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两个小孩子的故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6月11rì,今天的节目嘉宾是孟庭苇,但给我们更多的感动的却是两位小主角。先来看第一个孩子。

    这个孩子叫郑云彬,是一个年仅12岁的小女孩。看她的外表文静、双眼坚毅,土黄sè的漂亮连衣裙,并不像苦人家的孩子。然而事实上,看过短片我们才了解,她生活在怎样的一个家庭。

    很小的时候,大约两岁左右,小云彬的父亲就重病英年早逝。母亲为了逃避那种近乎崩溃的感觉而逃出家门、不告而别,留下两位老人和小云彬一家三口。

    小云彬常常想起妈妈,两位老人家也十分的不解和不能原谅。后来才知道,她的母亲改嫁到了外地,还有了新的家庭和一个小妹妹。于是小云彬就这样和自己的爷爷nǎinǎi相依为命脉,甚至没有nǎinǎi会哭的睡不着觉。

    小云彬的nǎinǎi和爷爷为了还她爸爸早年治病和养活小云彬时欠下的四万元债,不得不去拾荒(就是捡垃圾),而小云彬也过早地担起了生活的重担,早餐的时候就是nǎinǎi准备的一颗鸡蛋(有时候还舍不得吃),午餐是学校的白米饭,晚餐自己做菜做饭,但不论多饿一定要等八点多nǎinǎi和爷爷回来才一起吃。

    同时,小云彬还是个品学兼优的三好生,不但是多职班干,还是小老师,不但自己做作业,还帮老师批改。家里挂满了奖状。

    小云彬说,自己长大后最大的愿望就是成为老师,把知识和爱心一代一代地传下去,用自己的行动回报社会。

    而小云彬的爷爷和nǎinǎi每天四点拾荒到晚上八点,几年下来竟然还掉了两万元的欠债,不得不说是个奇迹。而这时爷爷的身体也开始不好,不但失去了劳力,每个月又要花1000多元治病。

    小云彬更加的想妈妈,平时喜欢唱歌和画画的小云彬最爱唱的歌是《鲁冰花》,最爱画的就是自己和妈妈手拉手……而当节目组的工作人员带着去吃快餐的时候,她说那是她第一次吃,要把汉堡和冰棒带回给爷爷nǎinǎi,因为他们没吃过。

    后来,节目组的工作人员找到了她的妈妈,而她的妈妈也告诉大家,当初的逃避与心中的责任其实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她的内心,其实那种感觉并不好受。只是她也没有好的工作,无法面对两份家庭的责任,觉得很内疚,无颜面对自己的亲人和女儿。

    最后还是孟庭苇的一句话解开了所有的结,她说:其实女儿要的很简单,只是一份完整的亲情。

    于是就这样,一个相对完整的家庭在大家的爱心帮助下,重新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也相信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帮助他们的队伍中来。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其实对于这样的小女孩而言,也许完整的家庭和他*的爱就是幸福,只是这样的幸福我们普通人早已拥有,只是我们没有感受到或者没有注意到,我们在向往更多、彷徨更多。其实真的,从他们身上能够学到很多珍贵的东西,包括一份纯真的童心和生活的理解。

    第二个孩子叫王乃青,也是个十来岁的小女孩儿。家中的父亲患有严重的心脏病,根本无法工作;母亲则患有严重的骨髓炎,双腿严重损伤、惨不忍睹,却是家中唯一的劳动力,下面还有一个弟弟。

    从小,她就生活在一个贫苦的环境里。上学的时候,每天要走30多公里的路,而为了省钱她不得不步行上学。

    她每周的花销只有十元,还是母亲向亲戚朋友借来的。平rì里中午住校的她餐餐都是白米饭,唯一的配菜就是只根萝卜干。

    平rì里用功学习的她很少有玩乐的时间,尽管学校里尽可能地为她减免学杂费,可每学年的住宿和伙食的160元依旧让她们家无力承担。

    母亲的骨髓炎倒不是不能医治,只是医院里说了至少要五六万元才可以治好,对于这样的一个家庭,真的是雪上加霜的困难。

    小乃青曾经说过,自己特别喜欢学习,因为她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可是为了母亲的病,她又无奈地说:如果母亲真的没办法做活了,她只能够放弃自己的学习,回家承担家里所有的劳动力。

    在活动的现场,孟庭苇为其筹到了一万多元的钱,解了燃眉之急,同时也给了他们以新的希望。

    其实从这些单纯的孩子们身上,我们看到了贫苦人的生活,也看到了他们简单的心愿。

    虽然也许我们有些人生活并不富有,也有着很多的烦恼,但是真的,与这些身在苦难之中的孩子比较起来,一切都不算什么了。

    有时候,人真的需要一点阿qjīng神,我觉得希望与满足都是需要的。看看别人的生活,有时候真的会觉得自己很幸福,同时也会知道,社会上真的还有很多真正值得帮助的人。爱心事业也绝不仅仅只是一句空话和一个梦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