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2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戚叔白的眼睛依旧望着他,慢慢眼底的光散去。    木兰胸中恨意翻涌,他杀了何大娘一家,还杀了师傅!    木兰怒目拔剑,猛地刺向他的腹中。    拓跋虞下意识反挡,身后的拓跋嗣携短匕迎来,扑哧一声。    他看向胸前透出的一匕首,直直向前跪去。    师傅的身体就在不远处,他的眼还在看着自己,口中却再也没有一句话。    拓跋虞怔怔看着戚叔白,胸前的伤口仿佛没了知觉,他握住师傅的手腕。    “师..傅。”    他的眼里没有悲痛,没有悔恨,他知道今后再也不会有人让他回去了...再也不会了。    -----    在皇宫内的这场争斗隔着厚厚的城墙未传到外面,反而外面的柔然大军已是一步步向着平城靠近。    长孙嵩临行前再次受召,前去面见的还有木兰。    他如何也未能想到,河清王竟有谋逆之心,还闹到了如此地步,听下面人说如今拓跋虞已被软禁夺取权位。    拓跋嗣已是换上了一身黑色戎装,护甲贴身,浑身散发着震慑的气息。    “两城已被攻下,下一步他们的目的是这里!此番大部分柔然的兵力在外,如今之计便是派遣一队精锐直取柔然老巢!从根部剿灭是为良计。”    周围众臣纷纷赞同附和。    长孙嵩上前请命,率领精锐前去剿灭。    拓跋嗣点头,“善!”    正欲下令。    “木兰请求一同前往!”    木兰上前,眼下一片阴翳。    拓跋嗣眸色黑沉,抿唇不语。    散议后,拓跋嗣命木兰留下。    未给她任何质疑的机会道:“你留在这里。”    “圣上是信不过木兰?”    木兰抬眼,眼底遍布血丝,眉眼间夹杂着浓浓的困倦以及掩藏的伤痛。    周遭的侍从已是退下,幽幽的烛火摇曳。    除了两人的对话外,一片幽寂。    木兰觉得满心疲惫,如今她什么都没了。    深陷宫内的争斗,因她何大娘一家被杀,师傅为救她而死。    她现在什么都没有了..    除了上战场,她再也没有别的事可以做了。    “你如今的状态绝非适合去战场。留下。”    木兰神色执拗,绝不妥协。    拓跋嗣看了她许久,直到她的眉眼深深刻在眼底。    “请圣上成全!”    木兰话落,未听到回应,麻木的心已是再无他感,转身离开。    下一刻腰被一双大手揽住。    他从身后将她拥入怀中,仿佛要把她揉进自己的身体里。    木兰不想挣扎,神色异常冷静。    “别这样。阿兰,你还有我。”    他的声音暗沉而沙哑。    过了半响,耳边传来一句极轻的话。    “阿兰,对不起。”    木兰原本厚厚的一层伪装突然崩塌开来。    父母离去后,她学着看淡一切的离开。人生如过客,所有的相聚最终都会离别。可是她无法接受本应该留下的人却因自己一个个离开。    为什么死的不是她自己。    她用那么多的力气告诉自己,不要懦弱下去。    可当听到拓跋嗣的道歉,一切的强撑全部瓦解,所有的委屈悔恨滔滔随着泪水涌出。    木兰咬唇,任凭泪水滑落。    拓跋嗣缓缓将她转过身子,揩去她的泪,抵住她的额头。    “不要去,我不能再让你陷入危险之境了。我再也无法忍受面对失去你的恐惧。”    木兰眼底残存着泪珠,唇抿得紧。    “我不会死。这次并非国家需要我。而是我需要这个国家。”    即便这场战争不需要她就能胜利,可她依旧会心存愧疚。    最后一次,为了保卫属于他们的土地。她必须去,一定去!    拓跋嗣沉默看着她。    最终捏起她的手放在唇边,轻轻啄了一下。    “若是伤了半分,那你是问。”他说。    木兰沉默,抬眼却看到他眼角有些湿润。    ——    微风习习,乌云遍布。    这是她离开的第十个的夜晚。    拓跋嗣站在木栏边,望着被雨水激起丝丝涟漪的湖面。    “主子,那边传来消息,长孙将军他们已是入了柔然境内。”    青枫立在其身后道,看着主子这般,心底低叹。不知是多少次看到主子一个人这般。    拓跋嗣垂眸,喉结微微滑动,捏在木栏上的手不自觉屈起。    “时刻注意那边的动静。”    柔然大军已至雁门关,距离王都已是极近。    再过十天,应当不会有事的。    她也会无事的。    拓跋嗣深深呼出一口浊气。    不知为何这几夜总是在梦中梦到木兰。    梦中的场景还是在桃花县后的山上。    星辰当空,他们二人并肩躺在一片草地上。    一切都如初始般美好。    倏然一阵凉意将他拉离这片梦境之外。    拓跋嗣睁眸,原来已是卯时,或是粗心的宫人忘记将窗户阖紧,风将窗户吹开了露出缝隙。    一片晨辉穿过射入殿内。    拓跋嗣起身,赤脚踏在地上,朝窗外看去可看到远处天空中浓黑的狼烟。    战火已是弥漫至王城之上,一切都未知。    望一切终究能归于平淡。    他也曾渴望拥有一片和平的土地,给王城下的百姓一片河清海晏的盛世景象。    拓跋虞与柔然勾结,开战不过迟早一事。    “报!!”    前线传递战报的士兵弛马前行,跪于殿前。    “启禀陛下,长孙将军回来了!”    拓跋嗣心底一怔,不对!怎么会这么快回来。    只是十日出头,莫非出了变。    随后便看到前方迎来长孙嵩,依旧如以往的一身黑色战袍甲胄,只是此刻他面色沉默,眸色哀痛。    长孙嵩一步步走上前,屈膝行礼。    “末将..参见陛下!”    拓跋嗣看后面,环顾许久都未见到木兰的身影,喉结滑动。    默然了片刻问:“她呢?”    长孙嵩眼眶霎时红了红,默默从怀中掏出一块木牌,血迹已是深深渗了进去,他如何也清洗不掉。    木牌上正正刻着木兰二字。    拓跋嗣身形一晃,垂在两侧的手捏紧。    “末将一行人在柔然边城遭埋伏,我们厮杀了许久被围困一处,她为了引开敌兵..”    长孙嵩顿了顿,语气暗哑。    “后来,只找到了这块牌子。”    拓跋嗣满目阴冷,浑身散发着煞气,未再多看他直步转身离开。    不可能!木兰绝对不会死!    她答应过他,一定会回来的!    拓跋嗣离开后,长孙嵩深深闭眸,掩饰眸中的悲痛。    他们一行百人,回来的只剩下了十余人。    终究他未能护好木兰,若非木兰他们都要葬于柔然。    万般悲痛涌入胸口。    临行前木兰的话依稀还在耳边。    他们厮杀了许久已是筋疲力尽被逼至山坡之上,四下皆是柔然敌兵的层层包围。    兄弟们困苦不堪。    就连他也撑不住之时,木兰紧紧握住他的手腕。    “长孙大哥,你信我!”    “我轻功远在他们之上,由我去引开他们,子时在西城十里外汇合。”    他绝无可能把她丢下的道理。可木兰再三坚持。    无可奈何之下,他不得不如此。    木兰引开敌兵后,他携着弟兄们来到了西城,等了一夜也未见木兰的身影。他又回去暗自寻找,却在一处平地上发现这块沾血的木牌。    此事已然败露,绝无可行的可能,他便带着弟兄们一路赶回。    他这辈子欠木兰的再也无法偿还,也再也没有机会偿还了。    ——    自主子回来后,青枫便觉得主子脸色不对。    似是与平常格外不同。    突然忆起来,今日长孙将军回朝,为何为未见到木兰的身影。    莫名青枫心底也开始不安起来,心底已是有了隐隐的猜想。    主子原本就是个冷静压抑的性子,应当是不会做出什么傻事。    想到这里,青枫吊起来的心又落回去了几分。    连过几日,青枫见主子日日忙于公事,未再有其他举动,便彻底放下了心。    雁门关原本是要被柔然攻下的,可意外的是,柔然却未再前攻,反而退兵在滨水停住。    拓跋嗣又命三将从后围袭,柔然越发退缩,此时长孙嵩受命乘胜追击,直直把柔然快逼回了原本的边境。    此夜,殿内的灯火燃了许久。    似是一股冷意袭了上来,青枫猛然打了个冷颤,抬眸朝殿内四周望去,未见主子的身影。    倏然视线被桌案上的东西吸引。    上面平整放着一封信。    一边放着一张纸。    青枫看完,眼眶不禁泛红,下意识将纸捏紧。    在这个节骨眼上,主子竟单独离开,命他将此信交由尚书大人。    不用多想,他定是去寻那个女人去了!    ——    冒着夜里的寒雨,又迎着晨曦的到来。    拓跋嗣一路马不停蹄,跑死了三匹马,连赶了三日四夜的夜晚终于到了边境。    他换上了柔然的服饰,对样貌做了改变添上了几缕络腮胡,一副粗犷浪人的样子,与在皇宫内的模样大不相同。    若是外人看来,真真一副江湖浪人的模样。    柔然大军如今被击退至边境西城,若要直接到城内必得从水路。    他便用几两银子买通了船夫,佯装一副生意人模样,随其一同进入柔然。    夜里刮起风来。    拓跋嗣躺在船舱内,船夫在外慢慢的划桨。    他捏紧了手中的木牌,掌心渗出细细的汗水。    长孙嵩欲为木兰处理后事,可他硬是拦着不许。    冥冥之中他有预感,木兰不会死!她一定是在这里等待着他。    而他在做好了一切的准备后,再也不想去顾及别他,一人独自前往。    曾经他做事向来考虑其中利弊风险,如今他只有一个念头,来找她!她一定还活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