晓叶想不了这么多,她最近晚上跟着姐姐认了几个字,勉强会写“一二三”,看到大姐每天提东西回来想的就是,今年过年肯定有很多好吃的。

    十二月十五,又到了苏晓燕一月一次的休息日,这是正正经经的休息日,隔天上班的那个叫调休日。外面初雪纷飞,又很细碎,下一会停一会,但这泥路总归不好走就是了。

    她穿上新买的长靴子、自己做的棉袄和棉裤,勉强没那么冷了,才强撑着走到县城。

    简单化成大婶装扮后来到熟悉的平屋前,苏晓燕伸手有节奏地敲门三下,很快门开,陈老板见到这大婶立即笑着迎进去:“大婶你来的可真是时候,这要是再过几天,我可就回家过年去了。”

    苏晓燕在上回初探了解这陈老板的门道后,也陆续拿过几回东西过来换。有鸡蛋,有肉,有铁锅铁盆,有肥皂,每次数量还不少。陈老板也是敏锐地意识到这大婶不简单,一次比一次热情,毕竟这可是财神爷般的存在。

    陈三这人挺精明的,情商也高,要不然也不能从个农村小伙子一步步倒卖变成这所谓的陈老板。他也怀疑过眼前这大婶,刚开始可能没发现,那会儿大婶也更像个大婶,接触过几次就发现这其实是个年轻同志扮的。

    能经常拿出这么多稀罕东西,也不是个简单的。陈三选择了装聋作哑,不管大婶是谁,反正对他没有危险,能够给他带来赚钱的门路就好。

    苏晓燕把提来的东西给他。陈三看到新鲜东西也不惊讶,飞速清点好东西然后数钱递给苏晓燕,还很客气地说:“大婶您看看这钱对不对?我大概二十就不做先回家了,年后估计初七后才过来,您可千万别白跑一趟。”

    怠慢了财神爷可是会遭天谴的。

    苏晓燕接过那把钱清点好放进衣兜里,很是满意。来这边不像去家属片区,一次总能收上几十块,她放在仓库空间里的存钱柜日渐丰盈。

    她点头说:“陈老板这钱数目没错,我记住这时间了,那等年后我再过来。”

    想起陈老板之前说的“什么都收”,苏晓燕心念一动忍不住问:“对了陈老板,你这里有没有办法弄到自行车票?”

    “自行车票?”陈三愣了会,忍不住重复问道。在他的印象里,像眼前这大婶能够拿出这么多稀罕东西,都是平时供销社里很难买到的,这自行车票虽然说难得,对她来说应该是小问题才是啊。

    他直说:“我这边现在还真没有,这自行车票本来就难得,收来的那么一张上个月也卖出去了。等年后我帮你问问,要是有的话我就帮你留着。”

    这年头自行车票难得,要么是各个厂里的领导干事能分到,要么就是有做什么突出贡献获得的奖励,后者都是少数的。

    不过也有人家里不需要买自行车,或者说已经有了留着这自行车票也没用,干脆就卖给亲戚或者是私底下交换出去。

    陈三这两年来也就前阵子收过那么一张自行车票。不过有些话还是得说在前头,他说:“这自行车票也是贵的,大概一张要四五十块,大婶你能接受不?”

    一辆凤凰牌的自行车也就一百七八十,光是一张自行车票就要四五十,虽然说倒手的肯定会贵一点的,但这也说明了自行车票确实是需求大,很多人没有就都想着说来买。四五十块能够收到一张自行车票都已经算好的了。

    苏晓燕点头表示明白:“行,那就先提前谢过陈老板了。这自行车票的事你先帮我留意着,要是有消息了就和我说,我肯定是要买的。”她恰到好处地表达出自己对这自行车票的坚定。

    “大婶你放心,有消息我肯定帮您留着,第一时间和您说。”陈三心底明了,看来这事对大婶还挺重要的,他记住这事想着还得尽快给办成才行。陈三明白,这事要是能成,他和大婶这关系铁定会更牢固。

    这段时间靠着大婶来换的东西,他也是赚了不少钱,回家可以过个好年了。

    青市市局副局长办公室内,陆沉刚处理完新的案件文件,龙飞凤舞地签上自己的大名。办公室门被敲响。

    “进!”陆沉应声,他合上文件稍微后仰靠在椅背上,修长的指节搭在鼻梁上轻捏着放松眼睛,洒下一片阴影。

    黄忠进来报告:“陆局,李杰什么都招了,十几年前的拐卖案有七个孩子,涉及到京市、魔都、江市那边的儿童拐卖案,需要申请调档案才能进行比对确认。据李杰说,当年从京市那边拐来的两个女孩,其中一个因为生病难救扔掉了,一个留在家里当女儿养。”

    “知道了,把李杰所有东西都挖干净后就把他移交给部队,他们那边的间谍案还没完。”陆沉点头表示了解,然后接着交代。

    他们费尽功夫调查排除,终于在南隆镇找到了当年拐卖儿童的主谋,并且顺藤摸瓜抓住了部队那边要抓捕的间谍。间谍立即移交给部队去处理,李杰却是扣留在市局里等把这拐卖儿童案给供清楚了才行。

    说起来也是叫人后怕,这李杰当年作为间谍在京市那边暴露身份,一路往南边逃亡,还顺带拐卖儿童作为谋钱的手段,想要把这七个孩子全带到青市这边卖给一个大型团伙。李杰拿到一笔钱后就在青市安定下来,混出了个人模人样。

    要不是这回的间谍案,怕是就这么让他安生地过完这下半辈子了。

    公事说完就是同事之间的讨论,黄忠显然是要放开很多的,他好笑地抓住李杰供词中的逻辑问题说:“这李杰也是奇怪,从最远的京师拐来的两个孩子,一个生病扔掉,一个却留在家里当女儿养。剩下的那五个孩子卖了出去,现在如果还活着应该也长大了。”

    “这是个可疑点,还可以再深入研究,说不定会有新收获。”陆沉看了卷宗说,他转着笔思索,“要是能再把当年的大型拐卖团伙给端了就更好了。”

    “年关将近,估计这会儿正是浑水摸鱼的时候,任何不对劲的地方都不要放过。”

    黄忠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他说:“谁知道这些人干什么祸害人的勾当,要是丧尽天良地对孩子干些什么事情,那可真是……咱早点把这大型拐卖团伙老窝给端了,就少些孩子受到伤害,能救多少是多少。”

    他受过正经训练当上警官的,或许是年轻比较感性,说起这些总是燃起满身热血,守卫老百姓的责任感强烈无比。

    相比之下,陆沉同样有热血有责任感,他还要理智很多,是个干实事的人,心底不断转悠着这事,想要寻找破解之法。

    黄忠出去外面的大办公室,按照陆沉的交代继续干活做分析,分配任务给其他同事。

    彼时陆沉在自己办公室里对着卷宗做分析,不断推导,明天还得在小组内开个分析大会讨论下一步的行动。

    他忙完看时间点,过了下班时间半小时了。这段时间为了协助部队抓捕间谍,专门成立的小组忙前忙后的。

    正好黄忠再次进来汇报工作,陆沉等他说完点评上几句,黄忠边点头应答着边拿笔记下。

    “兄弟们也忙了半个多月了,你喊他们早点回去休息,找个时间我请吃饭。”陆沉又交代道。用人有度,不仅体现在用兵调度任人唯贤上,还体现在松弛有度上。

    小组里的成员近段时间精神一直紧绷着,今天李杰的供词算是这个案件取得重大突破,休息一下也是应该的,明天再继续工作,陆沉如是想。

    黄忠一听到休息和请吃饭就来了精神,笑着应道:“那我就先替兄弟们谢过陆局了!”

    作者有话说:

    加更啦,评论区继续发红包哈!感谢在2022-01-13 23:51:36~2022-01-14 23:20:5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仓球球、女王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蓝色天空3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最新评论:

    【滴滴滴打卡】

    【撒花?】

    【撒花】

    【加油】

    【撒花】

    【撒花】

    【这还有换错梗吗】

    【觉得女主好惨,别被当成间谍把】

    【女主是被扔掉的那个吗】

    【打卡】

    【好看】

    【好看】

    【加油加油加油】

    【不是不是,不会来谁其实是谁的孩子的戏码】

    【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支持你】

    -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