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4章 村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奕钦一步走上前, 用力揽了一下杨父的肩膀。

    杨父回揽住他,眼神深沉而慈爱。

    刚刚听说他们回来时,他和杨母的心情如出一辙——首先涌上心头的是激动之情, 然后就变为了担心和后怕,庆幸他们两人能安全回家。

    杨奕钦说:“爸您别操心了, 我和封霖从来不打架。”

    “不打?”杨父笑着拍了拍杨奕钦的肩膀,“你还有不打架的时候?”

    杨奕钦失笑:“您对我的印象还留在小学吗?”

    而且他一直只喜欢自己练习武术,但是总有一些混不吝的人, 非要跑到他跟前来欺男霸女。因为家长的影响, 他从小就正义感爆棚, 见到那种情况自然不可能没有行动。

    毕竟杨父教了他一身功夫,不仅是想让他强身健体, 更是想让他身有正气。

    “怎么会。”杨父笑得豪爽,“你初中回乡下不也是老大吗?”

    杨奕钦:“……”

    杨父转头看向封霖, 朝他伸出了手:“小封是?初次见面,你好。”

    封霖忙态度尊重地伸出手:“杨叔,您好。”

    两人重重握手, 半晌没有松开。

    杨父默不作声试了试封霖的手劲, 这才满意地笑了, 继续问:“你和我们钦钦怎么认识的?”

    “打篮球认识的。”回答完,封霖忽然一本正经地说, “杨叔,我不会跟杨奕钦打架。”

    杨父疑惑:“你不想跟他打?”

    封霖的神色前所未有的认真:“我永远不会对他出手。”

    听到这里, 杨父再度审视了一番封霖。

    他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绝对的诚意和执着。

    那股接近病态的执念, 就算杨父再见多识广, 也感到了一阵头皮发麻。

    杨奕钦生性就开朗热烈, 性格使然又有武术功底,偏偏长得又格外出众讨人喜欢,从小就走到哪儿都围了一圈人。因此,杨父也明白他这个儿子有多受欢迎,几乎到了谁见谁喜欢的地步。

    然而……他是第一次见到如此浓烈的情感。

    这使得杨父不得不重新看待眼前的年轻人。

    “你……”杨父顿了顿,似乎在找合适的词汇,最后只憋出来了一句,“你很好。”

    封霖神色不变:“谢谢杨叔。”

    杨父又问:“你比钦钦小两岁?”

    封霖点头:“嗯,我比钦钦小两岁。”

    杨奕钦撞了一下他精壮的腰,笑说:“你别叫我钦钦。”

    封霖的眼神瞬间变软:“杨叔和杨阿姨也是这么叫。”

    “是啊,有啥不能叫?”杨父笑了笑,“你也叫他‘霖霖’呗。”

    杨奕钦:“……”

    杨父叫惯了肯定不觉得怎么样,而且他总是用方言叫,附近的村庄十里不同音,叫同一个名字都是不同的调调,他也不会想到“亲”的谐音上去。

    算了,问题不大。

    杨奕钦问说:“我妈说您去巡逻了,要晚饭时间才回来,现在还没到时间?”

    “还不是你们的直升机动静太大。”杨父解释说,“我们隔了老远的距离,就看到你们朝村子飞过来了,谁看了不害怕?”

    杨奕钦弯眸:“但只是普通直升机而已,最多也带不了几个人,其实也没什么好怕的。”

    “万一你们投毒呢?从直升机上面摔下来几只丧尸,直接砸进咱们村子里,那可不好笑。”杨父神色严肃,“村子里许多高龄老人,最大年纪的一位奶奶都九十多岁了,我们可不能冒这个险。而且看到你往咱们的方向飞,想到你妈现在还在家,我就什么都顾不上了,带着大狼就往回跑。”

    杨奕钦不好意思:“抱歉,我们应该给村子里的人传递一点消息的。”

    “没事。”杨父拍了拍他们两人的肩膀,“你们安全回来就好。”

    两人闲聊的过程中,猫小六一直和那只狼青犬在对峙。

    狼青犬是狼种犬,也就是俗称为“狼狗”的其中一种犬类,这条狼青犬通身铁青色,威严怒目的三角眼,尾巴长而粗,身体修长看起来十分结实。

    虽然狼青犬的体型已经接近狼王,却能看出它其实还没有发育成熟。

    它还是一只幼年犬。

    杨奕钦目光落在狼青犬身上:“这是爸养的狗吗?”

    “没错。”杨父解释说,“去年你三大爷家的狼狗怀崽了,年初我去抱了一条小狗崽回家养,末世爆发后就长到这么大了。”

    杨奕钦夸赞:“看起来很威风。”

    听到杨奕钦夸奖其他动物,猫小六直觉爬上乌黑的小脑袋,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一时间,它顾不上跟狼青犬针锋相对,连忙转身奔向杨奕钦的方向,顺着对方的裤腿往上攀爬,边爬边卖萌一般“喵”、“喵”叫。

    杨父看向它的小心收起的利爪,笑说:“你们的猫也不错。”

    猫小六:“喵。”

    庞大的中华狼青犬龇了下凶猛的獠牙。

    杨父摸了一把狼青犬的脑袋,狼青犬嗷了一嗓子,便乖乖往后退了一步。

    这时,杨母在楼下大喊了一声:“钦钦啊,你和小封收拾好了吗?”

    “还没有。”杨奕钦走到扶手边上,“刚刚跟我爸聊天呢。”

    “杨建国!”杨母大声喊道,“别耽误你儿子和你儿媳妇收拾东西,没事就下来帮我做饭,村长还在楼下等你呢!”

    话音一落,“碍事”的杨父和“儿媳妇”封霖都沉默了。

    村长?

    杨奕钦看向院子里,发现有一位五十多岁的男人站在下面,身边也跟着一条狼青犬,跟杨父的爱犬应该是一胎生出来的,大小和体型都很像。

    除了他之外,还有其他三位三四十岁的中年人,以及两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

    他们应该都是巡逻队的人。

    杨父轻拍狼青犬的脑袋,见它听话半蹲,就走到了卧室的床边。

    他检查了一番地暖的分水器,确定没有问题后就打开了上面的旋钮,随后转身嘱咐杨奕钦和封霖说:“供电虽然断了,但咱们家的地暖,可以烧灶台的时候顺便自己烧了。不过为了节省煤炭和柴火,只有两间卧室打开了地暖开关,一层的大客厅自己烧了个大点的火炉。你们这间卧室的开关我打开了,晚上睡觉的时候应该就不会这么冷了。”

    杨奕钦问:“柴火是从外面砍的?”

    比起耗电来供暖,现在村里的人多是自家安装了暖气片或地暖盘管,然后利用做饭的土灶燃炭烧火来当热源,因此家家户户存了不少煤炭。

    但村里的树木都是各家种的果树和乘凉木,村外又是成片的田地,除此之外就是小路边上的白杨和柳树,唯一的树林是专门种来当家具木的,远在三公里外的地方。

    “就是东边的树林,在下雪之前砍的了。”杨父解释说,“世道一乱,大家就什么都想囤一点,不然心里不踏实。”

    杨奕钦关心地问:“出村那么远,没人出意外?”

    杨父摇头:“咱们村子离城镇太远了,周围都是成片的田地,除了村里的丧尸就没有其他威胁了。”

    杨奕钦笑了笑:“咱们的地理环境真不错。”

    “也有其他麻烦事,明天有机会带你们去看看。”杨父拉住了狼青犬的绳子,说,“我先下楼了,不然你妈又该念了,你们赶紧收拾好就下楼。”

    两人点头。

    杨父便带着狼青犬下了楼。

    杨奕钦将双人床上的塑料布拆了下来,闻了闻被褥的味道,嗅到一股清洗晾晒后的气息。封霖将客厅角落的塑料袋拿了过来,从里面掏出来两条冬被,放到了床上。

    随后,两人又将直升机上的大部分衣物、生活用品、食物都搬到了屋里,将它们都摆放在合适的位置。

    之后的几个月,他们都将居住在这间小套房中。

    收拾好一切,屋里稍微有了一点温度,他们带着猫小六下了楼。

    村长等人已经离开,杨父正在帮助杨母准备晚饭,手里提着一只刚刚用开水烫过拔毛的鸡。杨母正在往灶台里面添柴,不忘继续翻炒大铁锅里面的肉菜。

    杨奕钦快步走了过去:“我也来帮忙。”

    杨母笑看他:“你能干什么?去,带小封好好转转咱家院子,别给我添乱。”

    杨父提着鸡嘱咐说:“要不这样,你们把前院和侧院菜园子的大棚给搭起来,大棚的支架已经基本弄好了,就差铺上塑料布和稻草了。”

    杨奕钦有些疑惑:“蔬菜没冻坏吗?”

    杨父解释:“有些蔬菜好像更加抗寒了,大部分都没有受到暴雪的影响。”

    “我明白了。”杨奕钦应下,“正好,我和封霖很想学怎么弄大棚蔬菜。”

    杨父笑了:“我看你什么都想学。”

    杨奕钦领着封霖和猫小六,先通过侧门走到了前院。

    前院的面积很大,足足有三百多平米,院子三面都背靠农户家的墙壁,另外一面朝向村子的水泥路。杨奕钦还记得,朝向水泥路的那一面原来只砌了一米多高的砖,现在矮砖墙上面又加了一道一米多高的铁网。

    这里的冬天不适合种植蔬菜,分成一块块的田地里,种了不少抗寒的韭菜、菠菜、小白菜、葱、蒜苗和萝卜。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雪覆盖了这些蔬菜,现在积雪已经被清扫到了墙角,冻伤的蔬菜看起来只是有点蔫巴。

    阳光大棚的简易骨架已经搭建了起来,塑料和稻草布堆叠在一旁,只等将它们铺平在支架上。

    看样子,杨父为此费了许多功夫。

    杨奕钦和封霖一人扶梯一人搭棚顶,配合默契动作迅速,前院菜园的大棚很快就搭建完成。

    侧院的面积只有一百多平米,里面搭建了一些木架子,看起来是想种植番茄、豆角、茄子之类的蔬菜,不过这里还没有种下菜种,也可能之前已经收获过一茬。

    两人按照支架的框架,将侧院的太阳暖棚搭建好。

    回到正院,院子里弥漫着饭菜的香气——他们总觉得恍若隔世,仿佛很多年没有感受到这种来自家庭的烟火气息了。

    杨母掀开门帘,朝他们忙招手说:“忙完了就去洗个手,准备吃晚饭了,再不吃天就该黑了。”

    为了迎接杨奕钦和封霖,这顿晚饭前所未有的丰盛。

    精米饭、炒腊肉、炖整鸡、红烧肉、猪肉粉条……就算是在末世前,这么一顿饭都是极为丰富的,称得上是年夜饭了。

    杨奕钦问:“咱家囤粮这么多吗?”

    虽然目之所及都是各种粮食,但这种吃饭未免也太过奢侈了。

    “家人团圆,我和你爸开心啊。而且咱们又不是浪费粮食,吃不完就慢慢吃。”杨母笑了笑,转头招呼封霖说,“小封快坐,今天是咱们第一次见面,按照我们这儿的习俗应该办宴席请人的,但是现在情况特殊,你别嫌弃招待不周。”

    封霖罚站般站直了身子,摇头说:“不会,谢谢您。”

    杨父将筷子递给他:“别太紧张,坐。”

    封霖这才态度端正地坐下,杨奕钦坐在了他的旁边。

    虽然没有请其他亲朋好友过来见证,但杨母和杨父完全按照步骤招待封霖,不过于冒犯地询问他的家庭和个人情况,将这顿晚饭吃成了“定亲”宴。

    晚饭过后,杨父去洗碗筷,杨母从西侧的套房里拿出来一对银镯子。

    杨母将银镯子递给杨奕钦和封霖:“这是你姥爷当初给我和你爸的东西,虽然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但却是咱家的传承。现在,我把东西给你们,你们两个一定要在末世里互相扶持,好好活下去。”

    两人慎重地接过。

    镯子十分朴素,上面没有什么花纹,只有些微氧化的痕迹。

    封霖语气郑重地说:“您放心,我现在为杨奕钦而活。”

    闻言,杨母神色微微一顿,这才继续说:“这……也别、别说的这么严重,你得为你自己而活,我们做长辈的不求什么,只要你们两个相互依靠相互信任就好。”

    封霖没有再多说。

    毕竟他不是胡言乱语,也不是为了得到认同,所以故意夸张。

    晚间休息时,杨母跟杨父提到了这件事,她说:“小封愿意不顾危险,陪咱们钦钦跑这边来寻亲,就已经能说明他的心意,但那孩子是不是太执念了?”

    “那个孩子确实不一般,我都能感受到他的威胁,这样的人在末世里往往能活得很好。”杨父话锋一转,说,“咱们钦钦向来有主见,他既然选择了小封,肯定不是头脑发热喜欢错了人,咱们只要相信他们就行。”

    当初杨奕钦向家里出柜时,杨父一开始收到了不小的冲击。

    即使深觉不敢置信,但缓了两天之后,他还是认同了。毕竟杨奕钦从小就极有主见,自己就算不同意也无济于事。

    而且杨母接受的很快,还反过来劝他。

    杨父调整一番心态,按照看待男女恋爱的眼光,去看待杨奕钦日后的恋情。尽管理解了出柜的事,但他认为以杨奕钦和封霖的年纪,感情经验恐怕并不稳定,会和其他小年轻一样分分合合却走不到最后。

    杨奕钦要带封霖回来见家长,杨父自然十分认同——这是负责任的表现。

    做人的本质,就得要做到负责。

    然而末世爆发后,人性变得更加复杂莫测,单单在这个小小的乡村中,他就已经看到了太多的恶心事,所以对于儿子的感情,他其实做好了无法长久的打算。

    可见过封霖之后,他终于确定了对方的能力和心意。

    “你说得对。”杨母放了心,“执念深就深,无伤大雅。”

    两个年轻人不仅经历了学生时期的陪伴,还遭受了末世的磨砺,却依旧坚持在一起,还有什么理由质疑担心他们的感情。

    次日。

    一家人吃过早饭,杨父便拿起弓箭,招来跃跃欲试的狼青犬,然后对杨奕钦和封霖说:“我们去巡逻了,你们跟我一起,正好给你们介绍一下村子里面的情况。”

    杨父手中的弓箭,跟杨奕钦之前用的弓箭很像,一看就是他自己打磨出来的武器。

    杨母提醒说:“别忘了带上你们的小猫,也让它认认路、认认人。”

    闻言,猫小六亲昵地拱了拱杨母的脚。

    杨母乐得弯起了眼睛。

    “猫小六。”杨奕钦喊了一声,“列队了。”

    黑猫立刻蹿到了杨奕钦的脚边,优雅蹲下后昂首挺胸看向前方,一副随时等待发布号令的模样。

    杨奕钦蹲下身摸摸它的脑袋。

    封霖对杨父说:“我们可以出发了。”

    杨父点头,牵着狼青犬,领他们先去看了家门口水泥路尽头的封堵。

    路口两旁的农家早就不住人了,小路尽头堆满了石头和砖头,还在上面浇筑了水泥砂浆,障碍物高达四米,可谓是堵得严严实实。

    他们顺着梯子爬上路口两家农户的楼顶,走到边缘看向村子外的景象。

    变异后的狼青犬个头很大,动作却相当灵敏,也顺着梯子爬了上来。猫小六则直接伸出利爪,沿着墙根爬到了房顶。

    农村平房的层高普遍高于楼房,房间本身还会被台阶垫高半米多,再加上村子通往田野的路是下坡路,因此站在最外层农户的屋顶俯视下方,会发现实际距离地面的距离有接近六米那么高。

    这个高度进一步保护了村庄,阻挡了企图冲入村里的丧尸和动物。

    抬眼往稍远的地方看去,就会看到沿着村子还挖了一条类似壕沟的东西,壕沟并不连贯,但每条壕沟都有两米宽三米深,掉进去之后很难爬出来。

    杨奕钦好奇地指向那些包围了村子的沟壑:“这是村里的人挖的?”

    “没错,村前街有几个大伯,以前从事的是开挖土机帮村里人挖地基盖房子的工作,后来成了挖洞的主力。”杨父缓缓解释说,“壕沟是田地收获之后才开始挖的,因为之前玉米地里的玉米杆长得太高,怕有猛兽和丧尸藏在里面,出去的人一不小心被咬了,来不及跑。推到玉米杆后,田地里面一览无余,几千米外的情况都能看得见,我们才沉下心来挖沟的。”

    “厉害了。”杨奕钦说,“收获应该也很艰难。”

    “当然难了,就算是半机械化收获粮食,也还是需要冒不小的风险,幸好一群小狼青犬都长大了,能够帮助村民放哨和驱赶危险。收割完之后,拉粮食又成了问题,村里大部分年轻人都出去了,常住人口里有车的不多,想往回拉玉米都费劲,幸好你还有两个跑货车的大伯。”

    说到这里,杨父轻轻叹了口气。

    杨奕钦和封霖静静听杨父讲述村子的“发展史”。

    “咱们村里之前住了过千村民,丧尸爆发时半数人发生了变异,村子里白天家家户户大门敞开,剩下的中老年人不知道什么是丧尸,不知道被咬就会发生变异,不知道应该爆头才能消灭丧尸……”

    “结果现在,村子里一共也就六十多个人了。”杨父的目光惆怅,“不过比起旁边的两个村,咱们已经好很多了,他们只剩下二十多个人了,还是我们专门跑过去提醒了几句。”

    杨奕钦却说:“您和其他叔伯做得很好,比起我们之前去过的村子,这里的幸存者至少不用颠沛流离,到处寻找其他的安全区和庇护所。”

    拥有高墙和菜园的农家小院,确实很适合在末世里自给自足、抵御丧尸群,但那些留守的老年人大概听都没有丧尸的存在,自然无法针对丧尸的弱点,迅速展开自救和反击。在这样的前提下,没有变异的人必定被快速感染同化,等到整个村子都变成了丧尸村,少数的几个活口就只能逃离去别处。

    “看来你们的经历很丰富。”杨父瞭望四周,拿起弓箭射杀了一只百米外的丧尸,便说,“好了,我们下去,我带你们去跟其他巡逻的人集合。上午十点咱们会开一个会,到时候你们跟大家介绍一下自己,说说其他地方的情况,好让村民心里有个底。”

    杨奕钦点头:“好,没问题。”

    封霖也说:“知无不言。”

    他们三人爬下梯子,狼青犬和猫小六紧随其后。

    杨奕钦看着神气威风的狼青犬,想到花花一家子在基地周围划地盘的事,忍不住问说:“爸,狼青犬是村子里变异动物的老大吗?”

    “变异动物?原来你们是这么叫的。”杨父摇头,“大狼一家子虽然很厉害,但它不是咱们村里动物的老大。”

    杨奕钦难掩讶异:“那是什么?”

    杨父哈哈一笑。

    “当然是你表姨家养的大鹅了。”

    作者有话要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