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六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转眼便到了国公府办寿宴的日子,崔氏一大早就派了宝蓝来张至清院子催促,还专门请了洛阳最大的胭脂水粉坊老板娘柳胭脂上门来给她梳头上妆。锦绣坊做的衣裳昨日下午就送来了,特地用晾干的兰花草罩着熏笼熏了好几遍,临到出发时,宝蓝怕衣服上的香味保持的不够久,又命着小丫鬟再熏了一遍,如此,这兰花香就像是长进了锦缎的细缝里,张至清举手投足间,都香风袅袅。

    此刻天刚蒙蒙亮,张至清的院子里却是灯火通明熙熙攘攘,崔氏院里的丫婢加上张至清自己院里的,少说也有十几号人,再加上从外头专门请的上妆师傅穿衣师傅,只见二十几个人将张至清围了个水泄不通。当中的主角张至清,从迷迷糊糊地一双眼到后面有些哀怨地哭丧着一张脸,丝毫没有了她原本向往外面的兴奋和欣喜,有的只是对她母亲和温媪更深地埋怨。

    屋子里有了宝蓝做主,张至清原本的贴身丫鬟妙音就没了用处,此刻她正帮着张至清试鞋,锦绣坊昨日下午一口气送来了五十多套衣裳,和这些锦衣华服一同送来的,还有十五双不同样式不同花型的绣鞋,洛阳人根本不穿鞋,而是穿木屐,讲究些的世家,便是一双小小的姑子穿的木屐,都能变出几十上百种花样,尤其以棠木屐为贵。张至清之所以穿绣鞋,还是受星月的影响,星月从小在南方长大,南方世家姑子多穿绣鞋,不仅花样繁复,耐看,而且兼具保暖功能,眼下这飘雪的季节,地面却十分干爽,穿着绣鞋正合适。

    妙音将一双蝇头莲纹的绣鞋给张至清套上,再请指挥着小丫鬟熏衣服的宝蓝过来看,宝蓝摇了摇头,还是不满意:“姑子今日穿的是大红洒金的锦缎对襦,你给她套双这么小家子气的绣鞋,不是诚心给人添堵吗?赶紧换了换了!”

    妙音微不可查地撅了噘嘴,“可是宝蓝姐姐,十五双绣鞋,我都给姑子穿过了,您都说不满意!”

    宝蓝这才愕然道:“十五双都穿过了?”她看了眼妙音脸上欲言又止的表情,不似说谎,便改口道:“那便再穿一遍!”

    妙音似乎并未听清,“姐姐您说十五双都再穿一遍?!”

    宝蓝点了点头,从嘴里挤出一个字,“是!”

    妙音感觉自己就快要晕倒,不过她更害怕张至清气恼,刚刚穿最后一双绣鞋的时候,她明显感觉到了姑子内心的愤怒,好几次差点没给她心窝上兜上一脚。哭丧着脸,伺候着姑子脱鞋,脱下一只再脱第二只的时候,张至清再不配合她将脚抬起来,而是瞪了她一眼道:“你别给我穿鞋了,你去大姑子院子,把姐姐给我请来,就说我想···”张至清嘴里一个“她”字还未说出口,她的肚子便一阵“咕咕”叫了起来,妙音半信半疑地看了她一眼,张至清有些尴尬道:“就说我想她了,让她给我带两块枣泥芝麻糕来!”

    妙音“嗳”了一声,心里暗自嘀咕:是想吃的了吧!一大早便被宝蓝从床上梦里唤了起来,伺候着换里衣时,还特意交代了夫人说的话:“不许用早膳!”不为别的,就为了穿衣服时身量苗条一些。这可真是要了张至清的小命,不过这也很好理解,十四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平时起床都是任她吃的饱饱的,今日不仅平平日早起了一个时辰,还不让她吃东西,这真是比要了她的命还要难受!

    妙音不敢耽搁,很快便将张星月请了来,星月身后跟着双娇和双生,双生手里提着一个髹红漆的食盒子。张至清从人墙缝里看见张星月进来,犹如看见了菩萨下凡般激动,也不管宝蓝如何劝阻,两手一扒就冲出了重围,穿着一只绣花鞋就奔跑着迎了上来,“姐姐!”

    张星月被她一副狼狈滑稽的样子差点逗笑岔了气,看她眼神明里暗里望着身后双生手里的食盒子,就知道她定是饿坏了,才特地搬了她来解围。微微转了下头看了眼身侧的双生,双生便了然开了食盒子,将里头的热粥菜端了上来。

    宝蓝正指挥着丫鬟用熏笼细细地熨烫广袖上的并蒂莲纹,咋听小丫鬟来报,说大姑子带了食盒子过来,便什么也顾不上就跑了过来。彼时,张至清已不顾一切狼吞虎咽起来,这架势是任何人都阻拦不了了,宝蓝看了一眼,竟然发现桌上有一盘油滋滋的卤金钱腿,脸色一下就沉了下来,“大姑子,今早夫人可是特别嘱咐了,不让姑子用早膳的,您这不仅给姑子开了例,还给她加了一副卤肘子,不是害她吗?!”

    这话说的好不客气,可是张星月自从上次领略了她颠倒黑白的本事后,也学乖了,不和她对着来,而是笑着让她一拳打在棉花上,“我怎么是害至清呢?你这带着人给她拾到了两个时辰了,若再不吃点东西,待会至清晕倒了可如何是好?至清自由体弱多病,这点你应该比我更清楚吧,还是你只在乎夫人吩咐给你的差事,根本不在乎至清的身体?!”

    宝蓝竟叫她问得一时语噎,让张至清吃吧,是违抗了夫人的吩咐,不让*吃吧,是不在乎姑子的身体。两权其害取其轻,她只好不敢说张星月了。不过,她还有其他由头,“姑子若是实在饿得紧,就略略用些吧,不过您这一用膳,脸上的妆都花了,您脚上的绣鞋也未试好,您是知道夫人的脾气的,若是出发前还未弄好,我们这些下人受累事小,您跟着受罪事大!”

    张至清刚刚夹了个银丝春卷咬了一口,听着她这句含沙射影的话,呆愣了一下,然后抬眼看了眼星月,可怜兮兮向她求救。

    星月慈爱地摸了摸她的头道,“安心吃吧,待会姐姐亲自替你梳头选鞋,保管比这些下人弄得好!”这话明明是对宝蓝说的,可是眼神却看也不看她,这落在柳胭脂等外人眼里,便是世家嫡女的气度,高贵不容侵犯,若是此时宝蓝再不识趣退下,便有以下犯上的嫌疑了。

    宝蓝大概升做大丫鬟以来,第一次受这样有苦说不出的窝囊气,她抿紧了唇,憋气地扯出一个假笑,便不情愿地退下了。

    张至清不由笑逐颜开。

    结结实实用了一顿丰富的早膳,张至清果然感觉浑身舒服多了。再次坐到铜镜前,身后没有了惹人厌的乌压压的人群,镜中姐姐面容精致,笑容柔和,倒像是两姐妹最平常自然的亲密相处。

    因着是去给国公爷贺六十大寿,张星月给张至清梳了对讨喜的双螺髻,选了对蝇头小簪给她戴上,尽显她乌黑亮丽的秀发,张至清留着厚厚的额发,平时妙音给她梳发时,总是将她耳边的头发一丝不苟地梳拢起来,不免显得笨重。张星月特别给她留了两条细细的燕尾在两耳侧,一下就将未及笄姑子的那种灵动娇俏衬托了出来,引得妙音一阵称赞好看。

    在面容上,星月来之前,柳胭脂已经替张星月画好了大概,为了追求崔氏要的洁白无瑕,至清脸上已经叫她敷了一层厚厚的珍珠粉,美则美矣,只是略显苍白,张星月便从妆匣子里取了个桃红色的胭脂,给她点上,站在一旁的柳胭脂原本有些担心,因为洛阳的世家姑子追求的是不食人间烟火,因此胭脂水粉多选用清雅的颜色,像桃红色这么鲜艳的颜色确是很少用的,但是这么跳跃的颜色到了张大姑子手上,立刻变成了点睛之笔,一下就将张至清的单纯可爱淋淋尽致地勾勒了出来。

    最后,张星月又从一众绣鞋里,选了双浅草缀迎春花的绣鞋给她换上,取春回大地的寓意。

    这么一番打扮,当宝蓝将熏了好多遍的大红洒金对襦捧来给张至清换上,都忍不住在心里暗暗称赞张星月的梳妆和搭配功力,这样看来,她倒是真心为了自家姑子好,这样想来,刚才对她的抵触情绪,又淡了一些。

    等到真的要出门时,崔氏早已坐在马车上等了好一会了,张星月搀着张至清上了马车,张至清转身浅浅对她一笑,“谢谢姐姐!”

    崔氏坐在车上,看着两人亲厚模样,心里略略有些触动。不过,她还没来得及对星月说上句话,从张府的大门里,又熙熙攘攘走出来另一拨人,打扮地花枝招展的珠姨娘搀着张至洁小心翼翼地走了出来。

    崔氏定睛一看,敷在脸上的铅粉都差点要被她夸张的表情抖落干净,该怎么形容她此刻看在眼里的惊悚情形呢。张星月只感觉,张至洁像是从画里走出来的人物,不过这画可不是如《韩熙载夜宴图》这样的优雅仕女图,而是过年时家家户户粘贴在大门上的夸张年画——张至洁穿了一身水红绣金三层垂霄裙,因着她不是嫡女,因此不能穿正红色,是以便在最接近正红色的水红色锦缎上,用金线密密麻麻地绣满了小莲纹图案,这细碎的图案连续排列起来显得十分富贵,星月偶然看过一个扬州的世家贵女穿过,气度非凡。

    可是张至洁怪就怪在她既穿了这么一身贵气逼人的华丽衣裙,头上也簪满了沉重的赤金头饰,头顶一顶纯金打造的芙蓉冠,这是她们父亲命人给每个姑子都打制的一顶过年头面,张星月也有一顶,并且冠子比张至洁的还要大一些,不过张星月通常戴了那顶冠子后,便不会在头上再点缀什么,可是张至洁却是,将头发梳成了十字髻,在礼仪课上教习曾经讲过,这是名门贵妇的标准发髻,因为贵妇们往往会在发髻上簪上象牙梳子,显得清逸脱俗,张至洁却是簪了十二支金钗,犹如皇后一般,最让张星月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张至洁就连后脑勺也不曾放过,簪了一支莲花花钿,整个头叫她装扮地可以说一点缝隙也没有。

    不过,饶是这样粗俗的打扮,竟然丝毫没有影响张至洁的美貌,她完全继承了珠姨娘的妩媚多情,皮肤白皙,眼眸含情,行动如弱柳扶风,这样的打扮倒是活生生将她身上的庶女标签完美模糊了,至少在不明情况的外人看来,她至少是个十分得宠的庶女。

    在这个时代,世家贵女往往肩负着笼络其他豪族的重任,而一个受宠的庶女,代表了她背后家主的态度和家族的支持,如果让张至洁打扮成这样出席国公爷的寿宴,没准真的会给其他世家传递这样的信号。

    想到这里,崔氏不高兴地皱了皱眉,特别是当她看见珠姨娘一脸得意的笑时,她真恨不得亲自走下车去,将她的那张狐狸脸撕个粉碎。这样看看自己的至清,就像清汤寡水了,张至清随了自己的容貌,清秀而不出众,原本今早她刚走出来时,自己还眼前一亮,暗赞张星月好品味,现在和张至洁比起来,就不免逊色不少了。

    珠姨娘扶着张至洁上了张至清的马车,笑着嘱咐:“到了国公府要乖巧些,拜寿的时候一定要记着教习教你的礼仪,你既与宁世子定了亲,国公爷可就是你的祖父哩!”

    珠姨娘不说还好,她一说这句,崔氏心里某个小角落蕴藏的怒火便一下点燃点旺了,要知道宁国公可是自己的亚父,若是没有自己,张至洁何德何能能和世子定亲,而且还是庶妃的位分。崔氏心里越看越不舒服,越看越不对劲,如果此刻能有什么方法,能让张至洁不能参加国公府的寿宴,她发誓她立刻会不惜一切去做。

    等等!崔氏突然想到,不让张至洁参加寿宴,如果张至洁没有了张七郎给的那张拜帖,不就不能参加筵席了吗?她不由看了一眼站在门外和张至清挥手告别的张星月,显然和张至洁比起来,她更加懂事,关键是她没有一个事事招摇事事同自己作对的姨娘,一个大胆的想法突然在她脑海里冒了出来,她坐在马车里对着张星月大声说了句,“大姑子上前一步!”

    张星月顿了顿挥在半空的手,吃惊地看着崔氏,惊讶道:“母亲是叫我吗?”然后有些木然地走近崔氏的马车,只听崔氏下一句便道:“大姑子且上车,我今日要带你一同去国公府贺寿!”

    ------题外话------

    一句话预告,明天国公府寿宴,各路男角色第一次齐聚,重点,男主角在里面!男主角在里面!男主角在里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