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2章 寻人启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卫家望最近没有接戏, 在家里休息,公司不要求演员按时打卡,他就在家里睡懒觉。

    不过, 中午他起床吃了顿饭, 下午必须要去公司了。

    因为下午有一节思想教育课,之后还有一次考试。

    考试内容简单, 大多是那种“台词数量多的话,你会怎么做?A 不背,对口型 B 只背几句,糊弄一下 C 花足够的时间来背”。

    还有的题目是“如果有人找你高价代言产品,你会怎么做?A 先答应下来 B 把钱搞到手, 私下去拍 C 让他找公司的有关部门”。

    题目简直是糊弄傻子,95分及格,不及格可以补考一次, 再不及格就要上老师的一对一辅导。

    但是就是公司定期组织这样的考试, 把一些东西刻在了他们的脑子里。

    不管外面什么风气, 他们有自己的坚守。

    拍戏就是要认真拍, 台词就是要认真背, 从艺先做人, 现在这是公司的艺人都认可的理念。

    考完之后,卫家望发了个新状态:“又是满分!”附图是他试卷上的100分。

    果然有人夸他了。

    “真厉害,向望哥学习!”

    一堆彩虹屁。

    他非常骄傲,当然了, 他没敢拍试卷内容, 怕粉丝们觉得题目太简单。

    定期的秀试卷分数,让他的粉丝得到了一些激励,很多人会在他的评论区打卡:“今天背了80个单词!”

    “望哥, 我考上研啦!”

    “今年我得了优秀员工~!”

    非常正能量。

    这种状态,卫家望也挺喜欢。让他感觉自己是个对粉丝很有用的人。

    他不需要粉丝为了他去花时间吵架,不要为了他买一些奇怪的东西,比如“家望在片场用过的道具”之类的。

    只要粉丝们愿意看他演的片就可以了。

    偶像和粉丝是相互依存的,粉丝整体气质也是偶像和团队潜移默化培养出来的。

    如果想从粉丝那儿挣钱,想从粉丝那儿获得数据流量,那就得接受粉丝的疯狂。

    其实,粉丝的作用,和一句老话一样:“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现在,家望的公司不给艺人立人设,不参与拉踩,也不过分泄露艺人私生活,展现给粉丝的只有作品。

    他们尊重每个人,粉丝也是单独的个体,有自己的生活,并不是艺人争名夺利的工具。

    如果粉丝年纪小,不懂事,那更应该潜移默化地影响,而不是利用他们的年幼和冲动,去做一些坏事。

    卫家望很喜欢看到自己评论区大家的进步,他还开玩笑:“说不定哪天你们有人得了科学大奖,我就邀请这位粉丝吃饭,我做饭,猫也给你撸。”

    这自然是玩笑话,他做饭其实也不好吃。但他是真心地希望粉丝们能生活的很好,有自己的事业和成就。

    粉丝和他一样,都是人。

    过好自己的生活,比什么都重要。

    宛凝结婚了。

    她没有隐瞒自己的婚讯,很开心地分享了这个消息。

    她现在也开始转型,没有继续演少女,而是开始尝试温柔成熟的女性形象。电视剧里不能只有少女,更年长一点的女性,也应该有自己的故事。

    粉丝们能接受她结婚,但也表示了对她结婚对象的羡慕。

    和宛凝结婚的自然是孙钦,他现在是编剧组的副组长。

    孙钦乐呵呵的,他不知道自己在另一个世界里曾经失去过她,只觉得人生美满。

    宛凝婚后搬出了宿舍,她手里有股份,孙钦工资也很高,他们买了大房子,但远远算不上豪宅,生活得惬意。

    公司现在收支更加平稳了。

    因为总是有很多自制剧和电影,去外面的剧组拍戏次数不多,所以不用给自己公司艺人片酬。每个人都有工资,当月有戏拍的,会根据细则再多一份收入。

    到了年底,根据考核再发一笔奖金。

    没有了多余的片酬,自然也没多少钱做公益了。

    现在公司自己出钱捐赠,但也退出了一些公益项目。

    刚开始他们参加已有的公益项目,而不是自己创办,就是为了这么一天。

    他们相信着,总有一天会恢复应该有的样子,那份超出能力的所得一定会消失。自己办公益的话,如果有一天不再搞下去,可能会影响被帮助的地区的发展。

    公司也开始在各个小方面,尝试更加健康的发展方式。

    比如,有些活动,只穿一次的昂贵礼服,其实可以用很多次。

    乘四穿着西装,下了车,他走在红毯上,去参加金曲奖的颁奖礼。

    他是金曲奖的常客,已经得了很多次。

    忽然,周围围观的粉丝和记者里,有人大声问:“阿四!你的西装是不是望哥也穿过?”

    乘四回头对粉丝笑,他大大方方地承认:“对,上次电影节他穿了。给我改了下大小,我就穿来了,不然,挺浪费的。”

    周围发出了善意的哄笑声,相机不断地给他拍照。

    每次活动,这家公司艺人穿什么,是谁穿过的,都会在网上引发讨论的热潮,像个小彩蛋一样。

    有时候,辛厝的礼服改下剪裁,换个配饰,也出现在宛凝的身上。

    他们公司里的价值观一直都很朴素,努力、尊重、节俭……

    就像一个上了年纪的人,默默地做自己的事情。

    在别的公司鼓励粉丝去消费、用粉丝的钱去刷销量数据时,他们一直身体力行地量入为出,不要浪费。

    受了影响,现在很多粉丝觉得,一些东西其实都没必要买太多、太贵,毕竟“挺浪费的”。

    礼服确实挺贵的,平时也穿不着,这次乘四也不愿意再让公司买一件。

    周围的明星们穿着昂贵的礼服争奇斗艳,身上的礼服不会出现两次。

    乘四不明白,只觉得浪费。他能来颁奖礼,凭借的是他的作品和他自身,和他的衣服无关。

    他现在很有钱了,公司工资不高,但是版权在他自己手里。从版权得来的钱,他也大多拿去做了公益。

    他一个人,真的用不了那么多。

    他的所得,超过了付出,那就让那些溢出的,回到社会需要的地方去。

    现在,圈里有几家公司开始了慢慢模仿他们的模式,开始调整天价片酬。

    也有一些坚持着自己的状态不改变。

    两种风气碰撞,对于观众来说是好事,因为这两种风气都得用作品说话。

    一切都很好,公司里各个部门运行流畅,新晋的高管们发自内心地认同公司的发展理念,一起努力变得更好。

    但是,他们都有些不习惯。

    她去哪儿了?

    潘敬没说自己去哪儿了,只是说自己去散心。

    她确实应该散心,太累了。

    从成立公司开始,到后期的腥风血雨,又到有了公司自己的生存之道,她越来越累。拍戏对她来说,都是休息。

    她和大家说了再见,就离开了。

    所有人都没察觉到不同,除了宛凝。

    宛凝一直都很细心。

    半年前,她就觉得有些不对劲,敬敬好像在做什么准备。

    敬敬的股份越来越少,按照前几年的年终奖励方案,明年她就没有一点股份了。

    宛凝很担心她,尝试给潘敬打电话,但是被拒接了。

    潘敬先去了京市附近的那家福利院。

    里面的孩子们已经换了一批。

    原来的孩子都已经去读大学,或者工作了。

    现在的孩子们仍然大多是残疾。

    但是他们被照顾得很好,得到了治疗。

    她也去了蓝房子。

    之前的孩子已经长大了,继续帮助着后来的孩子们。

    也有些年纪很大的人,心里一直放不下那段过去,在这里得到了开解。

    她和爷爷奶奶、小鱼老师他们打了电话。

    之后,潘敬背着背包继续出发,去了现在王旷工作的地方。

    王旷是一所大学的教授,也是临床医生。

    十二的心脏病好多了,现在的医疗水平不能根治,她现在还得小心一些。

    十二被王旷收养了,是他的养女,上了学。

    现在读到大学了,十二的成绩不太好,上了王旷教书的学校旁边的一所大学。

    潘敬到了这儿之后,跟着十二在那个城市里溜达了一圈,也见到了十二的小男友。

    十二非常紧张:“我把你当朋友,才带你见男朋友的,你别告诉我爸。”

    男孩女孩紧张兮兮地看着她,潘敬心里一软,答应了:“放心,我不说。”

    私下里,潘敬也问过十二,那个男孩知不知道她的身体问题。

    十二很坦诚:“我告诉他了,他说一定能治好的。”

    两个孩子抱着美好的期待相爱。

    潘敬帮不了她,只能祈祷以后十二能和庸俗的童话故事结局一样,拥有一个美好的结局。

    之后,她又回了省城。

    她站在警察局门口,有穿着警服的小警察出来,问她:“要报案吗?”

    潘敬摇头:“我找人。”

    她见到了已经有了白发、惊喜跑过来的兰姐,见到了越来越胖的食堂大师傅,见到了为她组织开会、商议她以后去处的高局长……

    那么多人,围着她,看着曾经的小姑娘,长成了现在的样子。

    她在这儿呆了几天,被稀罕得像个小宝贝,呆的心满意足。

    之后,她又去了县城里。

    在这里,她没有认识的人,

    只记得那个水果铺的大叔。

    天有些阴了,她围上了围巾,遮住自己的脸颊。

    铺子开着门,里面有个年轻的女孩在帮忙搬水果。

    最里面,有个中年的男人,矮着身子拖地。

    潘敬走过去,问那个年轻姑娘:“有草莓吗?”

    那个女孩“哎”了一声:“我刚放进去,你等下。”

    那个女孩跑进屋里,潘敬站在门口等,她的目光定在了门口张贴的一张纸上。

    那张纸的四周有撕扯过的白色痕迹,很明显是经常张贴。

    之前的那张被风吹雨淋后、看不清字迹了,就会换一张新的。

    上面用简笔画,画了一个穿棉袄的小女孩。

    “寻人启事”。

    很多年前的记忆扑面而来。

    潘敬鼻子一酸。

    她从自己包里拿出来一盒包装得很好看的糖果,放在了水果摊上。

    糖果下还放了一些钱。

    她拿起摊上的一个橘子,离开了。

    店主似乎有了察觉,转身看去,却没见到人。

    他的女儿端着一盘草莓出来了,却发现客人已经走了。

    “要草莓的客人?”店主喃喃。

    然后,他向外走出去,看到了摊子上放着的那盒糖果和钱,旁边墙上的寻人启事,已经不见了。

    潘敬走在路上,兜里放着折得好好的寻人启事。

    她剥开橘子,认真地吃了一瓣。

    很甜,甜得她想笑。

    笑着,笑着,又觉得愧疚起来。

    她终究不想让善心的男人知道小时候那个女孩就是自己。

    她被泼了很多污水,也没有想明白自己的未来,不想带着这样的迷惘去见他。

    潘敬珍惜地吃着橘子,想着自己的下一步应该去哪儿。

    她留了定时邮件给冯邑,股权马上就全部转出去,她什么都没有了。

    忙活一场,被辱骂、被猜忌那么久,她什么都没剩下。

    她本可以什么都不做。

    但她做了。

    好人是没有退路的。

    现在她什么都没有了。

    但这样子,她就是干干净净的,证明她的路没有错。

    上一世的潘敬冷心冷意,只顾着自己,走到了高处,享受万千荣光。

    这一世的潘敬,顾着太多人,最后孤零零走在破旧的小巷。

    但她内心非常充盈,没有一点后悔。

    只是下一步,应该去哪儿,她还没想好……

    潘敬走过了很多地方。

    她去了古镇,也去了寺庙看佛;去了其他民族的居地,也去了市井的菜场……

    她用心感受着生活。

    体验每个人不同的生活。

    她看到了人的快乐和酸涩,也感悟到了更深层的一些东西。

    但她没办法再当演员了。

    在之前的纷争中,她的照片在网络上广泛传播。被贴上了标签,在观众心里的形象根深蒂固。

    对有些演员来说,贴标签是好事,在细分领域内能做到最有名气。但是对于潘敬来说,她被贴上了“强势的老板”的标签,看到她的脸,观众就很难入戏。

    就像一个演多了悲剧的演员去演喜剧,让观众笑不出来一样,或者像个富豪去演穷小子一样,没有说服力。

    潘敬以后大概只能演老板了,那没有什么意思。

    她没有了公司,也不能再做演员了。

    她要和自己热爱了两辈子的事业分别了。

    潘敬不知道以后还能做什么。

    所以她想到处走一走,也许可以发现自己能做的其他事情。

    也许会走很久,直到她想清楚为止。

    但是京市的朋友们已经开始着急了。

    他们不停地给潘敬打电话,但是潘敬想任性一把,她把手机关机了,不想被任何人打扰,悠悠闲闲地走。

    虽然潘敬临走前,说自己只是去散心,但他们总担心会发生什么无法挽回的事情。

    张红娟和顾隽已经焦躁不安,他们两个去了想象中她可能去的地方,疯狂寻找。

    公司里的人也开始找。

    其实在他们寻找的时候,已经有人跟在了潘敬的身后。

    向之乾在她出发的时候,就已经跟上了。

    潘敬给自己的朋友都发了邮件,说自己要去散心,那时候向之乾就已经觉得,她可能不太开心。

    他悄悄地跟上了。

    跟着潘敬去了福利院,去了蓝房子,去了省城,去了县城……

    但她悠然自得,他也就从没上前。

    既然她想要自己的时间,那他不打扰。

    在尤秘书告诉他潘敬的朋友疯了一样找她的时候,向之乾把潘敬的地址告诉了张红娟他们。

    潘敬走在路上,忽然迎面一辆车停下,张红娟和顾隽,还有宛凝,冲了过来。

    他们跑过来,拉住她的手,很怕她再走。

    张红娟小心翼翼地问:“累了吗?回去吗?”

    潘敬才恍然发现,自己已经走了那么久。

    她跟他们回去了。

    潘敬坐在车上,张红娟和宛凝一人拉着她一只手,不放开。

    张红娟有些想说说她,以后不要这样了,多吓人。

    但是她不敢说,只能紧紧地拉着她。

    向之乾的车停在不远处,他没有出来过,只是安静看着她离开。

    他也想去见她,但他觉得,张红娟他们几个出现的话,潘敬应该会更开心一些。

    向之乾非常明白,对她来说,他没有那么重要。

    这件事情,让他有些难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