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六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文凤真前脚刚去内堂, 还未坐定,老祖宗坐在榻前, 挥手抛饵食。

    刻着吉祥福寿的白瓷胚盆, 养了两三条裙尾金鲤,争相咬饵。

    老祖宗虽然身居深宅,却耳明目清。

    她早知道文凤真从账面上拨了一百万两贿赂旧部。

    老祖宗的面庞肃穆无波, 语气平静,翡翠佛珠一点点黯淡下去。

    “从你用马车接她回京, 我一早知道你想做什么,一直装作不知情, 为她相看首辅家的公子, 将她嫁一个好人家,就是因为我明白,她会有被封为公主的那天。”

    “你跟皇储掺合在一起, 这事儿若是传了出去, 满朝文武, 天下百姓,该如何看待你, 人人都会以为你是有异心的贼子!”

    文凤真沉默半晌,牵起嘴角:“奶奶,就是为这件事?”

    老祖宗将饵食缓缓放回碟子中, 瞥了他一眼。

    “现在出去, 当着所有弟兄的面儿,给他们吃颗定心丸,你再也不会跟皇储来往, 比雪花银更管用。”

    文风真站起身,谦和地恭身:“孙儿明白了。”

    他的情绪仍然这样镇定, 并无反驳,温和得愈发令人不安。

    奶奶两辈子都没变过。

    她也是为了徽雪营的军权永远握在文家。

    文凤真缓缓踏出门槛,宴席停止了丝竹管弦的乐声,一齐望过来。

    “殿下……殿下终于来了。”

    “哼,看这小子有什么话好说!”

    所有宾客等着文凤真给一个交代。

    文凤真每踩一步,耳边传来上辈子的声音,愈发清晰。

    “奶奶,袖袖她也是误中了媚香,总之木已成舟,你觉得我们的日子定在什么时候合适。”

    翡翠佛珠险些摔在他脸侧,砸上他高挺的鼻梁,蓦然红了,他仍然维持着笑意。

    老祖宗眼底含泪:“你会死的,跟你父亲一样,被众人一刀一刀背刺死在京城。”

    “倘若辽袖光明正大地出现在京城,过不久便会引起皇室的注意,你手握军权,想染指一位公主,就是找死。”

    “都不用皇帝出手动你,你的叔父们就会先把你吃干抹尽。”

    “你爹在京城怎么死的要我提醒吗?根本就不是皇帝杀了他,每一刀都是从背后!”

    “你是要我把她送走另嫁他人,还是如何,自己看着办!”

    ……

    文凤真站在首席,面色恢复了一贯的静冽。

    夜风沉冷,他一笑起来冲淡了五官的锋利感,翠竹掩映,衬得他身姿峻拔,皮肤白皙。

    倘若不近距离瞧,以为哪家温良恭俭的世家子弟。

    看来涉及军权一事,他老实本分许多。

    大家差点忘了从前那个冷戾嚣张的淮王殿下。

    在长辈面前,这才是乖样子。

    大家自以为驯服了一条毫无温度的毒蛇,惬意又好奇地靠在太师椅。

    辽袖站起身,只有她一个人心底隐隐不安,指甲攥着掌心,轻微的刺痛让她的神智更清晰。

    不,绝非如此。

    她太过了解他的性情。

    殿下愈是这样平静,愈是憋着坏水。

    正所谓孩子静悄悄,一定在作妖,一声不吭的殿下才是最无法揣摩的。

    辽袖重新抬起眼眸,幽幽目光悄无声息地看向首席的男人,不安地捏红了指尖,呼吸间的香气开始滚热深长。

    文凤真抬起双手,瞬间收敛笑意,示意大家安静。

    他眼神逡巡了一圈,声音沉着冷静,与生俱来的贵气与慑服感,哪怕讲的是再温和不过的话语。

    “为何我们要讲仁义,因为这是做人做事的底线,倘若过了火候,就会成为各部的仇敌。”

    “倘若性情过为偏执,那么就应该调和居中,与所有兄弟和谐共存。”

    “倘若违背圣贤的教诲,不愿意执行仁义,那么就会遭到报应。”

    这番话令旧部略微诧异,挑眉互相对视了一眼:文凤真什么时候有这么好的教养了?

    有朝一日竟能从他嘴里听到仁义二字。

    不过他这番话倒是说得人舒心畅意。

    看来在权力面前,再凶狠的蟒也得低头,装出食素模样。

    钟先生一面,一面微微点头,目露赞许之色。

    倘若他能想通,自然是最好的。

    钟先生饮了一口茶,缓缓道:“居上位者,合该有此仁心仁德,凤真他懂事了。”

    文凤真牵起一丝笑意,斯文有礼,极尽谦恭,雪白指尖握住一杯酒盏。

    “凤真之前若有对各位叔父不敬的地方,在这里敬诸位叔父伯伯一盏酒,还请见谅!”

    大家心里又是一番惊涛骇浪!

    文凤真竟然知道道歉了?还是当着众目睽睽的面儿,做出这样温顺小辈的姿态。

    莫不是遭人夺舍了?

    大家渐渐领悟过来。

    文凤真终究年轻,一见到换军权的阵势被吓到也是正常的,忙不迭来赔礼道歉了。

    之前不过耍的过家家游戏,纸糊老虎罢了!

    姜林握着酒盏,大笑:“看在他还算有诚意的面子上,赏他个脸。”

    文凤真下了席位,挨个挨个给叔父敬酒,笑意盈盈。

    明明是暑气深重的夏夜,大家汗流浃背,辽袖却感到发冷,不详的预感从脚底窜上脊背。

    蝉鸣在耳朵眼一圈圈扩大,聒噪嗡鸣,心神失守,脚步一跌,险些重重坐在椅子上。

    倏然间天冷了吗?

    凛冽寒风泛起涟漪,殿下的笑意浸润着冷冽的气息。

    殿下……他究竟想做什么?

    宴席间欢声笑语,觥筹交错,醉倒一片。

    文凤真第一次这样平易近人,与世家子们划拳行酒令,笑得开怀畅意,瓷白脖颈染上一片绯红。

    他与长辈寒暄客气,不卑不亢,游刃有余,凤眸微亮,瞧起来真挚又和善。

    钟先生拍了拍他的肩头:“凤真啊,你这番话说得很好,希望你也是如此做的。”

    文凤真颔首:“钟先生放心,我是真心想为徽雪营做事。”

    这声音在辽袖耳边忽远忽近,她想赶紧逃跑了。

    这个时辰,戏院的皮影戏要开场了。

    她答应了跟宋公子一块儿看戏的,正转过身,一团人将她拥堵其间,不可开交。

    一声兴高采烈的喧哗:“今日是殿下的生辰,放孔明灯喽!”

    这当儿,听得“咚、咚、咚”三声礼炮响,激越悠扬。

    刚一入夜,吆五喝六扯旗放炮闹哄哄一片。

    须臾间火树嶙峋,十层灯山在占地将近五亩的大花园中,吐璇露翠,珠光宝气。灯焰迷晕了大家的眼。

    身穿诰服的夫人纷纷上二楼看灯。

    香风袭袭,层层叠叠千光万影下。

    这一刻文凤真望向了辽袖。

    他明明有些喝醉了,眼底却清醒异常,嘴角噙着淡淡笑意。

    四目相撞,一时怔忪。

    辽袖被人群挤到了边廊,脑子有些懵懵懂懂,她终于得以透口气,扶在假山旁,清新空气还未吸进肺里,仰头一望。

    咦?开始放烟花了,错落有致,热闹非凡。

    长街上百姓披衣推窗,纷纷驻足,啧啧称奇。

    在这样大的动静下,足以掩饰一切。

    文凤旧时光整理,欢迎加入我们,历史小说上万部看。真从众人的热情捧哄中脱身,微笑着推脱。

    “等一下,本王喝口茶。”

    他坐回了席位,抬腕饮茶,一个动作间,收敛所有笑意。

    只有一双瞳仁,静静地瞥向了醉糊涂的姜林,瞬间暗了一分。

    姜楚之父姜林。

    他那声“野种”究竟指的是文凤真,还是辽袖呢?

    不重要了。

    文凤真根本不在乎他说了什么。

    父亲背上从没有伤口,他说这是一个将军的尊严。

    绝不会背对着敌人逃窜。

    多年前为父亲收尸时,数了数他背上的刀口,从那一刻起,文凤真明白了人世间千分之一的真相。

    “咔啦咔啦……”

    文凤真的指节缓缓敲击桌面,匀称清脆,计算着什么时辰。

    他坐在那里很安静,乖巧得丝毫不犯,就像喝醉了,需要躺一下而已。

    下一束烟花升腾时。

    “啪”地一声,文凤真漫不经心地敲碎了碟子,手心握着一枚锋利的瓷片,站起身,朝姜林走过去。

    大家回神望去,发现席位间殿下不见了,只剩下桌面一摊碎瓷。

    咦,殿下去哪儿了?

    大家醉意醺醺,摸不着头脑,或许是出恭去了。

    总之人潮如织,金辉灿烂,夜色已深,辨不清谁是谁。

    文凤真步子走得很寻常,就像要去给姜林请茶一样,俯身在他耳边说了几句。

    姜林笑呵呵地拍了拍他的肩膀,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烟花熄灭的瞬间,姜林与殿下都不见了。

    文凤真侧颜极白,神态从容淡定,一手勒着姜林的脖子,另一只手藏了那枚锋利的瓷片。

    文凤真一路将他隐秘地拖到假山后头。

    大家都在抬头看烟花。

    姜林的呜咽声也被巨大的烟花声掩盖了。

    天上到处洋溢着生辰的气氛,而花园后头的假山,一片空山枯叶的寂静冷清,朦朦胧胧照得假山越发狰狞可怕。

    文凤真力气很大,甚至不容一个喝醉的武夫挣扎。

    姜林惊恐万状,喉头嗬嗬呜咽,脑袋起先涨红青筋,接着如憋紫了的茄子。

    十指用力也掰不开他的小臂。

    文凤真神情镇定,鸦羽长睫倾覆之下,眼底晦暗难明,一派平静从容。

    “噗嗤”一声。

    瓷片捅进姜林的小腹,乌黑的鲜血滚涌。

    姜林瞪大了布满血丝的眼,浑身剧烈颤抖。

    “殿下,殿下……我一定站在你这一边儿!”

    “你爹不是我砍的,我只是在一边儿看着而已,背后捅他刀子的人不是我!是——”

    “好啦——”

    文凤真骨节分明的五指死死捂住他的嘴。小臂夹着姜林的咽喉,另一只手耐心地抚摸他的脊梁。

    如果姜林太紧绷的话,血会溅射得到处都是。

    文凤真仰头望着烟花,天真又惬意。

    今日是他的生辰,他最快乐的日子。

    他心爱的女人也来了,人世间的愉悦就是这样简单。

    姜林感受到深深的恐惧,死命挣扎也无法跳脱的命运之网。

    落在他温暖的怀里,嗅着淡淡的甜梨香气,殿下的身体坚韧柔软,一双漂亮的凤眸格外冷静地盯着他。

    姜林被他禁锢到一点点失去呼吸。

    文凤真垂眸,眸光微冷。

    他背信弃义,与皇帝串通勾结,京师围虎案的幕后主使人之一。

    他的女儿想一箭杀了辽袖却误杀了太阿。

    他的那声“野种”。

    每一桩都无法原谅。

    文凤真清楚五脏六腑的要害之处,清楚哪个部位是最疼痛难忍的。

    拔开瓷片,动作如行云流水般流畅,不费力,也不经意,随手捅了三下。

    创口小,失血少,脏器破裂。

    精心、简单、丝毫不拖泥带水,他一直仰望着烟花,动作幅度并不大。

    婢生子又如何?

    娘亲杀牛宰羊的时候,也这样娴熟轻松。

    将一整头牛架分得整整齐齐,满地血一会儿就收拾干净,是个擅长干活和清洗的女人。

    她在从军帐篷中干活的时候,喜欢将文凤真捆在背上。

    所以她的儿子也跟她一样干脆利落。

    “祝我生辰快乐。”文凤真抬了抬他的下巴。

    烟花爆绽声中,一声闷哼,姜林的身躯轰然倒下。

    文凤真转身,将瓷片“咚”地一下扔进深湖,掏出事先准备好的帕子,一面走一面揉搓手上的血迹。

    怎么都擦不干净,指甲缝一片血污。

    文凤真隐隐地不耐烦,动作越来越快!

    他刚转过假山,对上一双漆黑湿润的瞳仁。

    他擦拭血迹的动作停下来,顿了一会儿,嘴角恢复笑意,若无其事,眼底升腾清辉,有些惊喜地问。

    “辽姑娘?”

    辽袖站在假山后,撞进男人琥珀瞳仁中,沉默带来极致的压迫感。

    她方才看见了,看得一清二楚。

    “殿下……”她极艰难地吐出这两个字。

    少女一张小脸被酒气熏染的微红渐次退成苍白,拇指弯曲,刻意绷着冷脸,却不带任何威慑力。

    只能被逼着一步步后退,单薄的脊背撞上假山,退无可退。

    她仰直了脖颈,皮肤下迅速涌动滚烫血液。

    她十足震惊,却并不怕他。

    “迷路了吗?”

    文凤真翘起嘴角,伸出那只血手,遥遥探在半空,苍白瘦削的手指沾染了血迹,停留了好一会儿,并没有落下来。

    虚虚捧着她的脸颊,五指微转。

    想用力地摸一摸碰一碰。

    却不愿意弄脏了她这张好看的小脸。

    “怎么办,被你抓到了。”

    “要揭穿我吗?”

    文凤真盯着她湿润的瞳孔,探出另一只干净的手,捏了捏她的下巴,薄茧将她的皮肤磨红了。

    他就像夜里肃杀寒冷的一柄薄刃。

    辽袖忍着下巴的不舒服,本就格外敏感脆弱,他的掌控感太过强势,别过脸也没逃脱他的手。

    他反而更过分地欺压过来,眉心意动。

    摸够了她的下巴,缓缓下移,捏了捏她脖颈间细腻的软肉,爱不释手,炽热的指腹贴着她的脆弱皮肤。

    冷与热交叠在一块儿,让她不禁打了个寒颤。

    辽袖打开了他的手掌,抬起眼睫:“殿下,我什么都没看见。”

    文凤真将手指掩藏在背后,挺直腰身,斯文地笑道:“无妨。”

    他静静说:“外头风大,快回去。”

    文凤真刚走出几步,辽袖的声音在背后响起。

    “殿下!”她鲜见地唤住了他。

    “嗯?”文凤真回头。

    辽袖伸出一根纤白的手指,颤颤巍巍地探在半空,良久,又缩回去,点了点自己的腮边,有些晦涩地开口。

    “殿下……你的脸上……还有血。”

    文凤真微微挑眉,用帕子擦了擦腮边,却没有擦到准确地方。

    他站在辽袖身前,身量高大,问:“哪里?”

    辽袖的脸烧得通红,唇瓣愈发鲜艳娇媚,像春日熟透多汁的鲜桃。

    她高高举着手腕,小心翼翼地指给他看,指尖都是炙热的温度。

    他心不在焉,心思全在她身上。

    秀色可餐,赏心悦目。

    他倏然一把攥住她的手腕,瞧见她呼吸急促的模样,文凤真笑了笑,用帕子擦了擦她指过的地方。

    “多谢辽姑娘提醒。”

    文凤真跟辽袖前后脚回了席位。

    辽袖怔怔的,大脑一片空白,尚未回过神,她不敢抬眼,总觉得文凤真在瞧她。

    怀揣着这个随时可能被发现的秘密,她连点心都吃不下。

    忽然,小厮一声杀猪般的惨嚎声响起。

    “死人啦!死人啦!”

    “姜大人死了……挨了三刀,刀刀致命……”

    “什么,什么?”

    大家一下子醒了酒,警惕心大起,纷纷拔刀。

    这些平日养尊处优的大老爷们,此刻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

    有人强自镇定大声疾呼。

    “大家不要慌,有刺客,快保护殿下!”

    “给我把王府围成铁桶,一只苍蝇都不许放出去!”

    大家慌乱一团,熙熙攘攘。

    只剩文凤真坐在首席,微笑着举起一杯酒,明明是对着钟先生说的,却无声地望向了辽袖。

    有仇必报。

    “这就是我的仁义之道。”

    风中沁着甜梨香与血腥味。

    辽袖缓缓松开拇指,掌心已潮湿一片,胸口提着一口气,始终不敢松懈,眼尾因为忧心泛起涟漪颜色。

    她再一抬头,文凤真已站在面前,一把拉过她的手臂。

    “辽姑娘,我们一起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他讨厌他们所有人,只想带她一个人逃走。

    不容她思考,文凤真向来随心所欲,他一手抱着她的腰身,脚步生风走得飞快,不耐烦地拨开嘈杂人群。

    两个人在寂寥无人的长街上穿过一间又一间门脸儿。

    辽袖被他拉着小臂,泛了一圈儿红印。

    她踉踉跄跄,一颗心咚咚地跳,直欲跳出嗓子眼,眼睫上的水光已被风吹干,气息微喘。

    每回累得想歇息时,他那只有力的胳膊稳稳地架着她。

    “就到了。”他微微侧脸。

    她的小脸上写满了抗拒,皱着眉:“殿下,我要回去换衣裳。”

    “你想被他们盘问吗?”

    话音未落,他已停了脚步。

    辽袖怔怔望着眼前的一切,这里是放烟花的湖畔。

    整个京城最热闹的泗河畔,当初他坠水的地方。

    大大小小的船只如同星河密布,闪闪熠熠,高高低低参差不齐的京俗良宵。

    坐在小船上,文凤真在船头吹风。

    辽袖也不知府里乱成一团,究竟怎么样了,不管不顾地跑出来,自己一个人逍遥自在,倒是符合他的脾气。

    倘若此刻回去,一定会遭到盘问,她本就不擅长撒谎。

    淮王殿下的生辰宴上死了一个驻边将军,只怕等不到明日,就会轰动朝廷。

    会迎来怎样的结局呢?

    辽袖靠在绣枕上,心跳依然不稳,维持着面上的沉默,心中犹如惊涛骇浪翻涌而过。

    船身摇摇晃晃,她有些困乏了,急促的呼吸渐渐平复。

    “殿下,船要开到哪儿去?”她小声问。

    文凤真背对着她:“升霞戏院。”

    辽袖诧异地睁眼,文凤真一侧脸,牵起嘴角:“不是要去看皮影戏吗,我陪你看。”

    辽袖蜷缩成拳的手指逐渐松开,船上渔火映照着殿下疏离清冷的身影,仿佛一点点被湖光吞噬了。

    她深吸了口气,唇齿吐出温软的热意。

    “这倒不必了。”

    不必?”

    文凤真没有追问下去,无声地打量她一眼,收敛了嘴角微扬的弧度。

    辽袖这才长舒一口气,不自觉弓了弓背,往后缩两下。

    既然殿下肯开船把她送到升霞戏院,看一场皮影戏,或许能化解方才的不安。

    她问:“殿下,我娘的遗书呢?”

    文凤真走了过来,将船上的门帘放下来,眉心蕴着漫不经心。

    “送进宫了,你很快就会知道消息。”

    他压住嘴角上扬的弧度,递过来一支笔。

    “看在我当你船夫的面子上,给我放一只孔明灯。”

    辽袖抬眸看了一眼他的神情,他隐隐约约透露出些愉悦。

    有那么多人给他放孔明灯,可他心底挂念的总还是她的那一只。

    见她不为所动,文凤真慵懒地坐在船头,扔了划桨,抿直了唇线:“好,那就不开船了!”

    “我写我写,你快开船!”

    她眼中闪过一丝惊慌,颈后抹开薄薄的红色,清咳了两声,端坐在地上,挺直了清瘦的脊背,一笔一画在孔明灯写下他的名字。

    她第一次学会写的字——文凤真。

    要放孔明灯了。

    辽袖仰直了脖颈,银花如梦,孔明灯摇摇晃晃地从小船飞向夜色。

    像一枚球莲炬火梨花,飞丹流紫。

    文凤真绽开生动的一丝笑颜,不再是冰冷的,被火光融化了似的,唇红齿白。

    殿下好像真的很高兴。

    辽袖静默片刻,明面处变不惊,偷偷瞧了他一眼,忍不住问了一句。

    “殿下,您从前为何总是左手缠着绷带?”

    她总以为他缠着绷带,是为了随时随地捆住她的手脚,不让她逃跑。

    他从前也是这样吓唬她的。

    文凤真面色如初,看不透他在想什么,过了好一会儿,回道。

    “因为伤口总是没好。”

    辽袖无声地收回眸光。

    吕太医说心疾的古方需要人血为引。

    是战场上的伤总是没好,还是三年来日日为她放血入药的伤口没好呢。

    辽袖静静盯着他:“殿下不能说清楚一些吗?”

    文凤真忽然侧过脸,低眸扫过她巴掌大小的脸。

    她疑惑不解又被迫忍耐,脸颊微鼓,令人想戳一戳,霎时可爱,心底顿时起了旖念。

    心里有她,想在这里亲她。

    不喜欢也不会用骊珠放血,缠三年的绷带了。

    于是他真的伸出手,戳了戳她鼓鼓的脸颊,轻轻一碰就红了,这么娇气。

    辽袖往后一退,眼睛小心地睁开浅浅的弧度,差点儿从船上掉下去,还没来及松口气。

    他很自然地探手,一把捧托着她的小脸。

    辽袖浑身紧绷,一时间大脑空白,正想偏过脸时,他的手按住她的蝴蝶骨,一把拥过来。

    欣赏着她恼羞成怒面红耳赤的模样,睫毛都在悸颤。

    文凤真盯着柔软开合的樱唇,被咬得留下微微牙印。

    诱人至极。

    温软舌尖,莹莹玉润的贝齿,喷薄出香甜热气。

    文凤真浑身血液迅速升温,猛然贴近,鼻梁差点撞疼她,睫毛扫在她脸颊,炽热呼吸交融。

    一切太快,她甚至没反应过来。

    他没亲她。

    文凤真只是用拇指按上她的唇角,蹭了两下,将方才没擦干净的血抹上去,晕染出一抹薄红。

    动作倒是轻柔,没让她觉得难受。

    她的唇角沾染了仇人的鲜血。

    充满荆棘的鲜血中,他以此克制着不去亲她的冲动。

    湖畔衣香鬓影,游人穿梭往来,热闹喧哗,青山在湖面拉出寂寥黝黑的影子。

    辽袖睁大了微圆的眼,胸口一起一伏,仇人的鲜血抹在了嘴角。

    她感到嘴唇发麻发疼,被炽热碾压撕扯。

    明明他没有亲她,仅仅盯着她的嘴唇。

    竟然让人陷入了错觉。

    她“啪地”一下打开他的手,面带愠色,微蹙眉头,坐在船头,有一下没一下地吹着凉风。

    他笑了笑:“绷带之下是什么,真的不重要了。”

    他终于不再给她这样的压迫感,转过脸,轻笑一声。

    眼底有些不可揣摩的情绪,他笑着漫不经心地问她,轻松得像在拉家常。

    “辽姑娘,方才放孔明灯的时候,你心里想的是祝我生辰快乐,还是皮影戏要开场了?”

    御书房,皇帝坐在紫檀书案上,手里握着那封红衣遗书,摩挲了许久,终于决定要打开。

    首辅似乎等待良久,原本坐在椅子上,倏然起身下跪,伏身在地。

    “陛下,您不能立辽袖为长公主。”

    皇帝的语气隐隐不耐烦:“老生常谈,翻来覆去就那么几句话,明日再说。”

    首辅不断冒出冷汗,一把老骨头颤颤巍巍,齿根发冷,伏得更低,几乎不敢抬起头。

    明知要触怒天威,他还是一字一句清晰脱口。

    “倘若微臣可以确定,辽袖并非您的女儿呢!”

    --------------------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2-07-10 18:01:13~2022-07-11 19:59:4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安安、花花 4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红豆南相思、xxer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