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13 章节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皇贵妃之心胸,奴才钦佩不已。也罢,奴才这就回养心殿回禀皇上。”

    皇贵妃道:“有劳高公公了。”

    高成起身施礼后便告退了。

    稍晚,养心殿。

    皇上仍在批阅奏折。

    高成悄声说道:“皇上。”

    皇上抬头看了看他,说道:“回来了?怎么?皇贵妃对朕仍有怨言?”

    高成道:“那倒没有。皇贵妃娘娘对皇上的礼物爱若珍宝,对皇上的回护也是感恩戴德。”

    皇上道:“那你这是怎么了?”

    高成道:“皇贵妃娘娘想要求见皇上。”

    皇上道:“这岂不是正好么?朕也许久未曾见她了,甚想看看她近日究竟如何了。”

    高成道:“可是皇贵妃娘娘向奴才问及近日来的战事,才说要面见皇上,有事要与皇上商量。”

    皇上道:“她竟然如此固执!后宫不得干政是祖训,即便是朕也不能破例。罢了,既然如此,朕如今怕是不宜与她相见。免得一见面她又对朕说起政事,到头来朕都不一定保得住她!”

    高成跪下叩了几个响头,说道:“皇上,奴才不懂政事,可还是被皇贵妃忧虑万民福祉的诚心所打动。奴才斗胆问皇上一句,即便是皇贵妃娘娘所言句句在理,皇上也势必会因后宫不得干政的祖训而置若罔闻吗?”

    皇上叹了口气道:“你起来。朕不是不信任她,也不是不知道她所言在理,只是朝中最忌讳的就是牝鸡司晨。朕虽为天子,也不能冒天下之大不韪。朕和她都担不起这个骂名啊!所幸奕山已为朕平定了祸事,短时间内想必都不会再出事了。待到这个风声过去朕再去见她。”

    高成道:“可是皇贵妃说洋人的所求断然不会这么容易满足,一定是有哪里不妥。”

    皇上摇摇头道:“高成,这话朕就当没听过,你也不必再说了。最好是今日皇贵妃与你说过的话,你也能当没听过,烂在肚子里。如此一来才是对她的保护啊!”

    高成仍旧跪着,说道:“奴才遵旨。”

    皇上道:“罢了,你起来。朕本想去永和宫陪皇贵妃用膳,但是……你去替朕传膳,今日朕仍旧在养心殿用膳。”

    高成只能无奈地站起身来,说道:“奴才遵旨。”

    第二百二十八回 悲火常烧心曲 愁云频压眉尖

    不久,道光帝给予奕山等人“准令通商”的批谕。

    可是随后,闽浙总督颜伯焘等人上书道光帝,痛陈奕山种种欺上瞒下、弄虚作假的恶行,包括讳败为胜,谎说英国人“穷蹙乞抚”,将赔款六百万说成是“作为追交商欠完案”等等。

    皇上大怒,将奕山停职治罪,圈禁在专门关押宗室的宗人府空室内。

    英国人在勒索到巨款后,旋即撕毁和约,扩大战争。

    道光二十二年五月,英军攻陷长江吴淞炮台,江南提督陈化成力战牺牲,上海失陷。七月,英军舰侵入南京江面,钦差大臣耆英与英驻华全权公使璞鼎查在南京江面英舰上谈判,答应英国一方提出的全部条款。

    至此,中英《南京条约》正式签署,不仅答应英方割地、赔款、五口通商等条件,更赔偿英方大量银元。

    一日,养心殿。

    皇上突然暴怒而起,将桌上所有奏折都拂了下去。

    旁人都吓得不敢近前,唯有高成壮了壮胆子默默将奏折一一捡起。

    皇上唤了一声“高成”。

    高成道:“皇上,奴才在。”

    皇上道:“近日的战事都被皇贵妃不幸言中了。”

    高成道:“皇上可是又思念皇贵妃娘娘了?依奴才的愚见,皇上不如去问问皇贵妃娘娘的高见,说不定朝政之事就迎刃而解了呢?”

    皇上怒道:“你也觉得朕不如皇贵妃?”

    高成扑倒在地,叩头道:“皇上饶命!奴才不敢!”

    皇上道:“朕从小就是皇阿玛最出色的皇子,朕……”

    高成道:“皇上英明神武,万民拜服。皇贵妃娘娘再聪慧,见识也远不能与皇上相比。”..

    皇上叹了一口气,说道:“听说长公主又病了?自从温宪过世,这些年总也不见她入宫。罢了,今日就让朕去见她一面。”

    高成道:“奴才这就去安排。”

    京城,和硕长公主府邸。

    长公主正病卧在内。

    皇上未带过多的仪仗,只带了几个太监和侍卫,悄悄地入了府。

    景行早早地便在门外迎接。

    “叩见皇上。”

    皇上道:“免礼平身。抬起头让朕好好看看。”

    景行缓缓抬起头,说道:“遵旨。”

    皇上笑道:“果然像温宪小时候,真是一模一样。”

    景行道:“皇上,臣已经不小了,可以上阵杀敌了。”

    皇上点点头道:“不错,你阿玛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已经是朕的御前侍卫了。你也想当御前侍卫吗?”

    景行道:“臣不愿。”

    皇上道:“不愿?那可真是奇了。多少王公子弟求这个差使朕还不舍得给,你却不愿?”

    景行道:“回皇上的话,臣想上前线,替皇上抵御洋人。”

    皇上道:“你这个孩子,如今这神情跟当年温宪求朕想要去新疆的时候一模一样,不愧是九门提督的子孙。”

    景行道:“国家有难,身为男儿,理应喋血沙场,马革裹尸。若是阿玛健在,一定会支持景行。”

    皇上道:“这么说,便是你玛嬷不许了?”

    景行道:“玛嬷说她已经没了阿玛,景行是温家唯一的血脉……”

    皇上道:“朕知道了,等朕见过你玛嬷之后再做定夺。”

    景行道:“多谢皇上。”

    皇上笑道:“岁月不饶人,连小景行都能冲锋陷阵了,朕还能不老么?”

    高成道:“皇上快进去,长公主等着您呢。”

    少顷,长公主寝殿。

    长公主道:“白芷,搬个凳子给皇上坐。”

    皇上道:“不用忙了,你们都下去,朕就坐在床边就好。”

    高成领着众人退下了。

    皇上道:“总听说你病着,可是今日看起来气色倒还好。”

    长公主倚在软靠上,说道:“都是因为今日皇上御驾亲临,臣妹还特意去儿媳妇那借了一盒胭脂。”

    皇上道:“你在朕的心里,永远都是天真可爱的小姑娘,不施脂粉也一样动人。”

    长公主道:“皇兄说笑了,这么多年过去了,承蒙皇兄照拂,日子虽然安稳,但仍旧几经风浪,再也不会有小儿女情态了。”

    皇上道:“朕还记得,那一年咱们还随皇阿玛住在王府,你被皇额娘领了回来。一幕一幕,恍如昨日。”

    长公主道:“自从我额娘早逝,皇额娘和皇兄便是我唯一的依靠。听说这些天一直不太平,皇兄今日怎么有空过来?”

    皇上苦笑道:“今后恐怕难有太平的日子了。洋人狼子野心,咄咄逼人。朕已然全力与之周旋,文臣和谈,武将御敌也算是尽心竭力,可最终还是惨败。朕此时甚是想念皇阿玛,若他老人家还健在,不知会如何处理?若是皇额娘还在却又会如何劝说皇阿玛?”

    长公主道:“外面的事臣妹也有所耳闻,皇上指挥若定,并没有什么差错。如今的结果可能只是天意。”

    皇上道:“天意?难道是天亡我大清?”

    长公主道:“皇额娘曾说,天理循环,天道轮回。国家再强盛也有衰微的一天,秦始皇统一天下又如何?秦国还不是二代而亡?成吉思汗那样英明神武又如何?大元还不是二代而亡?因此,皇上无需自责。圣祖康熙曾说,这天下本来就是汉人的,若有一天汉人不再信服我们的统治,我们就回到关外,继续放马牧羊。”

    皇上道:“可是朕无法接受这江山是在朕的手里没的。你可记得,皇阿玛那几个儿子里就只有朕最出色。从小到大,皇阿玛和皇额娘都对朕寄予厚望,朕也一直自信满满,兴利除弊,清剿流寇叛匪。即使不能再创盛世,也算是中兴大清江山。可是殊不知这些洋人这样厉害!他们先是以鸦片倾销来骗取大清的银元,更使得八旗官兵和京城内外的百姓体质日渐衰弱,后又主动挑衅,逼迫朕割地赔款,恢复与他们通商。可是,可是朕即便知道洋人心怀不轨却无力与之相抗。”

    长公主道:“皇上言重了,只是初显颓势而已。祖宗的基业立地百年,那会那么快就亡了呢?”

    皇上道:“可是朕已是无人可用。边关将士死伤无数,却不能伤洋人分毫。慧明,你让朕带景行入宫历练历练,日后说不定可以担当大任。”

    长公主道:“可怜天下父母心,我这个当祖母的这些年来无所事事终日只守着他,不知比父母心又沉重了多少。也罢,国难当头,匹夫匹妇也不能独存,更何况,景行他流着将门之血,闺阁之中并不是他的归宿。”

    皇上道:“景行还小,上战场也为时尚早,朕会把他带在身边,一如当初对温宪那样。”

    长公主道:“臣妹那个儿子是个福薄的,不值得皇上那么疼他。但愿景行的命数可以比他阿玛强一些。”

    皇上道:“有温宪在天上庇护着他,必不会错。朕也谢过皇妹忍痛割爱了。”

    长公主道:“臣妹一副残躯,实在是不能再帮皇兄什么。既然国家有难,皇上用得着景行,那便带他去。臣妹也是爱新觉罗氏的子孙,再多的事情都能够承受。”

    皇上道:“虽然咱们如今都已上了年纪,但是还要好生保养。”

    长公主道:“能够活到如今的岁数,已经比皇额娘幸运了许多。”

    第二百二十九回 止作秋风过耳 何妨尺雾障天

    皇上略一沉吟,压低了声音说道:“慧明,对于皇额娘当初突然宾天之事,你是不是还有什么事瞒着朕?若是当初朕刚刚登基,你有意隐瞒事情真相来减少朕与太后的冲突还有情可原,可是如今太后的两个亲生儿子都已不在人世,她在朝中的势力也被剪除得七零八落,你也该告诉朕了?”

    长公主眼睫垂落,说道:“臣妹并无什么隐瞒皇兄。”

    皇上道:“那为何你这些年来都不愿去寿康宫觐见太后?”

    长公主道:“就算是臣妹心胸狭窄,不愿看到本属于皇额娘的尊荣落到了旁人的手中。”

    皇上道:“慧明,你不知道这些年来朕过的多么地辛苦。针日夜思念皇额娘,却不得不对太后尽孝道!尽孝之余朕常常怀疑自己是不是做错了?若是她真的害过皇额娘,这么多年来,朕岂不是认贼作母、枉为人子?”

    长公主道:“不,不会。世事如斯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皇上赢得了善待养母的好名声。对于一个帝王来说,好声望比了结私怨重要得多。皇兄为君多年,自然懂得这个道理。”

    皇上急道:“这么说果然是太后害死了皇额娘?”

    长公主叹了口气道:“真相远比皇兄想得要复杂,皇兄真的要知道?”

    皇上道:“朕要知道,朕必须知道,朕不会让皇额娘殁得不明不白!”

    长公主道:“皇额娘生前对事情原委已是明明白白。”

    皇上道:“皇额娘与你说过什么?”

    长公主道:“皇额娘出身不高,皇祖父将她指给皇阿玛为嫡福晋是为了混淆视听,让朝臣不知道他立储的意图。当年皇祖父早就与钮钴禄氏族形成了某种默契,当今太后钮钴禄氏嫁给皇阿玛为侧福晋不是目的,他们是想要族中再出一位皇后,而皇祖父也想皇阿玛有一位出身名门望族的皇后。皇祖母最初只是一名宫女,出身低微。若不是皇阿玛天命所归,皇祖父众多的儿子要么不幸早逝,要么才疏学浅,皇祖父本不会属意皇阿玛为储君。而既然皇阿玛已经承袭了皇位,已经没有强大的母族做后盾,便不能再没有得力的妻族。皇额娘出身正白旗的喜塔腊氏,又没有为官作宰的父兄……”

    皇上道:“你的意思是皇祖父派人暗中害了皇额娘?”

    长公主道:“不错,不仅如此,当今太后一定也推波助澜,做了些手脚。以太后的为人,为了得到皇后之位一定是无所不用其极。”

    皇上五内如焚,继续问道:“皇额娘还说了什么?”

    长公主道:“皇额娘说她生平有几大幸事。与皇阿玛少年夫妻、琴瑟和谐,共度多年美好的时光,此一幸也;教养出你我,以及庄静固伦公主这几个孩子长大成人,均不负所望,此二幸也;能为皇阿玛的江山万年慷慨赴死,此三幸也。虽有此幸,却仍有一大憾事。那就是不能亲眼看到皇兄你成为有道明君,继承大清江山。”

    长公主一边说,一边忆及孝淑睿太后的音容笑貌,不自觉地泪流满面。

    皇上也是心绪起伏,已经难以自抑,仿佛听到孝淑睿太后轻轻地在他耳边说话。

    “皇额娘!”

    皇上突然发出一声悲鸣。

    然后火速起身,冲了出去。

    长公主在他身后唤道:“皇兄!”

    话音未落,皇上已不见踪影。

    高成正在门外守着,见皇上匆匆忙忙地冲了出来,连忙跟上。

    皇上道:“马上回宫!”

    一炷香的工夫,皇上已到了寿康宫外。..

    高成呼道:“万岁爷驾临寿康宫!”

    寝宫内,太后自言自语道:“今儿皇上不是出宫了么?怎么这么快就回宫了?”

    淮秀道:“也许是皇上惦记着政务,不便在外面多停留。”

    正说着,皇上已经踏进太后寝宫。

    淮秀见皇上脸色不佳,连忙行了大礼,说道:“奴婢叩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上阴沉着一张脸,说道:“你们,都出去!朕有话跟太后说。”

    淮秀连忙带着寿康宫一众宫女退了出去。

    太后道:“皇上今儿个是怎么了?”

    皇上坐在一边,说道:“朕又许久没来向皇额娘请安了,今日得了空闲,便来给皇额娘请安。”

    太后深吸了一口气说道:“哀家看皇上的脸色可不大好,可是外头的臣子惹皇上生气了?”

    皇上道:“的确。洋人虎视眈眈,大清官兵无力御敌,朕有负皇阿玛和皇额娘的重托。”

    太后道:“皇上莫要担心,哀家族里还有不少能征善战的后起之秀,想必可以帮到皇上。”

    皇上眉毛一挑,冷笑道:“是啊,朕差点忘了,钮钴禄氏满门骁将,能人辈出。”

    太后道:“皇上多心了,哀家并不是在为子侄求官。若是皇上信不过,不用他们便是了。哀家老了,也管不了这么许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